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视域下教育实证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2021-08-19阮青青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8期
关键词:统计分析数据实证研究

阮青青

【摘   要】一线学校和教师基于自身的教学和实践成果,积极进行相关的研究。但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和教师善于总结经验,较少开展实证研究。对此,研究人员选取了2017~2019年杭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科研的部分优秀成果报告,从大数据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对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据;实证研究;成果报告;统计分析

一线学校和教师基于自身的教学和实践成果,进行相关的研究,这对于积累经验、推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基础教育领域,学校和教师善于总结经验,但较少开展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教育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转折点,它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教育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两者各有优点。其中,定性研究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定量研究则能够对事物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和测量,以数据为主要资料。一线学校和教师比较擅长使用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定性研究的方法,较少开展实验、问卷调查等定量研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混合研究的提倡,教师有必要在研究中增加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加强基于数据的教育实证研究,以此提高学校和教师教科研的质量。

浙江省杭州市的中小学及幼儿园一直致力于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去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在逐年加强。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近几年(2017~2019年)杭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科研优秀成果报告的分析,以了解学校和教师开展基于数据的教育实证研究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以期为一线教师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审的2017~2019年杭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报告(综合类)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从中随机抽取135项课题报告(每年45项)为研究样本,样本量占报告总数的19%。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即只在文本内容明确显示运用某种定量研究方法时才作一次数据计算,以此统计各研究方法出现的频次和百分比。

根据已有文献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划分,结合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的特点,本研究分析框架如表1。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从整体上看,三年中,每年都有超过91%的课题至少使用了一种研究方法,其中2017年最高,达到95.6%;三年的平均值为93.3%,各年度之间无明显差异,具体如表2。

(二)各研究方法使用频率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135项课题中出现了7种基于数据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总数达282频次。各研究方法的使用频率有明显差异,可以分为高频次和低频次。高频次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低频次方法包括结构性观察法、测量法、大数据和内容分析法,具体如表3。

(三)单个课题使用定量方法的数量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单个课题使用一种定量研究方法的比例最高(28.9%),单个课题使用两种定量研究方法的比例排第二(26.7%),单个课题使用三种定量研究方法的比例排第三(23.7%),零方法(6.7%)或者多方法(四种方法的占11.9%、五种方法的占2.2%)的相对较少,具体如表4。在实际研究中,方法的多少是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决定的。从统计数据可知,当前一线学校开展课题研究以选择1~3种定量方法为主。

三、反思与建议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已有使用定量方法的意识,但缺乏科学性

统计显示,只有6.7%的课题没有使用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这说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已经意识到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于课题研究的重要性。然而,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研究者发现许多论文都存在着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不匹配的现象,课题研究在方法的选择上缺乏科学性,研究设计不够规范。

总體而言,学校和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形式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课题在研究前需要研究设计,论文则以经验总结为主。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托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规范的研究设计。然而,文本内容显示,课题研究设计有其形式,但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研究问题分析、研究目标制定、研究内容设计与研究方法的选择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方法脱离问题与内容,缺乏针对性。事实上,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特点与功能,有适合的应用情境与范围。教师在选择方法时不可随意。另外,文本中对研究方法的设计与操作也鲜有规范阐述。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的关注。

2.研究方法的使用不够规范

从数量上看,研究样本的135项课题中,只有9项未使用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然而,文本显示作者存在方法使用不够规范的问题。比如程序不严谨的问题,表现为自编问卷,缺乏信度和效度的檢验等;比如数据处理方法不科学的问题,表现在实验中开展的前测和后测数据对比,需要用统计方法进行,而不应直接用原始数据去说明实验的有效性。

3.因果分析较为牵强,研究逻辑缺乏严谨性

阐述研究成效是课题研究中的重要一环,任何课题都不能回避。判断一个课题研究是否有成效需要依靠严谨的研究设计,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去监测研究效果。通过对成果报告的分析,笔者发现,多篇报告存在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之间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现象,即根据研究内容无法推断出现有的研究结果。比如课题组会统计分析学校、教师、学生等所获得的荣誉和成绩,以此表明课题研究所获得的成效。然而,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荣誉和成绩与研究内容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课题组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监测研究成效,以致阐述的研究成效无法令人信服。

(二)改进建议

1.加强研究设计的严谨性,提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匹配度

实证研究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证据,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要接受科学的检验。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向教师传递实证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一线学校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同样需要基于事实和证据,而不是仅仅凭借日常经验。因此,在做研究前,研究团队需要有严谨缜密的研究设计,使用相应的研究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对研究方法的设计与操作进行说明。课题研究人员要了解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与适用范围,在分析研究问题、制定研究目标与设计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功能选择与课题匹配的研究方法。

2.提高方法应用的规范性

课题研究人员要掌握研究方法的操作程序、实施步骤,数据资料的处理方式、分析手段,加强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应用的规范性。虽然一线教师在职前都学习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但从现状看,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还需加强对他们进行的培训,使他们获得系统的方法训练并将其准确应用到教育科研实践中。

3.厘清研究逻辑,明确因果关系

课题研究中,研究问题的分析、研究目标的制定、研究内容的设计、研究成效的表达和研究结论的得出应具备逻辑性和一致性。研究人员应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实施研究内容、检验研究成效,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效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成效的表达应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应牵强附会。

总体而言,在教育领域,实证研究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一线学校和教师引起关注。只有脚踏实地,使用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规律,才能做出经得起检验的研究,为一线教学的发展赋能。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10003)

猜你喜欢

统计分析数据实证研究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SPSS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