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常痤疮中医外治用药规律的统计学研究

2021-08-19蔺莉闫小宁李文彬赵一丁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用药规律关联规则聚类分析

蔺莉 闫小宁 李文彬 赵一丁

[摘要]目的:研究尋常痤疮中医药外治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CNKI) 、万方(Wang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查找20年间所报道的寻常痤疮外治方药相关文献,利用 Excel 建立方药数据库,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剂和中药名称的规范,应用SPSS22.0、SPSS Modeler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29篇,所含方剂163首,共有药物179味,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为主;累计频数1 193次,其中32味高频药物频次占总比65%,高频药物可分为4个聚类方,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得出13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后以丹参→黄连的支持度最高,达19.53%。 结论:寻常痤疮从血分辨证论治,中医外治原则以清热解表、活血化瘀为主,同时辅以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关键词]寻常痤疮;中医外治;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07-0111-04

Study on the Ru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cne Vulgaris Based on Literature Mining

LIN Li1,YAN Xiao-ning2 ,LI Wen-bin2,ZHAO Yi-ding2

(1.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Shaanxi,China; 2.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Shaanx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 710003,Shaanx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pati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cne vulgaris. Methods Search the 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CNKI), WanFang, Vip, and 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 to find the literatures related to external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reported in the 20 years from 2000 to 2019, and use Excel establishes a prescription medicine database, standardizes the prescriptions and na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collected data, and uses SPSS 20.0 and SPSS Modeler to perform frequency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nd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Results  As a result, there were 129 articles that met the requirements, containing 163 prescriptions, with a total of 179 flavors, mainly heat-clearing drugs,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drugs, and anti-surface drugs, the cumulative frequency was 1193 times, of which 32 high-frequency drugs accounted for 65%, high-frequency drugs can be divided into 4 clusters, suitable for factor analysis, and obtained 13 common factors, association rules results show Salvia miltiorrhiza→Huanglian has the highest support, reaching 19.53%.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lood syndrome. The principle of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o clear away heat and dissolve the surface,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e blood stasis, and at the same time supplement with detoxification, expelling wind, dryness and dampness.

Key words:acne vulgaris;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uster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ssociation rules; medication rules

寻常痤疮 (Acne vulgaris)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 以丘疹、脓疱、囊肿及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年男女[1]。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大量分泌及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中医学又将痤疮称为“面疮”“粉刺”“酒刺”“面皰”“暗疮”等[2]。现代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风热、血热,肺经郁热、血瘀,阴虚,冲任失调等[3]。《外科大成·肺风酒刺》亦云:“肺风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认为风热之邪侵入体内,或素体血热,或嗜食辛辣、肥甘,助生内热,日久累及血分,而成血热郁滞,发为痤疮[4]。因本病具有自限性,易造成病程波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西医常常以纠正异常毛囊角化,抑制皮脂腺分泌,消除局部炎症、减少痤疮杆菌数量为治疗原则,常外用或口服维A酸、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中医以口服中药汤剂及中药面膜、针刺、放血、穴位埋线等外治法来治疗[5]。其中,中医药外治是临床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并具有显著疗效。本文通过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寻常痤疮的外用方药规律进行探索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①符合寻常痤疮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含有中药外治(包括中药面膜、浸泡浴、擦洗、湿敷等) 用药治疗寻常痤疮有效的文献;③处方中具有明确的方剂组成和用药剂量。

1.2 排除标准:①聚合性痤疮及囊肿型痤疮;②动物实验研究类、综述类的文献;③只叙述了痤疮的症状和病机,无具体方药的文献;④重复发表的论文或重复引用的文献内容;⑤对于一稿多投的文献或文章中用药、证型等内容相似,仅选择资料最完整的1篇。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检索与管理:分别进入知网、万方、维普、CBM这四个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外治寻常痤疮的文献,并根据不同的数据库制定不同的检索方案,时间设置为200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检索词包括:①痤疮、粉刺、面疮、暗疮;②中医、中药、中草药、中西医;③外治、外用、外敷;以中国知网为例,检索式为①AND②AND③,即(痤疮OR粉刺OR面疮OR暗疮) AND(中医OR中药OR中草药OR中西医) AND(外治OR外用OR外敷)。采用Note express軟件进行文献管理,通过阅读检索到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实验类等与本主题无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进行全文阅读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

1.3.2 文献数据提取:将所提取的文献资料,包括文献题目、方药组成等录入Excel并采用Excel进行统计和整理。

1.3.3 中药名称的规范:参照《中药大辞典》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比如“青羊参”规范成“白芍”,“柳桂”规范成“桂枝”,“炙麻黄”规范为“麻黄(炙)”,“羌青”规范成“羌活”,“地参”规范成“泽兰”,“银杏仁”规范成“白果”,“锦纹”规范成“大黄”,“地槐”规范成“苦参”,“折耳根”规范成“鱼腥草”,“山茶根”规范成“黄芩”,“枫香果”规范成“路路通”,“生米仁”规范成“薏苡仁”等。

1.3.4 统计学分析:将最终所得文献及方药信息录入Excel进行整理与频数统计后,将最终所得高频药物录入SPSS 23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并运用SPSS modeler18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最终共检索所得422篇文献,其中筛选后纳入132篇文章,共有方剂163条,经过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好,共涉及药物178味。

2.2 药物频数统计:共有药物178味,累计频次1 193次,其中以清热药为最多,占40.15%;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占10.14%;解表药占比9.97%。其中药物频次大于10的共有32味药物,频数累计777,占总频数比的65%。

2.3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对32味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最终得到4个聚类方。根据组内平均连接的方法绘制聚类组合谱系图。

2.4 高频药物因子分析

2.4.1 因子模型的适应性分析:32味高频药物因子模型的KMO值为0.502,是大于0.50的,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P<0.05的Bartlett球形度检验,说明这些高频药物作为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4.2 公因子提取: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公因子方差,如图2所示,根据特征值>1的累积贡献率≥65%提取出13公因子(F),经因子旋转后,归纳出寻常痤疮文献中外用方药治疗特点的公因子。

2.5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使用SPSS Modeler18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定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0, 最小规则置信度为55,最大前项数为2,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药物间关联规则的分析,得出中药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的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程度,最终得出9条药对关联规则(见表5)。其中,丹参→黄连支持度最高,高达19.53%,其次是白芷→白及持度较高,高达15.38%,根据数据制作关联规则网络图,见图3。

3  讨论

寻常痤疮是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损容性疾病[6]。西医认为主要与雄激素、皮脂腺分泌增多、毛囊口上皮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痤疮属“肺风粉刺”范畴。从患者体质分析来看,临床上常见的寻常痤疮体质分为阴虚内热、瘀热痰结、冲任不调三个证型,寻常痤疮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现状[7-8],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易复发和易留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是治疗中的瓶颈问题[9]。痤疮好发于颜面部,因此,在治疗时,安全性是医患皆重视的热点问题,中药外治以其疗效良好、病情复发率小及操作方便等优势在治疗中得到广泛认可[10]。近年来,对寻常痤疮的中医外治用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医家个人的用药经验及单方单药的临床效果均有大量报道,但尚缺乏系统的用药规律分析[11],本文将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用于寻常痤疮的外治用药规律研究,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借鉴。

寻常痤疮是由于机体阳热偏盛, 饮食不节, 肺胃積热, 复感风邪, 循经上蒸,血随热行,外壅于表, 蕴阻肌肤引起,充分体现了痤疮的病机特点[12]:①在对中药外治寻常痤疮进行频数分析后,结果显示清热及活血化瘀类药物使用频次最多,以黄芩、黄柏、金银花等为主,这与寻常痤疮的治病特点相吻合。另外,在中药外治黄褐斑的药物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大黄,大黄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证明,大黄具有解热镇痛、利胆、抗菌、收敛、抗肿瘤等作用[13]。大黄通过清热泻火解毒、泻下攻积从而清泻肺胃郁热,达到治疗寻常痤疮的目的[14]。其次,使用频次最多的是丹参,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表明丹参酮具有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效用,同时能够抑制痤疮棒状杆菌的增殖,还能改善机体循环,加速痤疮的愈合[15-16];②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四个聚类:第一类:包括夏枯草、桃仁、地肤子、天花粉、白花蛇舌草、珍珠粉、石膏、桑白皮、红花、皂角刺、滑石,有清热利湿,消肿祛瘀的功效,适用于痰瘀互结兼有热象证;第二类:薄荷、白鲜皮、赤芍、丹皮、甘草、茯苓、蒲公英、当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肺经风热兼有血瘀之证;第三类:金银花、冰片、黄连、硫磺、野菊花、苦参、白及、连翘,具有解毒疗疮、生肌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疮毒炽盛证;第四类:包含大黄、丹参、黄芩、白芷、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祛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肠胃湿热兼有血瘀之证。根据纳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药外用治疗寻常痤疮主要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辅以解毒疗疮,消肿止痛,但由于临床上各证型发病率有所不同,寻常痤疮的中药外用治疗必须根据不同的证型及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中药组方进行对症治疗;③因子分析可以对同类型反应问题的指标进行聚合,通过对32味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13个公因子,包含32味高频药物,其中丹参出现频次高达4次,野菊花出现3次,茯苓、滑石、天花粉、桃仁、桑白皮出现2次。说明清热是治疗寻常痤疮的主线,同时兼顾活血。其中F3和F6是清热解毒药对,适用于风热证;F7和F9是清热泻火药对,F10和F13是清热止痛药对,皆适用于肺经郁热证,F5和F8是清热凉血活血药对,适用于血热证,F4和F11是补血活血药对,适用于病程久兼有血瘀的证型;F1和F12是杀虫解毒消肿药对,F2是清热利湿药对,适用于肺经风热兼有痰湿的证型;④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最高的是丹参→黄连,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黄连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两者结合可以兼顾活血和清热,对寻常痤疮的治疗起到更好作用。

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从中医累积的数据中探索和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促进了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17]。SPSS及SPSS Modeler软件是一个业界领先的数据挖掘平台,其强大的数据挖掘及统计分析功能可实现数据最大可视化,本文运用文献挖掘的方式,通过对中药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 最终得出高频中药及关联药对,为临床上治疗寻常痤疮提供合理的借鉴, 同时,也为新药外用治疗寻常痤疮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临床尚缺乏相应的实验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整合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张静文.痤疮的研究进展[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2]郑迪,张泓博.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6):606-607.

[3]龚松凯,胡丹,张衡,等.陈明岭治疗痤疮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2):233-235.

[4]杨柳.治痤名方沿革与新方研创[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9):1022-1023.

[5]张成会,吉燕,刘朝霞,等.刘红霞中医外治法治疗痤疮经验总结[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476-4479.

[6]王敏,王春花,李文琦,等.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与治疗概况[J].新疆中医药,2018,36(6):107-110.

[7]马玉美,杨祖艳,杨艳,等.寻常痤疮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5):195-197.

[8]黄云,李丽琼.痤疮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

杂志,2014,35(6):83-86.

[9]马朝东.芩栀苦参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10]时晓婷,张燚.自拟中药方外治法治疗痤疮的研究概况[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6):105-107.

[11]杨彦洁.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2]修坤,凌惠敏.痤疮从化瘀论治[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09.

[13]于建玉,廖欣,丁厚伟,等.中药大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286-287.

[14]吴双.果酸换肤联合大黄口服对寻常痤疮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8):102-104.

[15]王平,杨建峰,张伟苇.丹参穴位注射联合皮肤修复敷料治疗轻中度痤疮效果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1):63-65.

[16]梁文仪,陈文静,杨光辉,等.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5):806-812.

[17]董雪燕,祁烁,姜苗,等.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7,10(3):364-368.

[收稿日期]2020-05-06

本文引用格式:蔺莉,闫小宁,李文彬,等.寻常痤疮中医外治用药规律的统计学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7):111-115.

猜你喜欢

用药规律关联规则聚类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关联规则挖掘Apriori算法的一种改进
基于关联规则的计算机入侵检测方法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