针对西部地区教学对象的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及反思
2021-08-24陈孜伟
陈孜伟
摘 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各国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需求不断增加,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是面向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现代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结合西部地区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侧重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进行了讨论,对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教学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学生培养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是以传播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提高行业人才英语水平为核心目标的重要基础课程[1](58-59)[2](75-77)[3](23-25)。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往往设置于本科学习阶段的中后期,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的认知程度,提高他们对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前景与应用方式的获取程度[4](85-88),对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专业实践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5]。在国际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设置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可以为学生获取最新学术相关内容打下坚实基础,使其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或走上工作岗位后,顺利进行专业相关英语交流、文献阅读及论文撰写。
二、“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对象现状
专业英语的本质是专业知识的载体。“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开设于土木工程专业第三学年下学期。在英语基础方面,该阶段学生已完成大学基础英语课程。因西部地区生源质量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差,大部分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不及格,没有能力在大三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词汇量普遍在3000个左右,基础英语阅读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在专业知识方面,经历了5个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对专业知识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认知,对专业知识的大致框架具备了一定的了解,逻辑思维能力已得到了充足的锻炼。因此,在专业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的侧重点往往在方法论教学上,主要包括词汇、长句理解及翻译、文章段落理解三个环节,并在文章段落理解这一环节重点对已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复习,对未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拓展。
2.专业词汇的学习
专业词汇的学习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基本环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专业词汇进行系统学习。在每一章节课堂教學的前期,都会重点对相关专业词汇进行介绍:如果是实物类词汇,通过讲解、板书、图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把英文词汇与实物联系起来;如果是抽象类词汇,通过联想记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记忆词根,并在词根的基础上添加前缀和后缀发散记忆。如“deformation(变形)”一词的词根为“deform”,“form”的含义是“形状、形式”,通过联想记忆(在前面加上前缀de-表示变化)记住这一词根,再加上-ation、-able、-ability等就能记住一系列相关单词。鼓励学生通过对构词规则的理解解释专业复合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一些单词属于常用词,但在专业词汇中会有其他意思,通过对这些单词在日常用语和专业英语中意义的比较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这些单词在专业英语中的意义。如“placement”在日常用语中表示“布置、放置”等意思,但在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中根据作用对象翻译含义,对象为混凝土时表示的是“浇筑”,对象为填土时表示的是“填筑”,需要在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并牢记专业词汇的具体含义。
此外,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专业词汇进行反复强化记忆。这种强化可以是课堂上的词汇练习,通过板书的方式讲述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关词汇练习,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概念与词汇的联系记忆;还可以体现在课堂与学生问答互动中,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有思路、有想法地记住很多专业词汇。
根据教学实践,以上课堂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此外,还需要敦促学生课后记忆单词。在每次课堂教学中,随机抽取学生根据上下文答出单词的中文含义,或根据单词说出相应的英文专业词汇,不仅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还起到督促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作用。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大幅度加深对于专业词汇的记忆及理解。
3.长难句的理解及翻译
除专业词汇外,由于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尚存欠缺,教材中长难句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在专业性较强的课文中,为把相关概念表述清晰,经常出现难以分析的长句,除主句之外还有比较长的从句、分句和非限制性短语等。在理解方面,我们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采用拆分句子的方法剖析句子结构,方法包括抓住长难句主干、寻找定语从句的先行词、认清状语从句与主句的逻辑关系、理解形式主语it的指代对象等。在翻译方面,鼓励学生发挥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优势,先将长句翻译为几个逻辑上相互关联的短句,最后按中文的表述习惯重新组织语言。如下例句:
Values of the modulus of rupture are utilized in some methods of design of unreinforced concrete roads and runways, in which reliance is placed on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to distribute concentrated loads over a wide area.
首先抓住句子主干“值被应用”。其次把长难句分解为几个简单短句,并理顺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of”确定名次间的从属关系,“值”是“模量”的值,“模量”是“断裂”的模量,“方法”是“设计”的方法,“设计”是“素混凝土道路和飞机跑道”的“设计”,“抗弯强度”是“混凝土”的强度。介词短语“用某种方法”作为“应用”的方式状语,介词短语“分配集中荷载”作为“设置”的目的状语,“在大面积上”作为“分配”的地点状语。“which”的先行词为“道路和飞机跑道”,在定语从句中与“in”合成介词短语作为被动句“关联被设置”的地点状语。最后,在短句逻辑关系清晰的基础上按照中文习惯的表述方式翻译出来,达到“信”与“达”的翻译水平。
在课下师生交流中,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方法对长难句理解和翻译能力的提高作用很大。然而课堂中短短100分钟对于完全掌握这种技巧和方法是完全不够的,只能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其中勤加练习并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文章段落理解
在较为熟练掌握长难句理解和翻译的基础上,我们对文章段落的阅读策略进行了讲解,主要针对文章总体结构和部分细节理解两个方面。
在文章总体结构理解方面,教会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中概括出主题和核心内容的语句,自主地从段落中提炼出主题或中心思想,继而梳理出全文的脉络并绘制思维导图。学习了以上阅读方法,学生能够快速对文章的阐述对象产生初步认知,带着目的阅读,能有效提高阅读效率,甚至能在不认识部分单词的情况下通过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理解文章含义。
在文章部分细节理解方面,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及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是否牢固的问题。为解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这一教学难题,在课堂中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当堂对部分课文片段进行讨论、理解及翻译,并及时对学生不是很理解的部分进行讲解和指正。在实施以上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遇到不确定的语句时,通常是同学们课堂互动积极性最高的时候,如下例句:
In a continuous bridge, the maximum hogging bending moment in the support section over the pier is obtained approximately by applying the live load to the whole bridge. In fact, this gives a value that is lower than the actual value.
對于“this”指的是“the maximum hogging bending moment”(最大负弯矩)还是前面的整句话,“value”指的是“最大负弯矩”还是上下文中的“the efficiency of the cable-staying system under live load”(活载作用下斜拉索卸载效率值),学生会联系上下文并依据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进行翻译,并踊跃尝试说服存在不同意见的同学,最终达成一致。这样的课堂讨论不仅让气氛活跃,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往往对自己参与讨论的存在争议的内容记忆深刻。
要想使学生对专业文章的理解及翻译能力得到长足进步,不仅要高效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还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自学和实践。我们挑选了一些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课外阅读的主要来源是课本的课外阅读部分和与土木工程相关的SCI期刊收录论文。在作业中,学生需要在对阅读材料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逐句翻译,之后教师会在复习课中对重难点统一讲解。此外,针对部分学生对于较难专业知识点的理解还存在困难的教学现状,为更进一步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尝试通过视频及板书讲解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知识进行适当拓展。比如选择国家地理频道的《伟大工程巡礼》这一类内容丰富有趣、语音纯正的纪录片作为教学素材。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翻译和听说能力,还拓宽了他们的专业知识,让他们逐渐接触到专业论文和实际工程,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最新的研究进展。
三、专业英语授课的体会及反思
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授课情况的体会与反思,发现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非易事。
首先在授课方面,教师不能自说自话而忽略学生的反馈,一定要杜绝这种“强行灌输”的形式。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不仅对教学大纲有全面的理解,还要求教师针对授课对象在教学内容上有目的性地侧重与筛选。教师需要在课前查阅大量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文献等资料,通过对学生反应的预判精心准备课件,达到吸引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做埋头族。需要注重的是,采用观看视频的教学方法时,不能“满堂灌”,要针对学生的反应暂停视频,并对视频中出现的重点、难点、趣味点以提问、讲授和板书的方式进一步讲解。否则可能出现两种现象:部分学生因理解跟不上视频播放进度而消极应付;部分学生对视频内容很感兴趣,但因自身听、说能力基础较差而抓不住重点。为杜绝以上两种现象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竭尽所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促使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在课后检验方面,因学生的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基础参差不齐,教师要尽量尊重每一个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部分同学表示专业英语内容繁多、晦涩难懂,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部分同学反映课堂内容为过去学习过的,重复讲解同样调动不了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兼顾,并在课后作业中重点体现,有目的地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划分作业难度。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划分文章结构、翻译难度适中的中长句为课后作业;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用英语撰写读后感为作业,并鼓励他们在课上、课后带动并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达到整个教学对象在专业英语和专业基础上都能有一定提升的教学目的。
最后在期终检验方面,因专业英语涉及的词汇量及专业知识量大面广,学生会因为对期末考试的恐惧心理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懈怠情绪。为不给教学对象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在考核制度上,应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难度,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四、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是确保教学对象与国际接轨的必要途径,为日后工作及进阶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专业英语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极为重要,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优劣。针对西部地区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词汇学习、长难句理解、文章段落理解三个环节为核心,结合专业知识相关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写作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引导者的身份将部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采用“重平时、轻期末”的考核方式,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目的。希望这些教学实践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更好地推动土木工程专业技术方面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1]雷斌,罗魁,过思,等.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0).
[2]任达,张季超.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发展策略的商榷[J].高等建筑教育,2004(01).
[3]黄莺,朱丽华,钟炜辉,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研究生双语[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
[4]陈红鸟,魏艳辉,张华刚.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教育文化论坛,2015,7(1).
[5]申艳军,唐丽云,陈方方,胡梦玲,邹颖娴.“一带一路”倡议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式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2).
教改基金名称:2018年贵州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