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资源在课程游戏化中的有效利用
2021-08-20李华
李华
摘 要:幼儿教育是系统教育的基础,如今幼教事业发展已经越来越趋于人性化、科学化。在此前提下,幼儿园课程的开展方式也越来越面向多元化,其中的游戏化课程可以说是经典教育策略,在延续改进之际,家长资源作为幼教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与之紧密联系,充分利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家长资源;活教育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教育两个不可分割的主体,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亚于教师。目前游戏化的幼教课程在推进过程中的助力仍然相当缺乏,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参与,家长全心理解、尽力配合,才能让寓教于乐的教育初衷得以实现,才能让游戏真正融入课堂,让幼儿释放自我,健康成长。而游戏顺利实施的基础,就是要获取家长百分之百的支持,由情感到理念、行动都积极配合,充分实现家校资源的最大化融合。
一、交流感染,植入游戏化理念
课程游戏化,是教师所熟悉的教学方式,但对家长来说却不一定能全员接受,家长对教学的配合程度与其对教育理念的认同有着极大的关联。仍有不少家长认为,既然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应当让他们尽早适应系统学习。因此,第一步要争取的资源就是家长的理解,教师要用热情之心来感染家长,用专业水平来证明效用。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非常重要,一方面,校讯通、QQ群、校内网站等能起到传达通知、交流意见的作用;另一方面,面对面的交流会、教育讲座等能起到专业引导、植入理念的作用。
例如,教學《三字经》时,要求幼儿和家长一起玩卡片游戏,教师在QQ班群发布了统一的游戏要求:请家长帮助制作卡片,引导孩子实施游戏步骤,同时也欢迎家长提意见。有的家长认为太麻烦,可以统一买卡片,对此教师就耐心劝导,讲解亲自动手对幼儿加深知识印象的好处;有家长建议游戏在学校开展比较好,教师就举出亲子游戏促进孩子成长的实例,并让家长之间互相探讨“巧法”,一番交流,令家长的观念大为改观,积极行动配合。
交流是配合的基础,便捷的交流渠道能够为家长和幼儿园及时反馈信息,令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打破固定模式,让家长直观地对接课堂,开放的交流环境更为统一家校教育理念提供了空间。
二、切身体验,感受游戏化乐趣
教育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教育过程的真实体验。对家长来说,课程游戏化只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文字概念,如果让家长也能切身参与,亲历感受,那他们对理念的接受又会再深一步,在配合、辅助的行动上也会更加到位。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有必要把家长也纳入其中,可以设计一些便于实施、兴趣激发度高的亲子游戏课程,让家长融入游戏课堂,以实际的体验和成熟的眼光综合感知,体会亲子教育的乐趣,见证寓教于乐的专业和科学。
例如,在学习《各国的建筑》时,教师特别设置了别开生面的公开课。在教学了基本知识点后,教师安排了亲子游戏“我说你猜”,让家长和孩子以亲子小组的形式展开比赛,由家长按照图片提示,用语言描述建筑特点,而幼儿负责猜答案。一开始不少家长还放不开手脚,在教师“尽量夸张不要紧,肢体语言用起来”的提示下,慢慢体会到了融入感。有的家长用了和孩子在家独特的对话方式,有的家长方言脱口而出,幼儿也是信心满满,灵感不断,默契碰撞让课堂沸腾而充实。
切身所感比一切书面探究要有效得多,游戏的趣味与知识的严谨相结合,是幼儿独一无二的快乐体验渠道。家长的参与融入,令他们教育的目光终于能和孩子平视,感同身受,自然也能全心配合,全力支持。
三、创造提升,促进游戏化发展
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不仅是一个成熟的理念,更拥有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做的不只是实施,还应当努力提升,让游戏化进程更加切合幼儿的实际,更加具有个性潜力。教师看待教育的角度和家长必然有所不同,教师要启发家长的观感和思维,不仅让家长认同理念,融入参与,还要激发家长的自主创造力,给予家长创新、开发游戏化课程的机会,以让教学实施体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发散出积极、快乐的精神。具体引导中,教师要选取家长熟悉、擅长的教育内容,鼓励奇思妙想。
例如,在学习《家居安全》时,教师在家长中组织了一场有奖创新游戏征集,要求每位家长提供一个自己设计的游戏方案,围绕教学内容,从实施的便利性、实施的体验性及实施的教育高度为幼儿量身打造特别的游戏计划。开放的意见收集形式,把家长的配合意识与独到思维都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交上了不少精彩方案,有幼儿扮演安全监督者、家长扮演不懂事的孩子的角色对调游戏,也有孩子做安全播报员、家长情境演示的默契配合游戏,独创性和参与调动性都十分强。
家校互通是当今幼儿教育紧紧围绕的核心,课程游戏化是幼儿教育值得关注的优秀教育模式,二者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家长资源的融入为幼儿课程游戏化带来了丰富的生活元素,注入了无穷活力,更让幼儿在亲子关爱中以情助学,以感提升,打开了最真实的自我,收获到最快乐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王颖.有效拓展家长资源在幼儿园的运用[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12).
[2]金小静.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提高幼儿教育质量[J].知识窗(教师版),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