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膀胱容量测定训练法的效果探讨

2021-08-23覃香蓉农彩琼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

覃香蓉 农彩琼

摘要:目的 研究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膀胱容量测定训练法的效果。 方法 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400例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200例,对照组:定时训练法,研究组:容量训练法,观察两组排尿相关情况、IPSS、OABSS评分。 结果 两组治疗前IPSS、OABSS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PSS、OABSS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自行排尿(93.50%)高于对照组(80.00%),再尿失禁(4.50%)、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可使用膀胱容量测定训练法,能够改善患者排尿情况,患者膀胱功能有所好转,值得应用。

关键词:脑血管病;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容量;测定训练法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49-01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严重,脑血管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尿失禁这类患者中常见并发症,急性期发病率可达到40%-60%,会导致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影响患者康复,导致生活受到影响[1]。留置尿管是临床常见的解决措施,但临床护理大多对膀胱康复认识不足,拔除尿管时机并不统一。定时训练法是目前使用率较高的方式,通过夹闭尿管定时开放排尿,但不利于膀胱逼尿肌收缩,病人无尿意感,或护理人员工作忙后未能按时或及时开放尿管排尿,造成膀胱功能无规律性训练,不利于功能的恢复[2]。因此本文通过将膀胱容量测定训练法纳入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400例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均200例。纳入标准:①均为脑血管病伴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意识清醒(格拉斯GCS评分≧13分);②知晓本文相关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尿路感染患者;②认知功能障碍者;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照组:其中男性151例,女性49例,年龄51-84岁,平均为(64.11±4.23)岁;脑出血66例,脑梗塞134例,尿潴留32例、尿失禁164例。研究组:男性156例,女性44例,年龄52-83岁,平均为(64.05±4.11)岁;脑出血64例,脑梗塞136例,尿潴留34例、尿失禁166例。两组以上资料,无差异,P>0.05,可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定时训练法,操作前评估,用物准备:尿壶或便盆、钟表,笔,记录表等。操作步骤:夹闭尿管每2~3h由护士手工开放尿管排尿一次并记录。

研究组:容量训练法,根据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测定的目的和意义、注意事项,取得配合。容量监测间隔时间,根据患者输液和不输液而定2~3h一次。操作前评估:①患者GCS评分、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排尿情况等;②上次测量排尿时间。用物准备:辽宁汉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便携式膀胱容量测定仪(HD5)”,耦合剂、尿壶或便盆、钟表,笔,记录表等。操作步骤:开机(ON/OFF键)→选择操作模式(专家、简易)→输入病人信息(PATIENT键)。患者取仰卧位,注意遮挡及保暖,松腰带暴露下腹部。定位:耻骨上缘三厘米处(膀胱区)。探头涂抹耦合剂,将探头置于耻骨上缘三厘米处(膀胱区),操作键指向患者头部,测量期间探头应与膀胱前壁保持垂直状态形成“十字”(向尾骨方向稍倾斜)且保持探头稳定,防止移位,避免探头位置偏移过大或角度倾斜过大,所测数值误差较大,当辅助引导线呈绿色时按键预扫描→按键自动扫描(结束提示音)→观察(↑↓键)→存储(save键)→回放(PEVIEW)即读取膀胱容量。关机(ONOFF键),擦拭患者下腹部。容量大于300ml时放尿(小于300ml暂不放尿),并洗手记录。操作后评估,整理患者,清理用物。

1.3 观察指标

均持续训练5天后,留置最后一次膀胱内尿液,即容量训练方法尿量达300~400ml,定时训练方法时间达2~3h,拔除尿管,嘱病人自行排尿后,即刻测量膀胱残余量,观察有无再尿潴留或再尿失禁,并记录[3]。

在患者术前术后,使用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总分为35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用膀胱过度活动症自我评价量表(OABSS)分为4个问题,得分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排尿相关情况

研究组自行排尿(93.50%)高于对照组(80.00%),再尿失禁(4.50%)、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IPSS、OABSS评分

两组治疗前IPSS、OABSS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大多发生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即尿潴留或尿失禁,均需要留置尿管。而定时训练法发生再尿潴留或再尿失禁多,延长了留置尿管时间,甚至终生留置尿管,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5]。容量训练方法可减少发生膀胱过度充盈及上尿路损害的潜在危险,有规律地训练膀胱功能,达到恢复排尿功能的目的,避免尿路感染发生[5]。

本文通过将容量测定训练法纳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IPSS、OABSS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PSS、OABSS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自行排尿(93.50%)高于对照组(80.00%),再尿失禁(4.50%)、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14.00%),P<0.05。结果证实了患者在经过容量测定训练法后,能够改善其自行排尿情况,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患者膀胱功能明显好转,对整体治疗起到一起帮助。通过评估患者膀胱情況,准确检测患者在储尿期与排尿期的内压变化,可持续观察容量情况,准确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容量训练膀胱功能方法可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及再尿潴留或再尿失禁的发生,对膀胱功能康复效果好[6]。容量训练方法是使用膀胱容量测定仪测定膀胱容量,直观膀胱内尿量达到膀胱正常容量后开放尿管排尿,在于膀胱达到安全容量(300~500ml)前,(膀胱内压力超过40cm/H2O,或出现输尿管反流前的膀胱容量)进行排尿,减少患者发生膀胱过度充盈及上尿路损害的潜在危险,能有规律地训练膀胱功能,膀胱逼尿肌有规律收缩,达到恢复排尿功能的目的,经训练后拔除尿管,膀胱残余量少,提高膀胱功能恢复率。

综上所述,膀胱容量测定训练法在脑血管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改善患者排尿情况,使得患者膀胱功能有所好转,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秋萍,黄小琼,吴笑君,等. 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在缺血性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7,38(8):1301-1303.

[2] 朱宁,马蕾,杨彩霞.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法结合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3):311-313.

[3] 梁咏娴,黄小琼,吴笑君,等. 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联合排尿日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拔除导尿管时机选择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9):28-30.

[4] 黄小姣,刘冠强,周丽荣. 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5):84.

[5] 耿勤,张逢侠,栾晓娟. 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的正交试验研究及在神经源膀胱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安徽医药,2018,22(1):92-95.

[6] 梁玉莲. 膀胱容量测定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2):100-101.

河池市科技计划项目 合同项目:河科B174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
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效果研究
脑血管病知多少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冬季脑血管病怎么预防?
冬季 谨防脑血管意外
蒙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病的临床研究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分析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脑血管病的循证护理体会
我院近12年9630例脑血管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