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列与情境形态的编剧范式分析
——以《寻梦环游记》拉片为例

2021-08-20孙振虎

剧影月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库斯米格德拉

■孙振虎

“拉片子”是通过观摩、分析经典电影作品来实现学习编剧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不同的编剧理论、技术路线,对同一部影片进行拉片子,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拉片子也可以作为一种编剧过程的“反写”,是温习、验证所学编剧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幕法、序列法和节拍法等电影编剧理论与方法为编剧们拉片子提供了可供参照的体系。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等系列著作中倡导三幕法(Three Acts Approach),将一部电影的整体结构统分为建置、对抗、结局三部分。三幕法在欧美电影编剧界流行数十年,至今依然有大批追随者。基于三幕法发展而来的序列编剧法,倡导把一部电影的基本框架划为八个序列,每一个序列各有其相应的情节功能。序列编剧法因其更实用、更快捷、更系统,目前在全球,尤其是好莱坞,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救猫咪”编剧法发展了更加细化的“节拍”概念,其实与序列法基本相通相合,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但其节拍数量可达15 个,甚至是40个,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操作中不免有些繁复。可以说,三幕法、序列法和节拍法等电影编剧理论与方法各有其优点与不足,有各自需要改进的空间。

编剧的工作过程应视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探讨一整套系统化、实用化的编剧理论与技术路线。历时性序列设计融合共时性情境理论,可以实现情节性段落、结构性段落的协同开发。序列设计是将故事进程按幕和序列进行划分、排列,每一个序列实现其独特的张力和功能。情境理论包括时空、事件和人物关系等的处理,以及建构性的场面安排、主题呈现、人物塑造、隐喻运用等。二者融合而成的形态范式,通常可将故事进程设计为8 个序列,每一个序列根据情境形态特征,进行规定情境的设计。该范式在幕、序列、人物动机驱动、情境特征等方面的基本框架可如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寻梦环游记》(Coco,2017)通过拉片子,来温习、验证上述形态范式的编剧理论及其技术实操。《寻梦环游记》(以下简称:《寻》)在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方面获奖无数,无须赘述。作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电影作品,是否可以从中看出通用的编剧范式,在相应的情节序列都具有明显的情境形态特征呢?

第一幕 建置性情境建构

第一幕的功能主要是建置,包括建立和展示人物所处的“世界”、人物的日常生活现状、人物的问题与困境,设置引发情境,给出人物想要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行动,从而建置起全剧的主悬念。

序列1,展示“问题”:人物展示现状和内心困境,并遭遇引发情境。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相应、独特的虚构世界。在电影的开场部分,需要给予相应的介绍,让观众理解人物所在世界的运转模式。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人物的日常、现状从某些细节反映出人物的某种“问题”。人物的问题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但都在人物的内心形成“困境”。因而,人物的日常、现状并不是漫不经心、漫无边际地展示,而是要构建具有决定性的场面,给出预示,并对后面的某些情节形成铺垫。在这个序列的结束之处,通常是一个引发情境,也被称为“催化剂”或“攻击点”。主人公所处情境中的时空环境、事件和人物关系等,遭遇到打破,从而打乱了主人公的现状,促使主人公要面对自身的问题。这个引发情境将促使人物考虑是否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形成后续叙事的悬念结构。

《寻》从亡灵节祭台画面开场,以小男孩米格(Miguel)的口吻讲述家族背景故事:太奶奶(Coco)的爸爸为音乐抛妻弃子,妈妈靠做鞋养活家人,从此整个家族以做鞋为业,完全排斥音乐。然而,米格偏偏是个极其热爱音乐的孩子,想要成为和本地的歌神德拉库斯一样的人。米格的困境在于,自己痴迷于音乐,却得不到家人理解,只好深藏不露。米格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亡灵节才艺大赛。引发情境被建置:米格想像当年的歌神一样通过参加表演而成名,但遭到反对。米格在梦想和家庭之间不得不面对两难抉择的问题。

序列2,展开“辩论”:人物形成动机要解决出现的问题。主人公面对“问题”,想要去解决,但是不得不考虑可能出现的困境和艰难。主人公明白自己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问题,但通过一层一层的辩论,清晰了自己的野心、欲望,从而做出决定一定要解决“问题”。于是,人物的决定建置起来,随后采取行动。这个序列通常结束在主人公明确而坚定的决定动作,有时用语言说明,有时用某个动作呈现。全剧的主要悬念也建置起来,通用句式可以是:人物可以解决问题吗?接下来的情节、情境建构即围绕这个主要悬念展开。

《寻》中,米格在自己的秘密基地看德拉库斯表演的录像带,自我辩论到底要不要去参加才艺比赛。在录像带中人物台词的启发下,米格渐渐下决心要偷偷参加比赛。可是米格外出被家人发现,被告知要让他学做鞋。当米格从打破的相框中发现照片隐藏的部分,以为德拉库斯是自己高祖父,决定再次明确。可是家人漠不关心,奶奶还摔烂了吉他。米格选择离家出走。全剧主要悬念从而建置起来:米格会坚定地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吗?为了参加比赛,米格不得不想办法找到一把吉他。米格想到去偷德拉库斯的吉他,却意外成为特殊的亡灵。

第二幕 对抗性情境建构

主人公面对困境、问题展开抗争,付出了努力,推进了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内心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人物的努力和面对的障碍都在提升,分别迎来中点高潮和本幕结尾处的次高潮。“对抗”通常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结构上要占据一半以上的篇幅,至少要占到四个序列。

序列3,做出准备:人物希望找到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主人公决心要解决问题,通常选择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而为了故事更好看,编剧则通常会在情节中逐一破坏掉那些能让人物实现目标的简单办法,把人物推向更深、更难的困境。人物要采取具有训练特征的准备,从身体上、心理上、各种外部条件等方面,做出并不完全积极的应对。因而,这个序列的叙事具有一定的游戏性。本序列的结束通常是一个决定性场面:人物需要明白自己要更加努力、更加积极、更加持久地面对问题。主人公在这个序列要被“锁”进情节之中。作为调剂,在这个序列中通常会突出某位次要人物的故事,也被称为次要情节或B故事。

《寻》中,米格变成亡灵,见到了故去的家人,并一起进入亡灵世界。家人可以帮助米格回到人类世界,但伊梅尔达的祝福加上了不允许米格碰音乐的条件。米格为了音乐,再次拿起吉他,又返回到亡灵世界。其余家人因为伊梅尔达的威严,都不敢给米格祝福。这给米格造成了更深、更难的困境。在序列结束处,米格想到要得到德拉斯库的祝福,于是和埃克特达成合作,踏上寻找德拉库斯的冒险之路。B 故事是对埃克特、伊梅尔达的分别展示。

序列4,尝试解决:人物付出重大努力尝试解决”但陷入僵局。主人公为了解决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并没有都凑效,所以需要想出更有效力的办法。人物于是付出重大努力尝试解决之前的老问题,从而制造出了中点高潮。这个高潮通常会与后面的翻转形成呼应。但是人物没有实现目标,反而被带入更深、更大的危难之中,把故事带向全新的、复杂的向度。人物的问题和内心的困境完全暴露出来,等到后面人物发生变化、出现逆转时,才能强化悬念感和戏剧性。

《寻》中,埃克特原本说可以直接带米格去德拉斯库彩排节目的地方,但是并没有见到他本人。米格帮助弗里达想出舞台创意,从而得知德拉斯库的真正所在地,但只有赢得才艺比赛才能得到通行证。埃克特帮助米格找来吉他,鼓励、指导米格参加才艺比赛。中点高潮是米格在比赛中风光无两。但是,伊梅尔达寻找过来,米格只好再次逃走。米格如愿以偿实现了登台演出,并且展示了非同凡响的音乐天赋。但是,米格内心的恐惧也得到强化:需要及时找到德拉斯库并得到祝福,否则便会成为真正的亡灵。

序列5,面对新问题:人物不得不面对新出现的问题。主人公曾经付出过重大努力但没有成功,于是需要休整,从而再卷土重来。因而,在这个序列中常常会设计浪漫场景,通常被称为“烛光晚餐”,给人物,当然也给观众,留出歇息的时间。真正的“坏人”会在这一序列显露面目,并且进入主要情节中给人物制造障碍。不过,人物通常重新想到了实现目标的新办法,并且设想了新的计划。但是从人物所处的情境来说,风险越大,人物将要付出的代价越高。在这个序列中通常会再次安排次要情节或B故事。

《寻》中,米格在一支乐队的帮助下,只身进入德拉库斯所在的会场。受影片启发,米格用唱歌引起德拉库斯的关注,于是二位相认为亲属。米格和德拉库斯一起度过了一段看似美好的时光。米格还不知道在这个序列出现的德拉库斯,真面目是多么险恶。作为次要情节,埃克特易容成弗里达也混入会场,并找到了米格,从而见到了德拉库斯。埃克特在米格的启发下,揭开了当年自己死亡,其实是被搭档德拉库斯投了毒。埃克特说出真相,却遭到绑架。德拉斯库给米格祝福,然而并没有作用,证明了德拉库斯的确不是米格的家人。米格仍然无法回到人间。

序列6,陷入绝望:人物尝试解决新问题但一败涂地,陷入“灵魂暗夜”。主人公实施新办法、新计划,做了大胆的尝试,并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但是主人公却要败到一无所有,甚至要达到众叛亲离的境地,遭受灵魂上的“至暗时刻”。因强烈的内心冲突然而形成的次高潮,往往具有相当的戏剧性。在这个序列结束前,新的引发情境会促使主人公再次做出明确而坚定的决定动作,将情节导向最终的解决。

《寻》中,埃克特、米格先后被扔入水洞。米格拿出照片,意外确认埃克特才是Coco的父亲。埃克特诉说对女儿的思念,说明歌曲Remember Me 其实是为女儿所写。埃克特即将彻底消失,而米格也即将变成亡灵。回到人间的希望破灭,家人不知所踪,米格失去了音乐和家庭,无比后悔自己之前的行为,陷入绝望。不过,幸好伊梅尔达找过来,救出米格和埃克特。米格明白,只要找回照片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一家人团结一致要对付德拉库斯。

第三幕 结局性情境建构

结局并不意味着主人公的问题被轻松解决。主人公已经明确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阻止“坏人”并“拯救世界”。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一波三折。

序列7,看到新希望:人物发现新机会,看到新希望。“坏人”得到帮手或者有了更加厉害的工具而变得更加强大。“坏人”未必真的“坏”,关键在于对主人公的目标构成障碍。“坏人”未必是一个人,也可能是某种力量。但是主人公还是要稍做准备即直面“坏人”,却眼看再次失败。然而,这样的处理通常被称为“虚假结局”。主人公会直面自己的问题和内心困境,而凭借一个逆转,进入真正的解决。主人公发生重大转变,而其他人物也相应地都发生变化。

《寻》中,一家人分工围堵德拉库斯,终于被伊梅尔达拿到照片。正当伊梅尔达要无条件让米格回到人间,米格却被德拉库斯抓走丢下摩天大楼。在这个“虚假结局”中,米格眼看还是要真的死去。不过,米格意外被救。而直播的摄像机向公众揭开了德拉库斯的真面目,也见证了德拉库斯被钟再次砸死。太阳即将升起,米格终于返回人间。

序列8,真正解决:人物彻底解决了所有问题。主人公迎来问题真正的解决,故事真正进入结局。主人公的目标得到实现或者被放弃,主人公都得到应有的补偿,并对故事的主题给出呼应。

《寻》中,米格拿着吉他冲回家中见到了昏昏沉沉的Coco。米格想到用埃克特创作的歌曲Remember Me 唤醒她。Coco拿出照片缺失的部分,果然是埃克特。终于,大家的努力得到了相应的报偿:故去的一家人的照片终于全摆上灵台,家里重新充满音乐。又一年亡灵节,亡灵们沿着花瓣铺成的路再次回家团聚,一起在院子里载歌载舞,呼应开场画面和主题。

综上所述,影片《寻》随着情节和结构的发展,各序列容纳不同特征的情节点,表现出各序列的典型情境形态特征。人物处于规定情境中,形成该情境中的动机、决定,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驱动情节向前发展。“情境—动机—动作”的因果逻辑决定了故事怎么开始、如何结束。人物对于内心目标的努力,推动故事的走向,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行动及其发展,是情节的外在构成形式;促成人物行动的动机及其发展变化,则是情节潜在的动力。情节由运动的情境汇成。具有内在逻辑的序列及其情境运动决定了情节的进程。在情境形态范式中,每一个序列都根据不同情境形态特征的要求,生成内在的情节点标记。当然,编剧范式的观念正如“杯子”概念,在实践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杯子的形态、所装入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

猜你喜欢

库斯米格德拉
珠唾集
我是草莓
库斯途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成长小说视野下的《安第斯山脉的秘密》
叙政府军收复德拉市
深藏不露
俄罗斯将用米格—35替代现役米格—29战斗机
彩图吧
玻璃蛋中的那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