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研究

2021-08-23苏明政杨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改革

苏明政 杨柳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于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8-0019-03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为响应产学结合、适应时代需求而设置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就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即可授予相应的学位”。这种在职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早期的雏形,为缓解我国研究生教育供给不足与社会人才需求旺盛的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亟需人才[1]。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培养改革的需要,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界定和完善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将研究生培养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明确要求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统一标准”“同等质量”“统筹管理”,即统一下达招生计划、统一组织实施招生录取、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同一质量标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要求,至此拉开了深化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招生政策实践帷幕。2020年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国资委、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等方面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工作等方面都能实现同等待遇,进一步明确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定位。

时至今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已逐渐步入正轨,形成规模,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尤其是在我国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却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培养特色不明显、社会声誉不高、培养质量无法保证等[2]。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培养单位的整体培养质量。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其次提出新形势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

根据教育部文件,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目前,根据招生政策,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具有一定时期的工作经历或者具有相当的实践经历,而在培养层次上,主要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即實践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源背景,大多数培养单位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均提出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目标,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给予一定的体现。

(二)生源差异较大

这种生源差异主要体现在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实践背景及生源地域背景等方面[3]。第一,受招生条件限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其中对于非管理类专业,应届生可以报考,而对于管理类专业,则要求具有3~5年的工作经验,应届生不可以报考,因此造成各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第二,受工作实践与动机的影响,与全日制相比,非全日制研究生中本科学历与研究生就读专业不一致的比例更高。第三,由于年龄和专业差异问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背景差异较大,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研究生仍然作为基层员工在生产工作的一线,有的则已经成为所在单位主要管理人才,不再从事具体生产工作。第四,大量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着就读学校、工作单位、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异地就学情况较为突出,既加大了培养难度,又影响了培养质量。

(三)学生需求多样化

由于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实践背景及生源地域背景的差异,非全日制研究生对于就读研究生的目的与需求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一部分研究生希望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晋升做准备;一部分研究生则希望学到更多的管理技能,拓展视野;还有一部分研究生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学历学位证书。作者曾经针对北方某市三所二本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进行读研目的的匿名问卷调查显示,在回收的120余份的问卷中,有近半数的受访学生坦诚,自己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目的就是获得学历证书,还有近40%的受访者表示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还有近10%的受访学生表示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目的是拓宽人际圈,获取更多的人脉关系。多样化的学生需求一方面增加了培养难度,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培养质量。

(四)培养方式多样化

前述的各种特点导致学校在实际培养方式上存在多样化的特点。部分招生人数较少的学校与专业采取的是与全日制合班上课的模式,招生规模较大的学校与专业则采取在寒、暑假集中上课的形式,一些学校与专业采取周末线上上课的模式,还有一些招生规模极小的学校与专业采取两年学生集中一起上课的模式。根据作者调研所知,有60%的受访学生表示学校与教师曾经调整过授课时间与授课方式,这种多样化与随意化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质量。

二、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生、培养环节的针对性不强

目前,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招生上采取单独设置指标的形式,但是在考试内容与分数线上采取的是与全日制一致的形式,虽然这种设置的出发点是为了体现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统一标准”“同等质量”“统筹管理”的特点,但是造成的结果是部分专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上线情况较差,生源不足,而且存在着全日制学生调剂到非全日制的情况,这与设置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培养环节上,虽然多数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上仍然采取的是与全日制一致的方式,即讲授内容趋同、考核形式趋同、授课方式趋同、毕业设计要求趋同。这种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模式无法适应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无法切实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培养质量无法保证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源、需求多样化差异,以及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多样性等原因,使得学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管理难度相对增加,管理相对松散(非全日制研究生几乎不参加授课外的其他活动),培养方式较为随意(授课内容随意、考核方式随意)。再加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动机多样化,导致培养质量相对低下。根据作者调研所知,在东北某省的研究生论文抽检中,非全日制学生论文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全日制研究生。

(三)教学资源分配不足

目前,我国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上并无经费与政策的针对性扶持,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等原因,很多学校仍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依附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当中,把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视为一项招生任务和创收手段,因此在教学资源分配上并没有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进行专门投入。尤其是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研究生导师资源由于指导任务增加而分配不足。部分研究生导师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含金量不高、层次相对较低、培养难度较大,在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方面热情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教学资源分配的不足[4]。

(四)社会认可度不高

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改革仅仅进行了4年左右的时间,培养效果仍需社会的进一步检验,加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造成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多家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行政单位仍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视为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一等的在职教育,在人才引进政策与方案中“任职资格要求全日制研究生”的字眼仍时有出现,社会认可度低,进一步导致学生报考热情低、导师指导意愿低、学校重视程度低,培养质量无法保证,造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恶性循环[5]。

三、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针对性创新招考机制

要充分认识“统一标准”“同等质量”“统筹管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并不是完全照搬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招考模式,建议基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考机制改革。首先,根据社会需求与整体办学能力,科学合理地制订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与数量;其次,加大复试权重并强化对考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考核,充分体现非全日制研究生特点;最后,适当限制全日制研究生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调剂规模,确保在职人员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中的比重,并针对性地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倾斜。

(二)改革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

各培养单位应该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点结合各自学科专业特色,在不降低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改革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首先,要坚持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在质量上的统一,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可度的提升要求培养质量的统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绝不能以降低培养质量为代价。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整个环节与过程必须有一套完整、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以确保质量,同时在教育部组织的各类研究生质量评价中要明确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标准。其次,要优化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制订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中要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增强灵活性;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供不同需求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进行选择。最后,要优化调整非全日制研究生各培养环节,可多样化制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修学时间,但要有依据,不能随意调整;在课程考核方面,适当强化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的考核;在毕业设计方面应充分鼓励非全日制研究生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三)强化导师职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亦是如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成熟,个体性强、群体性弱,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大,研究生导师要充分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立德樹人培养,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点开展教学科研指导和思想引领,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求学观念,增强学校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尝试推行临时党支部建设等方式,强化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各培养单位要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导师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保障甚至是政策倾斜。

(四)完善构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由于大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实际工作经历,在攻读学位的同时,还在从事实际工作,具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多数培养单位并不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培养,简单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原单位的工作活动代替实践教学,这种做法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并无益处,同时降低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工作背景相差很大,具体工作职责千差万别,有些非全日制研究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因此各培养单位要充分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完善构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内实践、实训基地的作用,包括模拟实验室、专项实训室、案例讨论室等,在巩固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要利用校外的联合培养机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度对接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五)确保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地位

目前,用人单位在实际人才招聘过程中仍存在着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情况,因此除了官方颁布相应的制度外,教育部门和就业管理部门要主动宣传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项目,消除社会偏见,提升社会认可度;同时,国家就业管理部门要监督管理各类招聘信息,设立投诉渠道,规范各类招聘信息的门槛限定条件;各地方在人才引进、落实待遇、奖助补贴等方面要将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视同仁;此外,培养单位要切实重视非全日研究生培养,切实提高培养质量,从根本上提升非全日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

(六)构建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各培养单位应提高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认识程度,确保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教学资源投入,包括导师资源、住宿资源等。各培养单位需要针对所在单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培养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应在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质量评估中明确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纳入财政拨款范围,建立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奖、助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磊,罗格非.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赜[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28-134.

[2]高一华.关于新政策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高教学刊,2018(9):191-193.

[3]张法碧,周娟,徐卫林,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育模式探索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198-199.

[4]韩兆坤,王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现存问题的探讨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6):59-60.

[5]陈谦.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实施路径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8(1):73-76.

编辑∕陈晶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