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篇《敬畏生命》的比较解读

2021-08-22郭恩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伦理学毕淑敏同情

郭恩户

摘要:同名文章编辑在一个单元的少见,不进行比较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在比较中,提高阅读能力,在比较中深入认识敬畏生命。记住史怀泽,践行人道主义。敬畏一切动物,敬畏一切植物,做真正的人。

关键词:《敬畏生命》;比较阅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语文教程》(第二版)第六单元,编辑选编了两篇《敬畏生命》的文章。一篇是法国思想家史怀泽的,一篇是张全民的。在教材中这是很少见的情况。

在网上搜一搜,史怀泽上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之一,动物保护运动的早期倡导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先后获得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专家。

史怀泽的著作众多,横跨四大领域而且均具有极高的专业性。计有《康德的宗教哲学》(1899)、《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1906)、《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1906)、《原始森林的边缘》(1921)、《文明的哲学》(1923)、《非洲杂记》(1938)等,其生命伦理学方面的代表作则是《敬畏生命》。

张全民,可惜网上只找到了他的《敬畏生命》文章,没有其他相关资料。意外的是顺着《敬畏生命》线索,又找到了陈家忠、张晓风、毕淑敏三个人的以《敬畏生命》为题的文章。后面三个人都是作家。要说这四篇文章的共同点,那就是接地气,一般读者都可以读得懂。而不像史怀泽的《敬畏生命》,除了几句话外,就整篇而言读起来似乎有点费劲,如果大意还会有点茫然。要说我喜欢的那就是毕淑敏的《敬畏生命》。满篇的大实话。而好多人似乎更推崇张全民的《敬畏生命》。

由于史怀泽是先行者,更是领袖人物。他的《敬畏生命》是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代表作。在其他四篇文章中,似乎都可以找到史怀泽思想的影子。因此,比较张全民的和史怀泽的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找出两篇文章的異同,能给学生更多的读写知识。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生命伦理学。

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一文,解读的重点是“敬畏生命”的含义,难点是对在抗拒“诱惑”中践行的相关文字的理解。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社会理论。敬畏生命伦理学是一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新兴社会理论。即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动物和植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理解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在文中,史怀泽归纳出了要做到敬畏生命需要拒绝的诱惑,应该怎样抗拒诱惑。其实所谓的诱惑就是选择不做的那些所谓的理由。如果选择不做,就不会痛苦。如果选择不做,就不会感觉无望。如果选择不做,就不会寂寞。但是选择不做能解决动物相关的问题吗?能解决植物相关的问题吗?最终能解决人类相关的问题吗?作者主要在以理服人。在以情动人方面不是很典型。

但不知是作者的原因,还是翻译者的原因。有些文字理解起来总有点让读者的思维像卡壳的机器转不起来。例如,“还有一种诱惑:同情就是痛苦。谁亲身体验了世界的痛苦,他就不可能在人所愿意的意义上是幸福的。”结合下文,作者所指的“人所愿意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心理的趋同性。我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搞清楚的。即绝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例如,“在快乐的团体中,他会突然心不在焉。”我知道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但我不赞同作者的观点。记得鲁迅说过这样一个意思,在战斗间隙里,并不能因战友的牺牲,战士就不能吃西瓜了。怎么会同情了,就没有了幸福,而只会有痛苦呢。除非我们的周围有没完没了的需要同情的。除非我们陷入了同情之中再也出不来了。我们的生活有的只是同情。但这可能吗?相比之下,我们比古人面对的同情已经少的不能再少了。古人能有古人的幸福,而我们却不能?

张全民的《敬畏生命》一文,是打了星号的,是略读课文,或是选学课文。课文阅读理解难度不大。在读课文时,我惊呀的是作者收集材料的能力,运用材料的能力。弘一法师的叮嘱,丰子恺的劝告,史怀泽的感悟,更有作者自己的坦诚,这些材料无一不表明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如果说,这些材料感动了作者,这些材料同样也感动了我们读者。在感动中明白,在感染中怜悯,在顿悟中敬畏。

张全民、陈家忠、张晓风和毕淑敏四个人,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前有史怀泽,左右有同行,但他们仍然提笔写同一主题的文章,而且题目都是相同的。他们自信。他们有能力。当然我更佩服的是他们的使命感。为了人类文明进程,致力推动生命伦理学。

要说不同的地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定位是同行读者群。其他四人的《敬畏生命》定位是大众读者群。因此,史怀泽多说理服人,其他四人多抒情动人。

在当下人类抗击新冠病毒之际,解读这些篇文章也就另有一番特殊意义。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诺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那是在自由无望得到之时所发出的革命心声。而我们今天抗击新冠病毒,自由的限制是暂时的,却有那么多的人不能克制,不能顾全大局,真是害人害己。

多一些比较,多一些收获。在一篇一篇的阅读中,长见识学生活。在一篇一篇的阅读中,增能力积经验。

参考文献:

[1]史怀泽《敬畏生命》。

[2]张全民《敬畏生命》。

[3]毕淑敏《敬畏生命》。

[4]陈家忠《敬畏生命》。

[5]张晓风《敬畏生命》。

猜你喜欢

伦理学毕淑敏同情
阅读理解两篇
善良是颗种子
善良是颗种子
不该有的同情
Apologizing
同情
邻居眼中的毕淑敏
毕淑敏的两次放弃
第三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山东大学召开
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