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边远山区茶叶产业发展思路
——基于马边茶产业的实证研究
2021-08-20毛润锦陈含韬
毛润锦,陈含韬,谢 凯,徐 冉,胥 伟,3
(1.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成都 温江 611130;2.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马边 614600;3.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温江 611130)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1]。坚持因地制宜,把握各个地区农村的差异性是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想在实现脱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与优势,实现因地制宜选择产业[2]。
茶叶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和茶区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多产茶区,每个地区栽种的茶树品种、当地的消费市场也不尽相同,精准把握每个地区的情况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3]。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2018年全省茶园面积37.4hm2,茶叶产量30.1万t,毛茶产值242亿元,综合产值726亿元,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二[4],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对于省内众多产茶县市来说,把握茶产业发展的契机,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小凉山腹地,属茶树种植生态适宜区,全县茶园总面积1.53万hm2,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8年全县有18个贫困村、1710户贫困户、7182贫困人口主要因茶叶产业脱贫,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产业脱贫最稳定、最持续的第一支撑产业。同时,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通过持续大力发展当地茶产业,取得较好的成绩。通过对马边茶产业“政府、企业及农户”3个维度的现场调研总结和分析,研发出马边彝族自治县茶叶品类,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小产区茶叶优质品牌,强盛茶叶产业,引导促进茶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1 马边县茶叶产业现状
1.1 整体发展情况
1.1.1 茶园规模 马边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茶产业是其支柱性产业之一,受到包括国家政府、行业项目、高校科研单位在内的多方支持,现阶段全县茶园总面积1.53万hm2,建成绿色、有机茶原料基地达到1.23万hm2,建成白杨槽、袁家溪、柏香等7个现代农业茶叶万亩示范区和袁家溪、柏林、小荣丁等50个千亩茶叶专业村,整体茶园面积已达到一个较大规模,未来增速将逐渐放缓。在追求总体面积的同时,高质量茶园的占比叶也在不断上升,既保证了茶产业的规模,又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助力茶产业由传统低效益型向现代化绿色高效益型的转变。
1.1.2 企业集群 在提升规模的同时,马边也在努力打造产业集群,现阶段马边已拥有龙头茶企1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70家,茶叶家庭农场4家,把打造以龙头企业、国家级合作社和示范性家庭农场为头部的茶产业综合集群做为发展目标,产业集群的经营方向实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产业链全覆盖,辐射带动全县1万hm2茶叶基地6万茶农发展,从种植、管理、采摘、加工、销售等方面为助民致富保驾护航。
1.1.3 品牌打造 马边推行“马边绿茶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商标战略,“马边绿茶”获得地理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四川省著名商标,并且通过积极组团参加茶博会等大型茶事活动进行品牌宣传,让马边茶叶品牌走出小凉山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马边绿茶”同时获得“四川公众最喜爱农业品牌20强、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川茶业最具发展潜力品牌、首届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件四川商标”等殊荣。“马边绿茶”区域品牌价值已达14.54亿元(居全国59位,四川第4位)。
1.2 龙头茶企经营情况
马边茶产业在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后,涌现出了一批龙头茶企,这些企业在产业规模上均拥有自己的茶叶基地与企业品牌,茶叶基地总面积在上千亩,企业经营规模大、自身加工处理能力强,拥有完整且机械化程度高的现代加工设备,年产值在1000~3000万元。在发展战略上,主要是从有机绿色茶叶出发,借此提高茶叶品质和产品附加值,建立高端的企业形象,从而提升销售价格,带动当地合作茶农实现增收和从旅游业出发,走茶旅融合道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推动企业发展,并带动当地农村发展,实现农户增收。但现阶段茶旅项目还尚未投入市场,相关成效仍需经历市场考验在企业定位上,大多聚焦于茶叶原料批发一块且绝大多数为独芽绿茶,在产值占比中比重大,产品种类也相对单一,销售途径与渠道较为传统。
1.3 农户经营现状
当地农户通过茶产业实现增收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将土地流转给茶企或外来承包商进行集体种植,农户从中收取土地承包费用;二是茶企在产茶季节雇佣当地劳动力从事采茶、茶园养护、茶叶加工等工作,农户通过季节性招募,为茶企工作,收获工资,收入视时间和产出而定,一般在几千元左右;三是农户自己从事茶叶生产,经营自有茶园,自己负责茶园的日常维护和采摘,后将鲜叶销售给茶企或合作社而获得收入,具体收入视茶园茶叶产出和茶叶质量而定,一般在几千到上万元之间浮动。尽管农户实现了多途径增收,但因众多农户的茶园被承包,农户一年能够收获的承包费用相对有限。经营自有茶园,因劳动力缺失是导致夏秋季鲜叶弃采的主要原因,即使在龙头茶企管理的茶园基地中也十分普遍。
2 制约马边茶叶产业发展的问题
2.1 茶叶基地缺乏统一规划,机械化程度低
马边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基本以高山茶园为主,地势崎岖,极少平地,特殊的地理因素导致各个茶叶片区基地差异较大,茶树的种植方式各有不同,部分茶园选择林茶间作,因采茶工短缺成为加快茶叶采摘向机械化转变是必然的趋势[5]。缺乏统一规划的茶园除了给统一的维护管理增加难度,更成为茶叶机械化生产的制约因素,使得马边的茶叶基地生产维护极度依赖人工,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茶叶产品缺乏响亮区域品牌,品牌知名度不高
品牌是质量、口碑的保障[6]。马边虽然拥有“马边绿茶”这一公共品牌,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推广。对于公共品牌,马边茶企更加倾向于使用自身品牌,导致一方面政府投资打造的公共品牌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另一方面企业之间众多的茶叶品牌缺乏足够的辨识度,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足够印象,进一步限制了马边茶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众多茶企要想发展零售只能锁死在马边当地,进行内部竞争,阻碍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2.3 茶产业专业从业人员较少,劳务用工流失严重
劳动力缺失不仅是困扰马边茶产业的一个问题,在采茶季,我国其他茶区也存在着“用工荒”、“用工难”等问题。制作绿茶的鲜叶多为人工采摘,这无形中升高了用工的门槛[7],再者马边的青壮年劳动力普遍会选择外出打工,外出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而产茶季节一般为3月到9月,这使得当地茶产业夏秋茶下树率低,极大浪费了当地优秀的茶叶资源。
2.4 茶叶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盈利能力有限
大部分茶企产品品种单一,主要生产的均为独芽绿茶,缺乏拓展产品种类,完善产品矩阵的计划。另一方面,当今茶叶市场突出多元化,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人群对于茶叶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单一的产品种类难以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限制了马边茶叶产品在市场中的扩张,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5 企业缺乏宣传意识,市场营销能力较差
国内市场茶企品牌众多, 但品牌竞争力不强, 市场主人翁意识不强。部分龙头企业由于机械水平低, 企业的产品、工艺较落后等原因导致品牌产业缺乏龙头企业的市场引导及示范作用, 缺乏市场创新能力, 影响了茶叶市场的拓展[8]。马边茶产业所面对的品牌问题正是国内大环境的一个缩影,缺乏响亮品牌成为了制约马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研的茶企中,大多数茶企负责人对于品牌宣传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排斥或是担忧。
茶企老板有这种想法与偏见,关键还是在于大多数马边茶企都是白手起步,从茶叶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最后实现如今的规模,他们对于茶叶生产,企业管理或许有着较多经验,但这也导致他们将自己局限在第一产业或是第一、二产业中,未能充分正视包装零售,即便部分企业负责人认识到零售才是提高企业利润的关键,也未能将其与自身品牌的宣传联系起来。
因此在马边的茶企中,品牌宣传是一件少有人会大力投入去做的事,也导致当地品牌众多,却走不出马边,困于内耗。
2.6 茶叶企业缺乏长远发展战略,高级管理人员及研发人员缺乏
许多茶企经营模式单一,仍为茶叶生产加工商,未能将企业高质量的茶园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茶园的价值。
马边县特殊的背景,导致马边茶产业长期受到来自国家、行业、高校科研单位等多方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地茶企克服了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同时却导致企业失去了技术上自身研发突破的压力,大多数企业依赖高校等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自身缺乏技术投入和相应的技术人才,致使企业产品的研发周期变长,产品不可避免的走向单一化。
3 马边茶叶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3.1 进行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
马边当地有着面积广阔的茶园,茶园分布较为集中且通常规模较大,因此在采茶季节需要大量人力从事采摘。但从表1可以看出,1985~201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年均3.52%的速度增长,大量的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这成为了大环境下采茶工普遍短缺的主要原因。
茶工短缺不仅仅是马边当地的问题,事实上浙江、江苏等多个茶叶产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9-11]。实现全机械化生产在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降本增效提高茶叶品质。要实现机械化推广,最首要的就是要实现茶园科学种植,通过统一规划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为机械化提供前提基础,同时在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上也要实现突破[12]。
3.2 加强公共品牌建设,提高茶企经营者宣传意识
马边做为少数民族彝族的聚居地,拥有着其他产茶地区所不具备的文化优势,通过深度挖掘彝族茶文化,将其与马边茶品牌融合,才能将具有马边特色的具有辨识度的茶叶品牌向外输出,提高其品牌价值和市场认知度。而品牌建设除了加强质量管控提升品牌硬实力以外,还要挖掘线上直播等宣传途径,塑造多元化品牌形象,实现线上潜在客户的变现[13]。
在提高茶企经营者的宣传意识上,要让经营者充分认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丰富营销方法,才能有效加强市场营销效果,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增大市场的影响力[14]。
3.3 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对发展战略进行及时更新
在当今社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随之产生的就是新零售概念,其强调的是将线上线下等多种优势整合起来的零售新模式。茶产业的新零售模式在2016年便已经开始起步,包括阿里巴巴天猫在内的诸多传统互联网企业都已经涉足其中。抛开茶叶电商,在智能茶饮机等新兴领域许多企业也已经开始尝试[15]。在产业升级的行业大背景下,要想实现马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从单一的原料供给商角色中走出来,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及时调整,抓住当今社会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的产品,并将传统线下销售途径同线上电商销售相结合,构建新型的品牌销售网络[16]。
3.4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茶产业做为三产融合的产业,科学技术是茶产业发展的动力源[15]。
茶企应当摆脱惯性与惰性,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提高技术占比,为产品多样化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扫清技术障碍。除了加强自身研发,企业也应加大人才引进,扩充企业人才队伍,为技术研发提供动力。政府则应该完善人才引进制度与人才培养机制,引进一批、培养一批,从而助力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创新[17]。
4 结论与展望
马边茶叶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较好规模的产业基础,在脱贫攻坚阶段立下了汗马功劳,已成为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农户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茶产业是实现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马边茶产业现阶段主要面临企业战略落后、产品结构单一、品牌建设薄弱、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是摆在政府和茶企面前的头等大事。利用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政策红利,抢占发展机遇,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挖掘马边当地优越的高山生态条件,马边茶产业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大推动力。
表1 1985~201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