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021-08-23李兴瑞

书画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写生山水画重要性

李兴瑞

内容提要:中国山水画自六朝以来不断变革,到宋元达到一个高峰,其间代表画家辈出,从很多画家的传世作品都能看出客观自然的地理特点对画家风格的影响。由此可见,画家的创作都得益于“外师造化”,从自然山川中汲取养分,提炼概括,融会贯通,“中得心源”,这些都是山水画家走进自然山川刻苦写生的结果。写生不仅是山水画初学者学习基本功最重要的一课,更是山水画家创作中关键的素材与情感的源泉。

关键词:山水画;写生;创作;重要性

前言

艺术源于生活,山水画来源于画家对自然景观的情感表达,写生对山水画学习而言是一门必修课,是山水画从理论到实践的“实战体验”。有人错误地认为山水画的学习只要掌握前人的一两种技法或者专学一家山水面貌即可,不需要写生,特别是近年来有些习画者,东拼西凑,投机取巧,创作出来的作品多是搜集别人的作品重新组合的产物,不具备独创性。李可染说写生是画家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的重要一环。山水画讲究意与境、情与景的融合,山水画家只有深入生活,走进自然,用画笔描绘物象的姿态变化,融入个人情感与审美表达,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写生已成为中国山水画学习与创新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谈谈写生的目的性

(一)写生是对传统山水画学习的实践认知

过去传统山水画的学习讲究师承,以临摹为主,到了清代,《芥子园画谱》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范本,画谱归纳了宋元以来有代表性的画家的笔墨技法以及章法布局等,为习画者提供了完整的、系统的学习解决方案。临习传统技法是习画者培养艺术素养、学习古人山水技法、积累山水画塑造语言的主要途径,有了临习基础,习画者就要到真山真水中去观察、研究古人总结的山石结构方式及皴法,感悟古人是如何对客观自然物象进行提炼概括的。北方山石的“斧劈皴”“折带皴”和南方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树法的“蟹爪枝”和“鹿角枝”都是古代画家深入自然,不断写生积累,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概括出来的经典绘画语言。山水画的学习不能一味复古、闭门造车,要从自然中汲取养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艺术主张,强调师法自然的重要性。

(二)写生可培养画家的自然情怀和感受

画家应该走出去,在自然山水中欣赏、感受、陶醉,黄山的烟云变幻,太行的巍峨磅礴,华山的险峻奇绝,北方山水的苍茫沉雄,南方山水的如烟如梦……美的风景会使人流连忘返,产生愉悦之情,故而激发山水画家的灵感和创作欲望,即兴写生恰能及时地捕捉那时那刻的兴奋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景致,早晨傍晚,阴晴雨雪,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山水训》这样描述山的四时变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是画家触景生情、寄情于景的真实感受。近代山水画家黄宾虹说:“唯有看山入骨髓,方能写山之真。”有的画家在家中画照片,没有感受,画出来的也仅仅是僵死的躯壳。

(三)写生是画家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一步

山水画的学习,大多从临摹《芥子园画谱》入手,树、石、云、水、人物、屋宇,画法介绍详尽。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一代大师都把这本书作为学习的范本。另外,也有的初学者直奔宋元,研习各家技法,结合郭熙、王维等关于山水画的理论,深入临摹。掌握传统的理论与技法之后,必须通过写生实践去对当下自然人文重新认知与思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告诉我们用实践验证理论这个不变的真理。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充分说明写生是“师造化”的重要途径。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通过写生,把直接经验、传统理论与摹本上的间接认识融为一体,把“师古人”与“师造化”灵活地结合,用全新的笔墨表现具有时代气息的山水,才能推陈出新,创作出具有独特面貌的山水画作品。

(四)写生是画家即兴创作的偶然性结果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景创作,这是指画家在写生过程中即兴发挥,完成一幅作品。对景创作要有充足的时间和完备的工具材料。油画大多是对人对景的创作,与油画不同的是,国画山水的对景创作无论透视还是表现都大不相同。国画对景创作,可以借用、挪移,运用取舍、意象处理,实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二、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写生是创作的必要手段

清代大画家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写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对一个山水画家而言,写生就是搜集素材,黄宾虹居四川时,在一首诗中说“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可以看出他通过对景写生,向自然索取粉本,感悟到“雨淋墙头”的笔墨技法。七十高龄的他在去青城山途中遇雨观景,回去后“蒙被酣眠打腹稿”,一口气画了十余张《青城烟雨》,找到“雨淋墙头”的感觉。一次,瞿塘夜游,他在月光下画了一个多小时速写,悟到“月移壁”。自此,宾虹老人开始了他的晚年变法。可以看出通过写生,从客观自然中寻找主观表达,对创作是何等重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是山水画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写生为山水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同时写生也是情景交融的产物。画家对自然物象的及时感受成为创作的原动力,成为灵感爆发的关键。

(二)写生的地域性是画家创作风格形成的关键之一

明代董其昌提出画分“南北宗”,其理论依据之一,就是画家所画山水的南北地貌特色。北方崇山峻岭,植被少,岩石裸露;南方雨水充足,树木繁多。由于过去交通不便,画家活动的范围受区域限制,所以作品风格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吴镇和倪瓒都生活在江南,同样画太湖,但风格迥异,吴镇描绘的是夏季的太湖,水面上涨,树叶葱郁,故笔墨湿润;倪瓒描绘的是秋冬季节的太湖,树叶凋零,枯草山丘,故笔墨简枯。这是二者表现同一地域不同季节的风景,呈现出了不同的绘画风格。

(三)写生是画家对自然的情感体验

美丽的自然风景能激发画家的创作欲望和灵感。黄山的松涛云海、太行的巍峨磅礴、华山的危峰险绝、江南的小桥流水,都能唤起画家的愉悦之情。石鲁在他的代表作《古长城外》中表现铁路穿过古长城的情景,远处是寂静的雪山,近处是四位饱含激动、欣喜之情的藏民。石鲁曾多次深入藏區,到兰新铁路体验生活,苦于没找到满意的表现方法。一次写生途中,他透过火车车窗看到那些朴实的藏民,灵感瞬间迸发,回去后便创作了这幅画,这种灵感正是他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北宋画家郭熙在《山水训》中写道:“真山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是画家对自然实景的情感体验,寄情于景,触景生情。

(四)写生的主题性是创作表现的前提条件

写生是以主题性创作为目的的,写生的主题性是创作表现的前提条件,山水画的主题不像人物画那么鲜明,但它往往能注入画家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充分表达画家的情感和审美趣味。面对实景,如何选取代表性的景物,对山水画的主题性创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傅抱石在创作《韶山组画》时,现场写生画了很多速写小稿,收集了大量素材,创作时围绕主题,根据画面需要选取写生稿中代表性的景物,通过主观想象进行创作。石鲁在创作《转战陕北》时,通过实景写生稿转换到主题性创作,结合自己的感受,合理地处理好人物和主题性山水的关系。这些例子都说明写生在主题性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到自然中去发现,不到生活中去体验,很难创作出反映生活与时代的好作品。

(五)正确的写生方法决定写生作品的质量

南朝宋画家宗炳提出“万趣融于神思”,意思是说客观自然的意趣妙理应融入审美主体的自由想象。国画山水的写生要用个人的思想智慧与技法在画纸上合理经营安排所观察到的自然万物,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取舍,形成具有个人语言的好作品。写生是创作的桥梁,要想创作出有情感、有特色、出新意的优秀作品,就必须画好写生,写生贵在“眼到”“手到”“情到”。“眼到”,就是正确的观察方法,艺术家要能从生活的细微处通过观察、体会将其放大,充分描绘出其中蕴含的美,要能从名山大川这样宏大的景致中发现动人之处及内在的精神。“手到”,是量的积累,任何领域行业要做大、做强、做精都需要量的积累。李可染自称“苦学派”,他强调画画要下苦功,在美术创作中基本功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创作的高度。艺术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物象,需要很强的提炼概括能力,要不断地写生,通过大量的写生积累,才能熟练驾驭对物象的转换处理技巧,为以后艺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情到”,是作品里包含的内心情境,所谓“寓情于景”就是艺术家把个人情感融入外在物象中,这是作品的灵魂所在。个人的修养与文化内涵决定了作品的格调。所以,艺术家也要加强画外功夫,多读书,学画理,多阅历,善修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个人思想境界,丰富作品的内涵与情感,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影响人、教育人的上乘之作。“眼到”“手到”“情到”,是写生必须具备的正确方法,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提高写生的质量。

(六)写生是中国画创新的精神内核

山水画的创新就要紧密贴合时代精神,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风景的新变化,山水画中的重要元素人物、屋舍、桥梁都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山水画进行了第一次变革,全国各地掀起了写生祖国河山新貌的“新山水画”运动。在轰轰烈烈的写生运动中,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以石鲁、赵望云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引领了当时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主流。通过写生,山水画打破传统,变静为动,充满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时代气象。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都凸显出祖国山河的雄浑气象和激情燃烧的时代精神,反映出老一辈画家对新中国无限的尊崇和热爱。可以看出画家的成长潜移默化地受到他生存时代的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了他的艺术选择与艺术方向。当然,在时代大背景下,文化素养、生活阅历以及艺术见解和主张的不同,也会对画家的笔墨方式、形式选择、审美取向等产生影响。归根结底,真正打动人的山水画,必须是来源于生活,通过写生生活记录时代信息,从真山真水中搜集素材,用全新的笔墨语言创作出的有时代感、影响力与生命力的创新作品。

三、结语

事实证明,写生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源泉,能够激发画家的创作激情,引导画家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描绘自然,为画家积累丰富的创作经验。只有不断写生,才能发现自然物象的點滴变化,才能发现不断涌现的新生命、新事物,才能摸清物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才能更加丰富画家的阅历,提升山水画创作的境界。山水写生是中国画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写生山水画重要性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写生与美术教学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