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道德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2021-08-22汪和兰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3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创新素质学生

汪和兰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疑多问、多思善问,勤于质疑的习惯;打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传统格局,将多媒体引进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感和学生的参与性。把未来的建设者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道德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道德法治;学生;创新素质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維和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教学方法多样化,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采用多层次化、个性化等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多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尝试创新,从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发挥,定期展示创新成果。

一、教学活动规范化,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拓展与发展,鼓励学生多疑多问,多思善问,把学生当作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变化的认识主体,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勤于质疑的习惯。

如讲“西部大开发”这一内容时,教师应注重重点知识和内容的点拨,指导学生结合我国在西部大开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广泛收集材料、分组讨论、撰写报告。学生还自制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件,并兴趣昂然地在课内进行展示交流。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打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传统格局,将多媒体引入课堂,运用色彩、音乐与图像等内容,增强教学的真实感和学生的参与性,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

如讲“环境保护”问题时,先播放MTV《一个真实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形真意远的凄美情境中:一个女孩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陷入沼泽,激发学生真诚的情感;然后依次出示《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雾都里的城市》两幅画,再引入日本核发电站事故后的废水排放新闻,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画面,激活他们的思维,促使其自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然后多层面分析,归纳。此时,水到渠成托出了“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学生的环境意识被激发被强化。他们联系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激荡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了创新意识,为将来创造性地解决治理环境污染这一现实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教育可以说是终身教育。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思维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在课堂教学这一一主阵地上作文章。

1.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人的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某种外界因素的刺激。

2.通过“创造性”提问,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只有高质量的有效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组织教学个性化,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

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采用层次化、个性化、分散化等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多正面引导,多正面鼓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自信心。

如讲“人类社会先后经历的五种社会形态是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时,有位同学举手说:“不是的!前苏联不是从社会主义社会又回到资本主义社会吗?”对于这位同学的质疑,许多同学都流露出了认可的目光。我不是装做没听见或强制性地批评,而是用赞许的目光肯定了这位同学的提问,然后把他的问题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来讨论分析。通过分析顺利归结到,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作为社会主义个体之一的苏联的解体,正是社会主义整体战胜资本主义的长期性、曲折性的具体事例。最后,我怀有诚意地感谢这位同学提供了有力的反证素材,同学们都开心的笑了。在备考复习中,鼓助学生一题多解,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组织答案,不求千篇一律,但求言之有理。

五、尝试创新实践化,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人的能力必须经过主体的积极活动才能得到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品味创新的同时,更应当使学生尝试创新,学生就会因尝试创新去挖掘自己的潜能,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发挥,创新兴趣的目的会更加明确。例如,在讲授“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一教学内容时,我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镇(街道)、村(社区)调查统计建国以来该地域人口增长、教育状况、人均收入等情况;到学校附近的酒厂看排入河内的污水和烟囱冒出的浓烟,并组织学生实地采访,最后写出调查报告。许多学生针对实际调查情况还设想了一些改变这种状况的切实可行、富有创造性的措施和方案。这些在课堂上并无答案的措施方案,是学生实践后发挥创新思维的成果。

六、创新成果互学化,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

把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定期加以展示,肯定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不惟书本、敢于想象、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创新方法、创新思维要多加指导,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创新。创新成果的展示可多种多样,可在道德法治课内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可以在班级和学校的校刊和黑板报上刊出创新文章、评论等。一方面能引导学生的创新活动,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体会尝试创新带来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对创新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敏.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J].文渊(中学版),2019,000(005):41.

[2]卢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00(002):P.160-160.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创新素质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助推道德法治课程建设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加强道德法治教育 做品学兼优文明人
绘声绘色,童声飞扬—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写话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