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19曾庆潮蔡林青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初中英语应用

曾庆潮 蔡林青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有了良好的兴趣,教学活动将变得自然而精彩。本文以游戏教学理论为依据,在对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后,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一节阅读课为例,对初中英语教学游戏的设置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初中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初中英语;应用

【作者简介】曾庆潮,蔡林青,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部分的学生,他们的反应力和记忆力都毫不逊色于其他学习。然而,他们的英语学习却难有一定的起色,很多时候都是老师推一下他就动一动。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这种被推着走的学习方式。更有甚者,在长期“拉锯战”的被动接受下,他们渐渐变成了老师眼中的“钉子户”。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他们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实,初中阶段的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对英语课堂游戏容易产生兴趣,因为英语课堂游戏把原本枯燥、机械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充满激情与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林崇德,候山潜,1983)

游戏教学是情景教学的一种形式,它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崔洪兵,1993)。笔者在教授课文“Troubles”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尝试结合教材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游戏教学方法。

二、案例展示与剖析

1.材料背景。课文“Troubles” 是牛津英语广州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谈论“生活当中的麻烦事”,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日常生活话题。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阅读材料讲述的是一个学生如何运用急救常识,处理在上学途中碰到突发事件的故事。本故事与上一课时Reading A里的故事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引入会较为自然。同时,也可以这一课的内容作为载体,巩固和操练上一课所讲授的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为Language 部分动词的过去式讲解作铺垫,起到很好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策略。本课阅读中,教师通过形象的图片分析,以及适当地引入游戏教学设计,让学生学会运用“鉴别故事中的要素(Identifying story element)”这一阅读策略,简单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多种游戏形式的阅读任务,指导学生进一步巩固、运用已学的阅读理解策略与技巧,培养一些阅读微技能。

3.教學过程。第一步:导入。首先,我们以free talk 的形式,以小组竞答的游戏方式回答问题“ How do you usually do with troubles?” 并引入阅读主题。

游戏设计一:“你追我赶” 。在回答方式上,我们采取了必答题的游戏方法,就是每组经过一定时间的讨论,轮流回答问题,直到最后出现答不上的组为止,其他组为胜方。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为下一阶段教学作铺垫。

第二步:故事呈现。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在同伴讨论基础上完成以下几幅图片的顺序排列。

游戏设计二:“谁是挑战者”。  最快且准确排列出上面图片顺序的小组为胜出者,该小组加1分,同时,其余各小组要扣掉1分。相反,如果挑战的小组答错,那么,该小组扣1分,其余各小组加1分。由于该游戏的区分度比较大,所以会比较刺激。如果上一个环节没能很好地调动气氛,那么,这个游戏就能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第三: 阅读能力培养。在以上两个环节的游戏热身过后,学生的学习兴奋度已经开始提高。我们就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文的学习上,在这一环节,我们采取了快速阅读的策略,让学生以最快的阅读速度浏览全文,然后回答True/ False 的问题。

Read these statements about the story and write T or F.

Chen Yu went to bed early last night.

Chen Yu didn't finish the science project.

Chen Yu went to school by bus.

It is very warm in the morning.

Chen Yu saw Mrs Li fall down on the road.

Chen Yu went to help Mrs Li at once.

He rode to school sadly at last.

游戏设计三 :“ABC分层大比拼”。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提问对象进行强调(A组除了说出答案,还要会读、会改、会找答案线索、会翻译;B组要求会读、会改、会找答案线索;C组只要求会读,会改),答对者加分。

经过了前三轮的铺垫,学生对课文概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是培养学生搜索文章细节的能力以及通过填词感知课文重点。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

Task 1:Read the story below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When did Chen Yu wake up in the morning?

2. Why did Chen Yu leave home in a hurry?

3. What happened to Mrs Li?

4. What did Chen Yu do to help Mrs Li?

5. What do you think of Chen Yu? Is he a helpful boy?

Task 2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Chen Yu________________up late to work on his science project last night, but he didn't complete it. He must hand it in today. So he got up early this morning. He________________to school quickly to finish it before class. On his way, he saw an old lady

over and________________her leg. He________________to help her, but he didn't have time. But he felt________________not to help her. He________________hard and had an idea. He                     an ambulance for Mrs Li. When the ambulance came________________, ChenYu rode to school________________.

游戏设计四   :“组间大PK”。  每一个小组(由目前得分低到高排列,最低分小组先问最高分的小组)问对方小组的某一个成员某一个问题。对方答对了,对方加分;对方答错了,提问组加分。这样,很多小组就会挑选对方基础较弱的同学回答。经过前两轮的回答,大部分尖子生已经对课文有较好的理解。这一环节的问题难度不大,主要是提高后进生的基础,让他们有“跳一跳,摘苹果的感觉”。同时,通过这个游戏,给后进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第四步:拓展能力。老师把前面排列好的图片再次展示出来,让学生借助图片以及个别提示单词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游戏设计五 : “故事接龙”。  每个小组用英语按照故事的发展说一个句子接龙,直到故事说完为止,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不能重复回答问题,这样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

接着,是语言点的讲解。笔者罗列了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短语和举行进行讲解,然后是中英互译以及完成句子的练习。

游戲设计六  :“我的代表作” 。  每个小组经讨论后,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答案交到老师手上,由老师进行当场批改。错误最多的组不能得分,其他组各得1分。

第五步:总结。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老师对本课的故事作一个简要的总结,让学生自由发言,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处理生活琐事的能力。于是,本堂课就在学生畅所欲言的融洽气氛中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三、案例剖析与反思

杜威曾说:“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笔者在处理本文过程中,通过情景的创设以及多种游戏的设置,让学生先降低对阅读的恐惧心理,进而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以及阅读技能的学习。由此可见,游戏教学是提高他们阅读兴趣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由于这是一篇关于生活琐事的文章,故事具有很好的普遍性、完整性、知识性和教育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游戏安排也正是对应着这几个特点而产生的。

第一,普遍性。例如上课迟到、忘记做作业等是学生中所出现的。所以笔者设计了一些关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来作为warming-up。如:Did you meet any troubles in your daily life? When you get up late in the morning, what will happen?这个时候,通过必答题给学生们先“推一把”,让他们大胆地走出来,从而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共鸣。

第二,完整性。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老师事先设计了6幅漫画,由它来串联起各个环节的课文讲解。首先,老师把这6幅画的顺序打乱,让学生在没有阅读课文之前,尝试着把它们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选出串联成功的小组。事实证明,这个游戏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一部分学生先打破之前warming up部分沉闷的课堂气氛。之后的fast reading 和Ture or False 以及后面的retelling部分都是利用这几幅图作为引导。通过“你追我赶”“ABC分层大比拼”“谁是挑战者”“组间大PK”“故事接龙”等游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充分得到参与和展示的机会。

第三,知识性。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过去式的理解和运用得到一定的提高。通过“我的代表作”游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以“个人做题—小组讨论—老师总结”的递进模式,引起每一个学生的关注。

第四,教育性。这个故事对于提高学生处理生活矛盾的能力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所以,在最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自由回答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反思所学,各抒己见,提高大家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结语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快乐和自信,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热情,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地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侯山潜.中学生心理与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2]崔洪兵.积极创设英语情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3(5):47.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初中英语应用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