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单篇课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22沈雪萍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沈雪萍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灵魂的当代语文教学所指向的正是大单元教学,对于传统的以知识点为立足点的单篇课文教学,是一次突破与更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但从单篇文本出发,撇弃大单元教学意识,但是又不能脱离单篇具体文本的教学而使大观念成为空中楼阁,没有基石。因此在文本细读和比较阅读两方面去探究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单篇课文教学策略。

關键词:大单元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单篇课文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1]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更新,“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2]。语文教师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变化更新,应该及时做出反应:改变过去以零散知识点和单篇课文为立足点的教学模式,注重化零为整,对语文学习的相关资源进行统筹整理,以核心素养打破壁垒、建构体系,以大概念和大主题寻找联络、贯串内容。可以说,核心素养时代的语文教学必须要通过大单元视角才能更有效地实现。

那么什么是大单元呢?凌士彬认为:“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建立在‘学科大概念’基础上,运用群文(整本书)阅读或活动任务形式,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内容的主题化取舍和任务性优化”[3]。所以,大单元教学与以往的单篇教学是有相当大的不同的,甚至可以说,它是在不断地打破单篇课文教学的种种局限,作为单篇教学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但是,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又不能脱离具体文本的教学而使大观念、大框架、大主题如空中楼阁一般高高立起。因此,在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单篇的课文教学,就成为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蕴含在“大”中,即宏观上的整体把握,那么在此视角下的文本细读,正是微观层面的细节落实。在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需要在主题化的价值引领中走向深入,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对课文的精读和理解,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实施任务驱动也离不开精读和理解。”[4]具体文本的细读、精读是大单元教学的基础,离开了它,大单元教学就空有形式,不见真章,也无法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中的第八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导语中要求:“本单元学习,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5],那么这一单元的四篇文章,应当在“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基本的价值引领下进行具体的任务设置,以此来驱动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例如在“倾听理性的声音,开启明亮的对话”这一主题的统筹下进行《谏太宗十思疏》的深入学习,魏征劝谏的逻辑思路以及语言艺术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重点之一。

在学生对于《谏太宗十思疏》的基本内容有大致了解之后,教师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唐太宗接到《十思疏》之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不仅在诏书中承认了自己的过失,赞扬了魏征的劝谏,还把奏折放在每日读书的案头上,作为警戒。得到如此效果,你觉得魏征成功的秘诀在哪?学生的答案可能很精彩,但是也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逻辑思维。教师可以做有序的引导和整理,帮助学生从论证手法、论证思路和论证措辞等方面来细读文本,学习“开启明亮的对话”。例如从手法方面: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6]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将求木之长、欲流之远和思国之安作类比,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表面上分散了一些视线,其实是偕同路者群起而反攻,做到巧、俗、切。正反论证:固根则木长,浚源则流远,积德义则国安;如果不考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7]却希望长治久安,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过是妄想罢了。对比论证: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取天下易,守天下难;对比鲜明,形象且说理透彻,颇具说服力。排比论证:气势足,给人不容质疑、无法反驳之感。

二、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比较研读

文本是静态的,但是阅读可以是动态变化的。在大单元教学的视角下,教学必须要任务化,才能实现文本内容向课程内容的转化;注重比较,强调整合,一体化、系统性设计教学任务,正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教师进行单篇课文教学时必须要做的横向思维拓展。

比如必修下册第八单元选编了四篇文言文,分别是《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这四篇文章具体的体式各不相同,但都是说理的文言散文名篇。《谏太宗十思疏》以进言为务,强调“居安思危”,句句坦诚,字字惊心;《答司马谏议书》面对指责,逐一反驳,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阿房宫赋》铺叙渲染,托物抒情,以秦国速亡的教训,警诫后人;《六国论》总结六国破灭的缘由,借古讽今,切中时弊。四位作者在面对国家社会问题时的理性思考与理性表达,都让人感受到思维的精妙与逻辑的力量。但是深入比较,我们会发现四篇文章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如何让学生去自主发现并体会其中的差别呢?这正需要比较阅读。黄勇智、徐彩凤、张秋玲在《倾听理性的声音——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专题学习设计》中提供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师在提供相关学习资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主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展示,最后探究四篇课文说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比较中单篇文章的特点凸显出来,比如《答司马谏议书》作为一篇驳论的经典之处:高中师生都非常关注议论文的教与学,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却常常把焦点过分地集中在了立论的教学上,殊不知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常常是立中有驳、驳中有立,并且学生在初中和高一上学期分别学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与《拿来主义》,因此,知道何为驳论,也能够感受到驳论的重要性,但是却无法很好地在平时写作和生活中运用驳论。所以在《答司马谏议书》的单篇文章学习中,它作为经典的驳论文其驳论的方法与应用,应当成为教学重点之一。

三、结语

大单元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表面上是冲突对立的,好像前者否定了后者,实际上却是前者是对后者的突破和更新,而不是单一的、全盘的否定。因此,以大单元教学为方向,并不代表着撇弃单篇课文教学,而是应当使两者发挥各自的长处,在主题化的价值引领下进行文本细读,在互文视域下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1,4。

[3]凌士彬.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实现[J].教学与管理,2021,(16):44。

[4]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J].语文学习,201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43。

[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44。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设计初探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思考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自学指导设计
新高考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创新研究
指向认知结构生长的大单元教学
学科融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加强对智障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