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脑血管病怎么预防?
2019-09-10唐艳
唐 艳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70-02
1 脑血管病是什么?
脑血管病是指因脑部血管病变而引起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变可能会造成短暂性或持久性的脑损害,脑损伤区域可能是局部或弥漫性的,严重会造成患者的残疾或死亡。脑部控制人体的中枢,脑血管病对脑部造成严重伤害,也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与生命状态造成影响。脑血管病多出现于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脑血管病的病发率随之升高。常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脑动静脉瘘、脑动脉损伤、颅内血管畸形等。人们通常将脑血管病称为“中风”。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都很高,其死亡率与致残率占据较大比例,是众多疾病死因中的第一位。
2 冬季脑血管病的发生与病症情况
脑血管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冬季脑血管病显然与季节性相关。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前后的换季中,由于室内外温差与昼夜温差较大,人体的正常生理调节范围难以有效适应,所以易引发脑血管病,由于冬季引发脑血管病的机率高于其他季节,所以称为冬季脑血管病。受到冬季季节影响引发脑血管病的患者中,大部分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由于这类患者在身体机能控制上本身不佳,又受到季节性温差影响造成机体调节能力下降。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头晕、呕吐、失语、肢体偏瘫或功能受限等,这与脑部功能区域受损有直接关系。脑血管病发病多较为急促,且易存在多种并发症如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针对脑血管病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医学诊断才能够明确病症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诊断中需要详细了解患者过往病史、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部病变、病变性质、病变部位、、可能的病因。在常规初步诊断后,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脑电图,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另外可以行头部CT检查,鉴别患者是否脑出血,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等,排除肿瘤性病变。必要时行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有无急性脑梗死。磁共振血管成像和CT血管成像有助于判断有无动脉瘤或血管阻塞。
3 冬季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
脑部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严重患者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对患者而言也是一场生理与心理的考验。我们应该重视冬季脑血管病的预防,在季节交替时做好自身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发病的诱发因素。为了更好预防发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预防。冬季脑血管病在冬季时节高发,这与季节温度因素相关,所以在预防上需要重视季节更替,及时预防。首先,秋冬换季与春冬换季期间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北方低温环境下尽量佩带围巾、帽子,保持体温恒定,避免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与生活。其次,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运动,冬季时节虽然冷,但不宜整天待在室内,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环境抵御能力。最后,在饮食结构上要合理膳食,多饮食有利于心脑血管的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肉类、油炸膨胀、糖果等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2)及时就医。冬季脑血管病发病通常急促,所以在出现脑血管病相关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在规范化的诊疗下能够及時的干预疾病进程,避免疾病加重,特别是对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出现症状迅速就医治疗,不应自行判断服药,以避免延误病情、耽误治疗而引起严重后果。病情确诊后,患者在药物服用上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不可根据自身经验服用药物。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日常的生活中应重视自身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情绪的波动,多参与社会活动,以减少个人情绪中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有利于病症的缓解。
(3)积极治疗。在确诊后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临床实践证明,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病后6-8个小时内积极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预后较好。在确诊后患者需要调整自身心态,积极治疗,这样能够在最佳治疗时间内提高治疗效率,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针对脑血管病患者或者可能形成脑血管病的高危患者,在冬季季节交替时可以通过“预防性输液”的方式来预防,但该措施的临床效果还没有得到证实,需要严格规范后使用。
参考文献
[1] 于晓东.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5):8901-8901.
[2] 刘洁.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对策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7):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