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研究
2021-08-19李华王剑峰
李华 王剑峰
【摘要】为全面了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本文梳理了过去几年国内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主要就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者们已经就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法和较宏观的实施路径。但是,具体实施方案和单元主题结合不够紧密,没有达到潜移默化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鉴于此,本文阐述大学英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潜移默化
【作者简介】李华(1980-),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工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等;王剑峰,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往往“两张皮”,不能融会贯通。如今的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华丽转身——所有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了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在“课程思政”大方针的引领下,如何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已然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随着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课程思政”概念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很快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学者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一部分学者主要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刘晓阳(2018)提出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主要路径包括: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中国文化素养、完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融合等。孔标(2020)通过阐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课程设置和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同向同行,发挥协同互补的作用。一部分学者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法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薛飞(2020)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构建意识,将主题式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可以作为“课程思政”实现的一种尝试。
研究表明,学者们已经就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法和较宏观的实施路径。但是,具体实施方案和单元主题结合不够紧密,没有达到潜移默化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鉴于此,本文阐述大学英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在国家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程教学。
成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致力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共同制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其二,鼓励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打磨出精品课件运用于教学实践; 其三,鼓励教学团队成员积极申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课题,在该项目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并把教学实践凝练成理论成果,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1)学情分析及教学预判。我们的教学对象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大部分学生有一定英语基础,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整体语言表达能力尚待提高。
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五单元“飞行先驱”导入课为例。学生对关于万户飞天、霍华德·休斯和云杉鹅的建造、达·芬奇的设计3个阅读文段中所涉及的信息有所了解,但是学生对于本课所涉及的航天知识及万户、霍华德·休斯、达·芬奇未能实现飞行梦的原因等相關信息了解不多,学生需要更多信息支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综合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为语言输出活动做准备。
针对我校大部分学生有一定英语基础,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情,我们把教学视频中的英语配音语速分为慢速(万户飞天)、标准语速(霍华德·休斯和云杉鹅的建造)和较快语速(达·芬奇的设计),基础稍弱的学生学习万户飞天的视频,基础中等的学生学习休斯和云杉鹅的视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达·芬奇的视频。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视频内容理解,前期我们专门为视频配上字幕供学生课前学习。
此外,我校大学英语课,每个班平均人数为40人,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教师在课前会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组,分别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每组各个成员把各自完成的课前任务在组内展示。这种分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讨论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2)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通过“飞行先驱”导入课的教学,教师拟实现知识、能力以及育人目标,即,学生能识别航天相关词汇的音、形、义;能按时间顺序讲述中国航天史重要事件并阐述中国航天精神;能读懂万户、休斯和达·芬奇的英语生平事迹;能通过课前视频学习以及相关信息的查找,课上讨论万户、休斯和达·芬奇的飞行梦对人类航天史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培养思辨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写作任务,写出中国特色的航天故事,培养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航天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自己的中国梦。
(3)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各个环节。在“飞行先驱”导入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围绕航天精神的单元主题,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具体包括:课前视频学习以及相关信息的查找,课中小组活动及绘制思维导图,课后合作完成写作任务等。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如课前学生在2020中国航天日视频学习中,能够体会奋发向上、勇敢进取的中国航天精神;学生自主学习万户、休斯和达·芬奇的视频,能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外国科学发展,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意识;课上以万户、休斯和达·芬奇的失败原因分析为核心,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来总结经验和教训,正确看待历史,培养思辨能力;课后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和合作完成写作任务,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升其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中国航天精神,强调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中国梦。
(4)课堂评价。根据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结果,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①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各小组的组内汇报及思维导图制作情况给出小组评分。
②生生互评:小组成员依照内容、语言、逻辑三个维度进行评定,以100分为满分,内容占40%,语言占30%,逻辑占30%。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③学生自评:学完本课,你了解了哪些航天知识?你认识了哪些航天英雄?你有什么梦想?你具备实现梦想的勇气吗?……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5)教学反思。①研读理论,指导教学。在PBL教学理论及“课程思政”教学方针的指导下,教学设计各部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形成一个闭环。
②依据学情,因材施教。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任务内容体现认知层级递进,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逐渐过渡。
③灵活分组,积极参与。勇于打破固定分组模式,灵活分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讨论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④挖掘思政元素,育人目标先行。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强化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中国梦。
三、结语
本单元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单元主题结合紧密,教师围绕着“树立中国梦”这一育人目标设计思政教育活动,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因此,在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时不能生搬硬套,应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单元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孔标.“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實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20(3):179-182.
[2]刘晓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5):126-128.
[3]薛飞.以主题式教学法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初探——以Dinner at Joanne's为例[J].英语广场,2020(1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