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到”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有序发展

2021-08-23王建英

好家长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师应环境材料

文 王建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参与合作和积极引导需要建立在对幼儿已知经验和需求的了解以及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目标的掌握上。在幼儿园日常工作的管理中,我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流于形式,特别是在区域游戏和户外活动中,幼儿们看似都在活动,但是他们在“做事”和“有事做”的同时并没有获得经验的积累和有序提升,不是在进行一种学习,而是在进行一种“任务式”的操作实践。教师是否关注到幼儿的活动过程?是否看到幼儿的问题?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想要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有所了解,就要看到材料的不足或者材料的不适宜,看到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无趣”,看到课程和资源是否真正被有效利用。

一 、看到

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都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与教师所提供材料的互动中开展的各种体验、操作和感知活动。幼儿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感知环境和操作材料,才能真正有所思、有所想、有所为。

(一)看到环境的适宜性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种笼统的环境,是教师根据具体的区域和具体的功能设置的,投放在其中的材料也是大众化的。当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到同一个环境中开展活动时,教师需要再度调整环境并补充材料,要让幼儿带着所谓的“发展目标”去开展活动和游戏。这里的“发展目标”是教师预设的课程,可能是一种新的挑战,可能是一项具体的操作任务,也可能是幼儿的一次自主探索或者观察统计。但是,教师如果将一群幼儿一直放在他们熟悉的同样的环境中,没有新的刺激,幼儿们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要想改变幼儿的状态,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表现对他们的活动环境进行思考与调整。所以,教师需要牢固树立课程意识。具有课程意识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具有资源意识(应时、应景、应主题的资源)和幼儿发展的目标意识。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幼儿园处处有景、处处有物,让幼儿们处处有事可做、时时可做自己的事,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而达到“环境服务课程,课程服务孩子”的最终目标。

(二)看到材料的层次性

环境中的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应是相对固定的,以给幼儿更多感知和探究的机会。但是,当幼儿充分了解材料后,就很难再发生一些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调整。如何调整?这时,教师就要看到材料对幼儿的有效刺激是什么,更要看到幼儿在材料刺激后的应激反应是什么。教师要想能够看到幼儿对环境中材料的应激反应,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信息,通过观察到的信息了解幼儿对材料的已有经验、对材料的兴趣、主动探究的能力,等等。教师只有了解到幼儿对材料的应激反应,才能够了解材料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才能够对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

(三)看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环境与材料是服务于幼儿的。幼儿在教师预设的环境中会表现出怎样的应激行为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幼儿在环境中对材料的应激反应,是他们所有认知的外在表现,会让教师看到幼儿的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群体中的角色意识。由于生活经验、兴趣和能力的不同,每一个幼儿在相同环境中和面对相同材料时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和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想看到幼儿的应激表现,就需要教师去理解、帮助和支持幼儿,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有效引导,以帮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更多尝试、感知和操作。

二 、想到

想到是教师对幼儿在环境中与材料互动后的一种分析、判断和反思,即要对幼儿行为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对幼儿的应激反应能有正确判断,从而发现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积极想办法促进幼儿的行为转变。

(一)想到幼儿的需求

幼儿所有的应激反应可能都是教师需要想到的,这是对教师读懂幼儿的基本要求。幼儿的需求是教师开展所有活动的出发点。

(二)想到《指南》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就是全面落实《纲要》和《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的过程。幼儿所有学习行为都能显示出他们特有的学习轨迹,而《纲要》和《指南》是我们衡量幼儿发展和教师教育行为的标尺。

(三)想到课程的开展

课程应符合幼儿发展需求,是幼儿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课程。没有课程意识,没有课程的实施,幼儿的经验就难以得到有序提升,即便有所提升,提升的速度也会滞后于幼儿的发展需求。课程应追随幼儿的发展需求,既要满足幼儿的当下,又要略高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作为幼儿人生的启蒙者,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自己成为幼儿的榜样,将幼儿的习惯养成、能力提升、目标发展牢记于心,时刻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及时引导,促进幼儿“发展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要抓住各种契机对幼儿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如找瓶盖、拧螺丝、找螺帽等系列活动,以满足幼儿认知发展的需求。这些活动就是提高幼儿社会认知、发展幼儿生活能力的最好课程。

(四)想到有效互动和支持

幼儿所有的学习行为都需要教师的支持与帮助,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积极、有效的引导。幼儿有自我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但是他们在自我探究和学习时需要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教师的支持会让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更自主,教师的帮助会给幼儿信心和新的经验,教师的引导会使幼儿的探究活动更加深入,使幼儿与环境、材料和事物更好地相互作用,从而有序地丰富和提升幼儿的经验。

三 、做到

(一)做到听之有味

听之有味不仅仅指教师传授的知识能让幼儿听懂,让幼儿获得启智与启知,更是指教师要能够听到、听懂幼儿的“心声”,从而知道幼儿的所做、所思、所想。只有听之有味才能走进童心。

(二)做到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就是要对幼儿的正确言行给予表扬,对幼儿的迷茫给予点拨。教师不仅要说,还要会说,更要引导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幼儿听教师说大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和学习,只有主动交流、沟通才是幼儿内在自主学习的体现。当幼儿能主动告诉教师他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时,就是幼儿真正体验自己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此时,教师要学会倾听。

(三)做到行之有效

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所有“诱导”和干预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以及幼儿的个性特点。如果教师的干预和互动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那就不要急于行动。积极有效的互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及时雨”,是幼儿自主探究过程中的“敲门砖”。

遇见一位会看、会想、会做的教师是幼儿的幸运,成为一名会看、会想、会做的教师更是教师作为启智者的责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是传道授业的铺路人、引路人,应为幼儿的自然、自主、自信的人生发展做好指引。

猜你喜欢

教师应环境材料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材料
漫观环境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