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浅表器官疾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2021-08-17陈太丽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浅表皮下肿物

陈太丽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河南 新乡 453000

浅表器官疾病是临床常见肿物病症,多指距离体表器官<3 cm软组织肿物,临床应及时确定肿块类型,指导临床治疗,提升治疗效果[1]。临床多采用触诊法引导下穿刺活检确定肿物性质,以此判断疾病并给予治疗,但触诊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与确诊结果仍存在一定差异[2]。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与发展,超声技术在临床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中,能通过图像更加准确分析疾病性质,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浅表器官疾病的诊断中[3]。本研究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浅表器官疾病患者124例,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浅表器官疾病患者124例(2019年4月—2020年4月),其中75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49例采用触诊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患者男38例,女37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9.87±8.78)岁;疾病类型:乳腺疾病26例,肌纤维瘤27例,甲状腺疾病22例;病灶直径0.7~3.1 cm,平均直径(1.65±0.38)cm。触诊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男25例,女24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50.08±8.81)岁;疾病类型:乳腺疾病16例,肌纤维瘤18例,甲状腺疾病15例;病灶直径0.6~3.2 cm,平均直径(1.59±0.41)cm。两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灶直径)均衡可比(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触诊触摸到浅表器官有肿块者;均拟行穿刺活检诊断者;临床资料完整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排除标准: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穿刺活检禁忌证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或意识障碍无法配合穿刺活检者。

1.3 方法

1.3.1 触诊引导下穿刺活检 用手触摸肿物结节,消毒、麻醉(2%利多卡因)处理,直接用手部固定结节后进行穿刺活检。

1.3.2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肿物结节,全面了解结节位置、大小、形状、深度、方向后,制定合适穿刺路线,采用高频线阵探头及凸阵探头进行穿刺,活检针为16 G及14 G,根据病灶深度设定射程,固定转换器后,根据超声检测结果进行麻醉穿刺,主要穿刺方法包括:(1)通过超声实时引导,并全程监控穿刺手法及路径,适用于锁骨上窝处、颈部的内部组织血管繁杂、边缘不清晰的肿物及小肿物;(2)超声检查后,根据穿刺定点位置穿刺取材,适用于隆突明显、边缘清晰、内部无重要组织、血管肿物。取材过程中每个病灶需3~5针,将取出材料放置于无菌滤纸上,采用甲醛(10%)进行固定后送检,观察标本病理学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或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染色鉴定。

1.4 观察指标

(1)超声、触诊引导下活检诊断浅表器官疾病的结果。(2)超声、触诊引导下活检诊断浅表器官疾病的准确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超声、触诊引导下活检浅表器官疾病的并发症(皮下出血、邻近器官损伤)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超声引导下活检诊断浅表器官疾病中乳腺疾病25例,肌纤维瘤26例,甲状腺疾病21例,共检出72例;触诊引导下活检诊断浅表器官疾病中乳腺疾病12例,肌纤维瘤14例,甲状腺疾病12例,共检出38例,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 例

2.2 诊断准确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超声引导下活检准确率96.0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33%高于触诊引导下活检77.55%、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诊断准确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 例(%)

2.3 并发症发生率

超声引导下活检邻近器官损伤发生率为0.00%,触诊引导下活检邻近器官损伤发生率为4.0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活检皮下出血发生率2.67%、并发症总发生率2.67%低于触诊引导下活检22.45%、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浅表器官疾病位于皮肤浅表位置,如乳腺、甲状腺皮下结节,能直接触摸甚至看到,临床应给予准确诊断、积极治疗,防止病情继续发展恶化[4]。

穿刺活检是临床判断浅表器官疾病肿块性质的最常用方法,传统多在初诊引导下完成,对病变组织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明确,且穿刺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穿刺情况,具有一定盲目性,对于较深或较小病灶难以一次性穿刺成功,且对浅表器官疾病检出率较低[5]。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穿刺检查逐渐应用于疾病检查诊断中,且刘含等[6]学者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应用于浅表器官疾病中一次性成功率可高达95.80%,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浅表器官疾病,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活检准确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触诊引导下活检。分析其原因为,超声检查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在超声引导下根据肿块位置、大小、深度、方向等,选择合适活检器具及探头,完成穿刺活检,能避免盲目穿刺,有助于一次性顺利取出病变组织,保障足够安全性,减少创伤,患者接受度较高[7],且取出病变组织准确,病理检查过程中准确度更高,有助于浅表器官疾病的准确诊断。但仍存在漏诊情况,原因在于活检枪弹簧老化,弹射速度欠佳,取材破碎不完整,影响标本完整性;或者标本数量较少、组织不完整,病变位置变柔软,均会影响诊断准确性。

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超声引导下活检皮下出血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触诊引导下活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能定位病变位置,并准确取出病变肿物组织,避开体内重要器官,减少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穿刺进针时保证斜行或平行刺入,能减少垂直进针对深部组织的损伤,并在操作过程中选择最短穿刺路径,并在保证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穿刺次数;在血管丰富处穿刺时尽量避开大血管,能减少皮下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浅表器官疾病准确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皮下出血等并发症较少,有助于临床病情快速确诊,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浅表皮下肿物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外阴巨大软纤维瘤1例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