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生家庭和解:叙事疗法在儿童家庭暴力治疗小组中的应用
2021-08-19姚明月林移刚
姚明月,林移刚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一、导论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保护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提供良好发展的环境已成为社会的共识。近年来,从“南京虐童案”到“上海携程虐童事件”,虐待儿童事件频频爆出,使儿童保护和儿童安全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性问题。儿童受虐待的情况易出现在学校、家庭等场所,尤其是在儿童遭受家庭暴力领域,由于其行为主体特殊性和施暴手段隐蔽性而难以被社会察觉[1]。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家长将孩子当作“私人物品”,认为教育孩子是家务事,而教育过程中也随着家长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打骂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这些现象尤为突出。“黄荊棍下出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教育理念在偏远落后的地区仍然适用,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些打骂的背后,造成的不仅仅是儿童表面的痛苦,更是儿童内心深层次的伤痛,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孤独、绝望、没有安全感。这些伤痛如果不去及时抚平,将会慢慢造成儿童与原生家庭的割裂,并随之产生大量心理问题和成长问题,从而影响儿童未来发展[2]。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儿童遭受家暴是指儿童在家庭成长过程中,父母、法定监护人或者除此之外的其他监护人对儿童实施的各种虐待和暴力行为,包括身心伤害、性侵以及照顾不周等。根据国内状况[3],其本质体现在:其一,强力滥用。即儿童家庭暴力是强者(施暴者)对弱者(受虐者)的强力控制,儿童作为弱者难以违背。其二,社会化控制。施暴者要求儿童无条件接受自己的管理和规划,以实现维护家庭秩序和保证价值传递的需要。其三,文化现象。在中国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中存在虐童亚文化,把儿童当作可以由家长全权支配的私有物品。这种亚文化直接阻碍儿童保护法的施行和独立的少年司法体系的建立[4]。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类型可以根据伤害方式分为肉体伤害、精神伤害、财产伤害;根据虐待程度分为躯体虐待、心理虐待、性虐待、忽视;根据施暴途径分为行为暴力、间接暴力、精神暴力[5]。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缺乏有效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家庭结构扭曲或家庭关系不和谐、封建家长制残留、不尊重儿童、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缺失等。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儿童易在家庭中遭受不同程度的侵害,影响其身心健康,不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家庭关系,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于儿童遭受家庭暴力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正逐渐丰富。首先,从理论研究来看,社会工作介入受家暴儿童的理论视角主要以依恋理论和儿童保护视角为主,其中依恋理论主要研究家庭暴力与儿童依恋、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解释家庭暴力如何作用于受害儿童。多数研究指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容易导致家庭暴力,而家庭暴力也会使原本安全的依恋关系遭到破坏。从实务研究来看,社会工作介入受家庭暴力儿童问题的实务方法比较多元。有从伦理困境探讨介入儿童遭受家庭暴力问题的有效干预方法;有运用理性情绪疗法直接介入以敦促施暴者减少其不当行为;还有从社会倡导层面出发,引发社会舆论关注,推动相关权利法案的完善。实务类型主要有个案访谈、家庭治疗、危机介入、增能等相关方面。总体上来看,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以依恋理论为基础,从受虐者的角度分析儿童依恋类型与遭受家庭暴力的关系,而结合施暴者和受虐者综合分析儿童遭受家暴原因的研究较少,上文提到儿童遭受家暴本质是一种强力滥用,因此仅从“弱者”的角度分析难以厘清事实,应该多从“强者”的角度下手,对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进行综合探讨。其次,目前的实务研究还是以社会倡导和预防为主,通过社会宣传和教育来告知儿童监护者应当如何管教儿童,不能将“家庭暴力”与“管教儿童”划等号,而针对那些已经遭受家庭暴力儿童的实际性介入较少。这些儿童已经在成长过程中留下较深的心理阴影,如果不及时进行专业干预和介入,可能会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对儿童的整个成长经历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本文运用社会工作叙事疗法,开展儿童家庭暴力治疗小组活动,通过实务活动实际介入遭受家庭暴力儿童的干预治疗,研究叙事疗法介入儿童家庭暴力问题的有效性。通过开展一个完整的小组活动,将相关经验和方法应用于受家暴儿童的危机干预之中,并逐步抚慰儿童的心理,使其重拾对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在家庭中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减少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对自身和家庭的伤害,通过自我调节逐步弥补缺憾,最终与原生家庭达成和解。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一)理论依据:以社会建构理论指导叙事疗法实务开展
社会建构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一股重要思潮,主要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其主要观点认为某些领域的知识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制度的产物,或者相关的社会群体互动和协商的结果[6]。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世界对每个个体来说是共通的,因此它反对客观主义,强调主客体间的互动,认为个体和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个人心理[7]。社会建构理论就是叙事疗法的理论基石。即,人类虽然无法指导所谓的外在的客观世界,但是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与环境互动,通过语言建构自己想要的世界,通过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的中立获得客观事实[8]。这是一个后现代社会工作模式,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以日常对话为基础,从多向价值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现有问题,并且通过故事叙说、外化、结构化等方式,重写生命故事,使案主挖掘自我、重振未来。
1.叙事疗法的特点。叙事疗法是一种语言性的后现代社会工作模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传统的家庭治疗模式的改造。其主要特点有两个:第一,在家庭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建构”元素,强调案主通过“叙事隐喻”来表达自我。具体来说就是,案主的叙事没必要是真实的历史而在于案主自身的认同,同一事件的走向可以随时因案主的认知而改变,社会工作者作为参与观察者进入到治疗过程中。第二,有别于“问题为本”的干预模式,叙事疗法聚焦于案主自主赋权、重构生命故事的能力。社会工作者通过案主的叙事,帮助案主整理自己以往的经验,并且编写出自己的新故事。
2.叙事疗法的技巧。叙事疗法通过社工与案主的对话让案主重新建构自己的问题,并且在建构的过程中消解自己的困扰。社工与案主是共同合作建构的过程,是通过对话交流分享彼此经验、尊重彼此感受的过程,是双方相互合作、共同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叙事疗法的工作技巧有:第一,故事编排。社会工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将案主提到的零碎事件编排成具体的故事,并且通过案主的意志将这些故事赋予全新的意义。第二,问题外化。不将案主自身看作问题,而是将案主遇到的问题从案主身上抽离出来,把它当成一个客观的事实来应对,并且以案主的偏好来外化问题。第三,由薄到厚。挖掘案主人生经历中的积极事件,帮助案主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积极的自我认同,将单薄的自我意识还原。
3.叙事疗法的原则。第一,案主为主。在整个叙事治疗过程中,案主才是真正的治疗师,一切都应当以案主为主,让案主从深层次产生自我认同,社会工作者不再以专家的身份解决问题,而是协助案主以讲故事的方式,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充实故事。第二,优势视角。社会工作者应意识到案主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本身才是问题。外化问题就是协助案主发觉个人故事与主导故事间的关联,意识到个人故事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受到身边主流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影响。第三,建构希望。社会工作者要清楚每个案主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很多故事,要在各种充满空隙的故事中,不断协助案主筛选和组织生活经验,通过挖掘那些积极的人生经历来重塑案主生活,帮助案主明白自己有权利也有能力掌控自己生活的道理。
4.叙事疗法的流程。一般来讲,叙事疗法主要有六个步骤(如图1所示):第一,定义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具体的问题编排和阐述将案主引入“叙事隐喻”的自我叙事之中,并从案主的叙事内容中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二,问题外化。将案主提到的主要问题拟人化或拟物化,例如案主怕黑,那我们就将黑夜比作活动室内的某一具体道具,并让案主来叙述该如何战胜它,通过将问题聚焦于可见的实物之上,重构案主叙述人生故事的能力。第三,讲述主线故事。将外化的问题展现在案主面前,挖掘该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对主线故事的回顾来探讨问题的来源以及成因。第四,探讨重大事件。这里的重大事件是指在帮助案主叙事的过程中,回忆那些未受到影响的部分,并深入剖析未受影响的原因,借此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第五,挖掘支线故事。这是叙事疗法最关键的一个步骤,也是起到颠覆性作用的关键技巧。即,在挖掘未受影响故事的过程中,发现案主生命中的特例,协助案主找出生活中战胜问题的证据,引导案主思考未来想过的生活,并想象出如何实现未来生活的办法。第六,续写新的故事。在前面一系列的基础上,正视问题,寻找到未来的出路,引导案主用内生动力续写新的故事。
图1 叙事疗法的基本流程
(二)研究思路:叙事治疗小组干预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如图2所示,本文主要运用干预研究方法,通过社会工作小组介入,来验证叙事疗法在受家暴儿童干预治疗中的适用性。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叙事疗法在儿童家暴治疗小组中的应用成效,以L镇X村12名遭受不同程度家庭暴力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参与观察以及实际的小组工作为主要的研究及介入手段,在观察的同时,自身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参与其中,引导儿童通过叙事疗法达到心理疏导、自我排解、心理安慰等成效,并通过前期评估与后期评估来验证叙事疗法在儿童家暴治疗小组中的有效性,从而让遭受家庭暴力的儿童能够通过此种方法来减少心理创伤、增加心理慰藉、协调家庭关系。通过为期半年的小组服务来记录小组成员的成长,与小组成员一同运用叙事疗法总结面临家暴的应对措施,使其创伤最小化,并尝试与原生家庭和解,在今后的生活中找到与家人相处的新方法。
图2 研究思路图
三、叙事疗法介入受家庭暴力儿童的治疗
L镇X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且教育观念落后,因此教育儿童的方式通常是打骂为主,具有家庭暴力的特征。X村的未成年儿童大概20个,都有遭受不同程度家庭暴力的经历,小组通过入户发放20份问卷作前期评估,筛选出12名符合条件的儿童参与叙事治疗。采用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方法,建立儿童家庭暴力治疗小组,运用叙事疗法帮助受家庭暴力的儿童解构生命故事并重塑未来。通过为期半年的社工专业服务分析儿童遭受父母家庭暴力的原因及提升儿童本人对家庭暴力和家庭的认知水平,帮助儿童走出阴霾。
(一)叙事疗法介入受家庭暴力儿童前期评估
问卷设计为家庭相处模式调查问卷,一共20题,分成四个版块,依照题号顺序,五个题为一个版块。第一版块为基本信息,12个孩子最小的8岁,最大的15岁,极差为7岁,其平均年龄为11.6岁。他们大多都是中小学生,最小的上小学二年级,最大的上初中三年级。其中案主流星年龄最大,却已辍学(表1中案主姓名皆为化名)。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表
第二版块是家庭关系评估,在问卷中设计五个问题并依照累加分值来评估家庭关系,分别是与监护人的亲密度、学习成绩的好坏、周末在家的表现、与家人的沟通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以往研究发现这几个方面会影响到家庭暴力的发生。五个问题依据系统理论对家庭关系的解释转化而来,系统理论强调一个好的家庭应该具有三大属性,分别是整体性、联系性和应变性,五个问题与这三大属性分别对应。其中与监护人的关系和学习成绩对应整体性,在L镇X村,孩子的学习成绩被作为非常重要的评判指标,代表了孩子个人的能力和家庭整体的发展状况;在家表现好坏和与家人沟通状况代表联系性;而应变能力只列出一个指标是因为该街道居民学历不高,也没有特殊技能,经济水平几乎决定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其他各项能力。假设危险系数越高的家庭越容易发生家庭暴力,把危险系数按照回答的内容由低到高排列,回答1则计1分,回答5则计5分,分数低说明危险系数低,分数高说明危险系数高,系数越高越容易遭受家庭暴力,当然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见图3)。
图3 家庭暴力危险指数条形图
第三版块为孩子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本文发现,这12个孩子全部都遭受过监护人的打骂。假设打骂孩子是最基本的家庭暴力方式,则每个孩子在每一周遭受打骂的次数可用来评估其遭受家庭暴力的频率。由图4可知,遭受打骂频率最高的是灿娃,他一周之内会遭到4次打骂,频率为0.57次/天,每天都有超过一半的几率被打骂,可见事情的严重性,因此是叙事治疗小组服务重点介入对象,其次是流星和小云,他们每周会遭到3次打骂,频率为0.43次/天,其他成员遭受家暴的频率在0.14次/天~0.29次/天之间。
图4 每周遭受家庭暴力次数折线图
第四个版块评估孩子们的自我认知,由图5可以看到,横轴代表他人(监护者),纵轴代表自我(案主个人)。两个维度将家庭暴力认知分成四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半以上的儿童都认为自己有错,并且自己在家中不受欢迎,这种错误的认知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挨打挨骂成为了孩子的主线故事,长期性的打骂让孩子无法正确认识自我,觉得自己是不被爱护不被喜欢的人,觉得被打骂是由于自己的错误造成的,而这种叙事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经常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易对家庭产生极端的观念,认为个体在家庭中是不受欢迎的,认为家庭是人生中不必要的部分,并逐渐逃避原生家庭,造成家庭之间的代际隔阂。遭受家庭暴力对孩子未来发展有一定影响,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并且不能正确面对婚姻和爱情。所以叙事疗法要重点帮助孩子脱离困境,重新认识家庭,抚平心理创伤,重塑自我认知,找回自信并建构生命故事。因此小组服务的目标是通过叙事疗法抚慰孩子们的心理创伤,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
图5 “儿童家庭暴力认知”二维分析图
(二)叙事治疗小组服务过程
此次小组活动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运用叙事疗法,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儿童进行干预,帮助其走出童年阴影,学会自我保护,减少在今后生活中家庭暴力对他们的影响,从而发展出健康独立的人格。其服务宗旨是秉承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方法帮助受家庭暴力的儿童,保护其隐私,尊重其人格,并促使其与原生家庭和解。治疗小组的目标如下:第一,初步目标是通过故事叙说使儿童摆脱阴影并且相互帮助,通过专业方法引导儿童说出内心中压抑的部分,并通过故事重建找回对生活的期待。小组成员共同分享,真诚倾听,并彼此帮助。第二,中期目标是帮助儿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家庭暴力在成长中的不利影响。通过叙事、游戏和情景模拟,教会儿童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减少伤害以及如何重新看待家庭暴力事件。第三,最终目标是协助儿童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对家庭的信任。邀请家人共同参与服务,组织一次大型亲子活动,并且有意识地倡导杜绝家庭暴力、关注儿童、让儿童走出阴霾、重新认识生活的教育理念。服务平均两周开展1次,半年共计10次,分为5个阶段进行,并在每个阶段记录小组成员的成长与变化,作服务效果前后对比。
表2 社会工作小组服务过程表
(三)叙事疗法干预受家庭暴力儿童的成效评估
利用访谈法和信息记录表入户探访12位案主,观察和记录案主在家中的改变、与家人的沟通状况以及家庭关系整体状况变化,将访谈评估的结果做成一个表格,从受虐者(表3中皆为化名)参与服务前后对家庭及家庭暴力的看法变化整理得出叙事疗法成效评估表,如表3所示。
表3 叙事疗法服务成效评估表
通过以上评估我们可以看到,12个孩子中,有8个对于家庭暴力的叙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能够尝试主动和家人沟通,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主动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
本文对介入前后孩子们每周遭受家暴的次数进行了比较,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发现比较明显的介入效果。为了让评估简洁明了,文章将前期问卷调查中一周内遭受挨打的次数作为介入前遭受家暴的次数,将后期访谈中次数的最高值作为介入后遭受家暴的次数。以上12名儿童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遭受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针对此问题,运用叙事疗法介入儿童遭受家暴问题,目的在于增强儿童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家庭暴力带来的伤害,并且号召家庭成员关爱儿童,远离暴力;在团体模式中培育儿童自我发展的能力,正确看待自身遭遇并学会正确的处理办法。12名儿童每周遭受家庭暴力的次数大多数都在减少,甚至减少为零,说明此方法是基本有效的。儿童叙事改变导致家庭暴力次数减少的原因如下:
(1)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通过叙事,儿童找到过去故事中伤痛的来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重新建构新故事使内心逐渐强大,并尝试与暴力对抗,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应对家庭中的暴力事件,如找施暴者以外的其他帮手;逃离暴力现场;唤起施暴者内心的怜悯等。这些方法能增强儿童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家庭暴力的产生。(2)儿童对和解对象的态度变化。儿童通过叙事疗法在内心与施暴对象或者家庭其他对象和解后,向外表达出的是对家人的理解和尊重,当和解对象感受到这份情意后,双方相处方式会发生改变,趋于用温柔和非情绪化的方式来解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3)家庭代际关系重新修复。当施暴者和受虐者双方的相处模式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时,家庭中原本破裂的代际关系开始逐步恢复,整个家庭关系逐渐在动态中保持平衡。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家庭功能正常运作,随之家庭暴力发生次数减少。
图6 介入前后一周内遭受家庭暴力次数变化
四、研究结论
(一)叙事疗法介入儿童家庭暴力的方法与经验总结
研究发现,从施暴者和受虐者的角度来看,其表现出的共性和规律说明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不仅仅在于个人,也包括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规范造成的影响,所以其危害也是社会性的[9]。关注儿童家庭暴力问题是社会工作介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儿童由于自身力量弱小,加之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监护人的无知,更容易遭受到家庭暴力。因此,为受家庭暴力的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社会工作者的使命之一。社会工作叙事疗法介入儿童家庭暴力治疗小组,通过专业的服务方法、合适的理论指导、有序的服务过程及仔细的评估督导,能够有效帮助儿童缓解受虐后内心的负面情绪,防止儿童产生自我认知偏差、自杀倾向等不良心理状态,摆脱童年阴影,从而积极乐观地面对未来生活。同时挖掘儿童的支线故事,建构未来家庭生活理想模型,协助儿童与原生家庭和解。
除此之外,叙事疗法在介入儿童家庭暴力问题后会产生衍生效应,当儿童懂得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如何保护自己,以及明白家庭暴力并不意味着儿童在家中是受到排斥、不被爱的,儿童会尝试着自己主动处理家庭暴力问题,并且在认知和态度上更加注重与整个家庭和谐发展,从而使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次数也相应变少。
总的说来,运用社会工作叙事疗法介入儿童家庭暴力问题,能够解决儿童童年阴影摆脱、儿童认知偏差纠正、家庭代际关系修复三大主要问题:
其一,搭建情绪释放平台,帮儿童摆脱童年阴影。通过社会工作叙事疗法小组活动的介入,能够给遭受家庭暴力的儿童搭建一个情绪释放和心理寄托的平台。12名遭受不同程度家庭暴力的儿童聚在一起从最初的警惕逐渐到相互倾诉、相互安慰。社会工作者作为引导者和安抚者,协助儿童述说自己遭受家庭暴力的经历,释放心理压力和痛苦情绪,儿童的童年阴影和不良情绪在小组活动中逐渐被抚平。
其二,挖掘人生支线故事,纠正认知偏差。社会工作者通过挖掘儿童生命历程中的支线故事,找出过去经历中的特例,帮助儿童纠正认知偏差、重振信心。遭受家庭暴力的儿童普遍认为自己不受家人欢迎、不受父母喜爱,认为自己是没用的、不听话的“坏孩子”,并且在生活中表现出自卑、阴暗、暴躁、乖张的性格。叙事疗法能够通过找出生活中的反例帮助儿童改变错误认知,认识到被打骂不一定等于“不被爱”或是“坏孩子”,从而使儿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未来生活,并主动采取措施应对家庭暴力问题。
其三,面对问题及时止损,修复家庭代际关系。通过开展社会工作叙事疗法,儿童逐渐懂得家庭暴力问题的本质,逐渐懂得如何在家庭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并尝试主动应对和积极处理家庭暴力问题。儿童注重在态度上向监护人表明自己是否犯错,让监护人在准备实施暴力之前反省,在行为上表现出懂事听话并渴望被爱的态度,让监护人明白家庭和谐的重要性。由此,监护人向儿童实施家庭暴力的次数也相对减少,家庭的代际关系也逐渐被修复。
(二)研究反思
综合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工作三大领域对于未成年的保护措施和发展目标来看,此研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从保护措施来看,此类服务可以借助第三方保护力量,如司法保护、社会组织、大众舆论等,单靠儿童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手段,力量太过弱小,不足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在服务过程中,第三方力量必不可少,如果能在设计方案时邀请第三方机构作监督和援助,能在必要的时间解决较为严峻的问题。其次,从发展目标来看,儿童的认知需进一步改变,并且需要文化的濡化和社会的宣传同步,激发儿童社会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拯救儿童。最后,从服务成效来看,儿童的发展更多地需要依靠家庭的力量,家庭与个人相互影响,家庭可以满足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诸多需求,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对个人的物质及精神给予支持,同时个人的发展也影响着家庭的整体走向,个人的性格特质影响家庭的整体氛围。因此儿童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下,其所在家庭的发展也必定是不完善的。从儿童的角度运用叙事疗法介入儿童家庭暴力的问题,能够较为及时较有成效地帮助儿童在短时间内恢复身心健康。但从长远来看,服务不仅可以从儿童介入,也可以从家长和家庭的层面介入,对于以后的研究设计,可以尝试开展综合性家庭服务、亲子服务、社区服务,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