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初探

2021-08-19张艳华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阅读教学探究

【摘要】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过多关注语篇中语言知识点的教学,缺少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探究。主题意义探究视角下的阅读教学,不仅带来了阅读教学的理念更新,而且为学生阅读提供主题意义紧密联系的语境,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本文阐述了主题意义探究视角下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主题意义阅读教学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主题意义;探究;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张艳华,常州经开区初级中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对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课标对目前英语教学发展提出了新方向。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将阅读教学视为单纯的灌输语言,一味地理解成学生知道生词与语法的内涵,可以将文章读懂就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就算完成任务,并不注重学生在主题、结构与文化等领域的学习,很难原汁原味地将文本意图传授给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要求教师认识到以往教学方式当中存在的不足,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创设主题意义语境,逐步完善阅读教学模式,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同时促成学科育人目标的实现。本文以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 Reading“The story of Xi Wang”为例探究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及思维品质,锻炼思维,促进多元发展。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理论背景

《课标》提出了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以及英语学习活动观。具体而言,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并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促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语言的学习不能独立研究词汇、语法,应该把具体的学习要素统整在语篇之中进行教学和锻炼。阅读是全部感情与语言的来源,通过阅读这个综合的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还可以推动学生切实达到知识的迁移,使得学生对于语言的把握与认知都能够得到切实的提升。针对英语阅读而言,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亦或是大量的词语,掌握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打破以往将学习英语与学习英语词汇等同的错误认知。依托主题阅读教学的切实开展,可以充分改变学生以往阅读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但能够增强他们的知识储备,拓宽其视野,还能够使得其在科学方式的指引之下,获得大量完备的阅读策略,确保其阅读学习提质增效,提升英语阅读的积极性。

三、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主题意义探究不够深入。普通英语高中课程标准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基于主题意义构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主题语境下建构阅读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背景。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英语教师过于关注对语篇中语言知识点的教学。还有些英语教师在语篇主题意义探究时,只关注语篇中的主旨大意,研究还不够深入,并未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主题意义和内涵。

2.文本解读缺乏背景文化知识。有些英语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并未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积累的相关背景知识与语篇中的信息相结合,而是将自己理解的主題意义直接在课堂中呈现给学生,从而导致“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未能较好地达成。

3.教师重视程度低。很多老师对于新课标中主题意义并不是很了解,阅读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同时在阅读教学课中缺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的意识。主题意义视角下的阅读课堂,教师缺乏对自我课堂的改进和反思,甚至对主题意义探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四、主题意义探究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在语篇的主题语境基础上,挖掘和分析语篇内容,最后服务于阅读教学目标。先挖掘主题意义,再分析语篇内容的语言、结构、逻辑,根据学生认知逻辑,设计由浅到深的教学目标,从学习理解到迁移创新。接下来便以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 Reading “The story of Xi Wang”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主题意义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1.挖掘文化背景,创设语境,紧扣主题意义。《课标》包括三大语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三大语境为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主题范围。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语境进行细化,针对牛津教材的教学并同时用来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候,依据牛津英语教材的单元主题内容,依据《课标》内容六要素:主题意义、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链接与单元相关的文本,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本单元主题是保护野生动物,语篇是“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的“人与动植物”话题。本课语篇主题为“保护大熊猫”。语篇讲述大熊猫希望的故事,了解大熊猫生长故事,从而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语篇,挖掘主题意义,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2.梳理文章主线,理解语篇,展开主题意义。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主题意义,解决What的问题。围绕主题语境和话题是“Protecting wild animals”,本节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创设语境,了解熊猫成长的过程、面临的问题和我国所进行的努力;基于国际组织将大熊猫降级的背景,结合课文内容,就“国内熊猫保护是否降级”这一话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原因,并尝试写一封信说服他人;通过对“国宝熊猫保护是否降级”的小组讨论和师生回答,掌握用数据、事实支持观点的方法,提升论证过程的思维品质;从更多角度理解熊猫保护的内涵和意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其次,我们开始梳理文本结构和语言,解决How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并回答以下问题:

Q1: What do pandas face in the wild now?

Q2: Do you know what the serious problems are with the baby pandas?

Q3: Why do baby pandas die when they are young?

【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列出思考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熊猫的基本信息,为后续讨论储备知识。

3.分析内涵价值,巩固语篇,深化主题意义。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的时候,除对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及时进行检查外,还要对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渗透重视起来,通过特定阅读语境让学生们有好的情感体验,对文章内涵有更深刻的认知,这样主题阅读效果才会更明显。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与主题阅读有关的各种探究活动,通过学习互动让学生之间进行探讨,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自由抒发个人情感,培养学生品格。

【设计意图】:学生应从感性到理性,对提出的观点进行梳理、聚焦,寻找论据,学生如何在论证中“有理有据”,为后续完成课堂活动“写一封信”做准备。学生在小组讨论探究中,再次回归课文,研读、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

4.引导学生探究,创新迁移,提升主题意义。在主题意义阅读背景下,读后的活动设计应依托教材且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不断对语篇及其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重新建构新概念,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本节阅读课,读后环节,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发散思维,提出不同的思考,决定自己的观点,同时设计表格让学生完成:

【设计意图】:教师给出课堂活动的内容,学生自主讨论,按照所学的内容和自我观点,创新迁移,培养高阶思维,形成这封信的提纲。

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口头表达或者画语篇的思维导图来进行总结,实现阅读文本的“输出”。

5.拓展课外阅读,学思结合,提升主题意义。在刚开始接触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采用导入的方式确保教学材料的合理运用,以此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恰当地补充一些其他的英语素材,确保初中生的语言能力能够逐步发展。同时在拟定主题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英语的内容进行难度系数的区分,确保每一位初中生在进行阅读时,都能够在轻松和愉快的状态下获得知识,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领悟文本的主题意义。

五、思考与建议

在具体实践应用过程中,通过主题阅读可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在组织语篇、词汇量、思想表达以及语言准确等方面进步也相当显著。需要指出的是,在多篇阅读基础上学生可主动进行思辨或分析,利用阅读提升思维深度,当然教师在应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时还有很多反思之处,如: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围绕文章的语境和主题,教师应该在阅读中加强学生体验和激发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正确处理好好语言知识学习和主题意义探究的关系等。

教师要提升专业能力。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对教师个人专业水准要求相当高,尤其在资料寻找时需要跨越不同教材,倘若教师平时阅读量不够,将无法积累充足的阅读材料,无法给学生提供贴近主题语境的阅读素材。

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在导读、解读文本、编写阅读教材以及阅读选材方面,这种新的阅读模式将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因此,要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力量,提升合作意识,将庞大的工作量尽可能分给更多个人,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受益。

六、结语

在英语教育实践过程当中,需要将主题意义作为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也需要通过情境创设以及其他的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上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互动游戏,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运用英语语言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初中英语教师还需要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況拓展更多的阅读主题,组织不同的阅读活动,以此来提升主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勇.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主题语境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9):37-41.

[3]郑怀宇.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7):69-71.

[4]张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建议[J].学周刊,2019(31):114.

[5]郗朋.基于深层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112.

[6]聂艳华.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英语阅读主题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68.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阅读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