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法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23曹相东
曹相东
[摘 要] 项目式教学法将实践与实验项目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进行项目设计的制作,从而达成教学目标。项目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而且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分析了项目式教学法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了项目式教学法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实施流程和实施策略,希望能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法;“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7-0104-03
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高等院校推动课堂革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当前很多高等院校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培养出的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养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而项目式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企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并且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理想和信念。项目式教学法以既定项目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相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将项目式教学法应用于该课程中具有一定优势和必要性。
一、项目式教学法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新型生产管理技术和生产运作方法,培养学生以计划、组织和控制为主线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能力。从课程性质、内容和培养要求来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要牢固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更要学以致用,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将项目式教学法运用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实现教、学、练、做的一体化,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授课内容都是来自企业生产与运作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使用项目式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会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训练,学生能够深刻记忆理论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一项技能。在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并积极发表意见,在教师的监督与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完成本课程的各项教学任务。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获得了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更容易掌握“生產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抽象知识,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符合工业工程等非管理类人员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性是项目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可以对只注重理论知识讲解的传统教学方法形成有效地弥补。“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向学生讲授制造业的系统设计、生产计划制定、项目计划管理和生产库存管理等内容,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将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压力,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得到保障。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在小组内部互相合作、主动探究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练习中学习,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项目式教学法不但关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水平,而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更符合“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掌握项目管理技术、库存控制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信息决策和分析能力、生产计划制定能力以及生产运作管理能力,更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抗受压力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将项目式教学法应用于该课程中,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在项目成果汇报与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项目评价与修改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在完成项目之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也将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能力提升带来正面效应。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实施流程
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但是在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时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项目名称,并且加强对项目的过程管理以及成果的评价与考核,全面提升项目式教学法的教学成果。
(一)选择并确定项目
选择项目与确定项目对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至关重要,不但关乎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关乎教学成果的优劣。教师应当确保所选项目与所学内容联系密切,并且与社会和企业具有较强关联性,避免所选项目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同时注重所选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增强学生本领、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为后续项目任务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技能水平确定项目内容,既要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还要避免由于项目难度过大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制定项目计划
在确定项目名称以及内容之后,教师应当制定与项目式教学法相适应的项目计划,并对时间进行统筹安排。教师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应当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状态,适度安排教学进度和练习时间,以免由于项目过难或者练习时间过长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项目计划及每个项目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讲解项目任务的要求以及时间节点,教师应当选择部分内容进行示范或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完成后续任务内容。
(三)安排与分配人员
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分配人员并进行分组,按照学生的成绩、性别和性格将项目任务进行合理分工,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座位距离进行小组划分。由于整个项目以及所有任务的都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保证小组划分和人员分配的合理性,以免对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在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各小组的合作状态和效果进行关注,一旦发现小组合作出现问题,应及时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发挥所有学生的优点和能动性,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搜集数据信息
完成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是需要各个小组自主搜集的。小组成员自行分配任务并完成各项资料的搜寻工作,例如,可以通过走访制造类企业或者通过上网查询信息、翻阅文献资料等形式完成。如果小组成员通过上网来查阅资料,教師应进行严格监督和引导,以免学生因注意力不集中或浏览无关信息而影响任务的完成效果。如果学生需要走访企业获取信息,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做好与企业的联络工作并保障学生往返途中的安全。信息搜集阶段极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当做好学生的监督者和引导者,以免由于突发事件而影响项目的开展进度。
(五)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的制作与完成是整个项目式教学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效率与状态将会对项目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对搜集到的各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将理论知识与企业数据进行整合与取舍,将整合与分析之后的信息用于项目的制作过程。所有小组成员竭尽所能,完成项目中的系统设计、生产计划、文件编纂等内容。在这一阶段,教师并非是对学生表现不闻不问,而是应当在教室内巡视观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完成情况,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纠正和引导,保证项目任务的完成质量。
(六)汇报评价成果
各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之后,选派人员向全班同学展示项目作品,展示内容可以是视频、音频、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各小组除了展示最终成果之外,还要向其他小组介绍任务的完成步骤、技术运用以及项目展望,介绍各小组成员的完成内容并由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在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应当维持好课堂纪律,确保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并发表意见,切勿出现嘲讽嬉笑和交头接耳等情况。在每个小组发言之后,其他小组或组员可以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体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项目式教学法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项目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将企业的实际项目融入教学过程,实现了项目教学化和教学项目化,帮助学生通过项目训练实现成长和成才,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但是在项目式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以实现项目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前期准备要全面
前期准备是项目式教学法在课程中得以运用的重要前提,也是项目式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实施项目式教学之前应当确定项目的类型和顺序、拟定教学情境和教学计划、确定项目内容并配置教学资源。“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制造业系统设计、生产计划管理、项目计划管理等内容,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教学情境和项目并开展教学活动,提前向学生介绍教学情境和主要内容、重难点和所需要训练的项目内容,使学生在把握学习重点之后开展学习和训练。例如在制造业系统设计这一情境中,学生应当知晓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工厂选址、工厂布置、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等内容,学习重点是物料流向图法、作业相关图法等,难点是工厂选址、工厂布置、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的方法等。在这一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选择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实验项目开展项目式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企业在选址中常用的方法,能够为企业选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学生可选取实际案例完成项目任务,根据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设计出选址方案并撰写报告。生产运作系统设计与管理项目的完成需要计算机及网络等实验设备和工具,因此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数量提前安排实验实训室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保障项目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二)中期探究谈合作
班级学生在听取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之后,首先应当在小组内部进行商讨,确定本小组的项目主题并对各小组成员安排分项任务,应当制定本小组的完成计划以确保项目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教师应当对课堂讨论给予便利,激发小组成员的参与性、活跃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避免直接参与小组讨论活动,如果个别小组经过长时间讨论之后仍没有思路,教师可对小组成员进行正面引导而非给出具体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小组成员按照既定的任务安排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并于后期将每位成员完成的内容进行汇总和整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完成项目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完成各项任务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保证项目按照计划得以顺利进行。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合作探究阶段的必要之举,教师应当随时巡查巡视各小组的表现及项目进展,并及时解答各小组及成员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小组成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通过合作共同完成既定的项目任务。
(三)后期总结重提升
在每个项目完成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各个小组应当在项目制作后期完成展示内容的制作,可制作成幻灯片、文档、视频等多种形式,并选派一名成员进行介绍解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和小组成员可以对展示作品做出评价,重点探讨所完成内容能否适应企业生产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找出作品存在的问题及偏差从而有助于进行改进和调整。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当遵循客观性、公正性和激励性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下一阶段项目式教学法的运用做好铺垫。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并指出每个小组的优点和亮点供其他小组借鉴,同时指出作品存在的问题避免今后再次发生,通过激励和提醒使得项目式教学的成果得到深化。在完成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将完成的作品反馈给企业,由企业专家进行评价后进行作品完善,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完成作品评价之后,各个小组应当及时整理和反思评价内容,找出作品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份完成的项目作品。
在课程中使用项目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在项目训练中巩固理论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训练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不但能够在相互学习和合作中提升项目质量,而且能够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大致可分为选择确定项目、制定项目计划、安排分配人员、搜集数据信息、完成项目任务、汇报评价成果六个部分,相关课程在运用项目式教学法过程中可参照实施。在“生产与运作管理”等课程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时,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授课过程中应当鼓励小组成员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任务完成之后要注重后期的总结和提升,确保项目式教学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阳,张浩.以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20(7).
[2]刘志华,张娟,李永霞.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以衡水学院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3]周婷.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1).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