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2021-08-16陈磊支文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性课题学校

陈磊 支文明

一、课题提出

本课题把“实效性”作为“小组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关注学生发展”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在小组学习上,以往的研究往往重在研究小组学习的方式上,而忽略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重形式轻内容,缺乏实质的小组合作;没有明确的小组任务或任务缺乏挑战性;缺乏监控,学生放任自流;评价重个人,评价观念落后和方法陈旧。以上情况,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增强“小组学习的实效性”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通过小组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应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利于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使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理论基础

(一) 知识建构论认为,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个人主体的活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交往。在小组学习的互教、互学的交互活动中,各方共同参与,真正使参与小组学习的学生得到了共同提高。

(二) 教学交往属性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小组学习为相互之间的教学交往提供了保障。

(三)“群体动力”理论。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有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学习。

三、概念界定

小组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力,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实效性即做到你的课堂是扎实的、平实的、充实的、丰实的、真实的课堂。简单而言,即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四、研究目标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寻找小组学习中师生间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新模式,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重点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等方面提高学习效果。

(三)促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小组评价为主体,将行为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利用小组“激励卡”评价制度,树立小集体荣誉感,激励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小组参与,继承与发展乡土民间艺术。以丰富多彩的莲湘艺术活动为载体,通过小组练习与表演感受民间传统文化,以此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推进学校校本文化建设。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教师除了要学习小组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以外,还要结合教学实践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索出一套学生行之有效的小组学习策略与实施方案,形成小组学习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研究内容

(一)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效性的研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立小组学习实效性教学模式。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交流研讨活动,展开扎实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小组评价与激励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效性的研究。学校课题组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南港中心校学生德育读本》,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实施计划。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分层次的要求。

(三)小组参与乡土民间艺术教育实

效性的研究。通过挖掘与整理传统地方乡土民间艺术资源(主要是莲湘舞),设计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让学生“走进艺术,感受艺术”,使学生在乡土艺术活动中小组参与,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学习研究省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有关材料。收集有关利于学生小组学习方面的资料,制订本课题方案,借助这些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二)实验观察法。教师在小组学习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

(三)经验总结法:对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實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专题论文、公开课、师生评价等形式反映课题研究成果。

七、保障实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对学校课题进行理论上、方法步骤上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使大家对课题的操作形式、方法、要求更加明确。

(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等课题研讨课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的能力。

(三)创设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育人环境。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自主探索、小组学习的空间。

(四)积极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外出参观等形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反思做法。

(五)确保科研实力。本课题由一把手校长带头参与。校行政骨干人员负责子课题方案实施,参与研究的人员有市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能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六)制定课题研究奖惩制度。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中明确教科研考核奖惩细则。

(七)经费保证。学校保证实验所必需的经费。

八、研究成效

(一)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学校课题组为了便于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出台了《南港中心校关于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的指导意见》,编排了《小组学习七字歌》并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各设立了课题研究实验班。“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已初现雏形。形成了新授课(创设情境→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当堂训练→深化提高→反思小结)、复习课(设计问题→小组交流→巩固练习→答疑解惑→升华提高)等课型的教学模式。课题组通过实验班实验再将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步推广到其他班级,以点带面,保证了课堂教学中课题实验的顺利开展。

(二)学生整体素质快速提升

通过课题实验,学生改善了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自觉运用下列可行的学习模式:提出问题→自主活动→小组交流→总结方法→练习巩固。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课题实施以来,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操作、参与观察、参与讨论、参与总结。在这种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建立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集体主义情感。学生在各级各类小组合作的创新大赛中的获奖率较研究前均有大幅提高。同时,学校课题组在“小组评价与激励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效性的研究”过程中,使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争夺奖励卡。这样,学生在小组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中能力、意志、情感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三)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开发传承

学校课题组采用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充分挖掘校内外一切资源,建设了一支具有较高乡土艺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每年,学校课题组派遣有一定艺术底蕴的青年教师拜民间老艺人为师并聘请民间老艺人作为学校打莲湘的艺术顾问定期到学校指导。学校还成立了民间艺术课题研究组,编辑了莲湘教材,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让教师积极参与乡土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活动,提升教育的实践研究能力。低年级编排莲湘游戏,培养学生打莲湘的兴趣,学生接受了莲湘的启蒙教育;中年级学会莲湘操,学会打莲湘的动作要领;高年级在莲湘操基础上融入舞蹈元素,形成学校独有的莲湘风格,丰富了莲湘内容,更好传承和发展了民间莲湘艺术。莲湘表演的学生人数从最初的一人打,发展成多人或数十人乃至上百人打,形式从一人打发展到两人对打、多人互打、群组轮打,甚至团体操式的群团打。随着舞蹈元素的加入,打莲湘的艺术性不断增加,更趋向舞台化,被赋予了鲜活的时代感。学校的莲湘队在市、镇各类文艺表演活动中多次展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充分肯定。

(四)新型师生关系的初步形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形成了这样几个观点: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多樣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讨论、学会了表达、学会了组织,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教师课题研究成果逐年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理念已扎根教师心中,教师能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去,参与片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展示或评比课活动,每年不少于6节。实验教师理论水平也大大提高,课题论文及教案多次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十三五”课题实施以来,共有50多篇研究论文在苏州市级以上教育类刊物上发表。同时,有10位教师的昆山市级个人课题得以顺利结题。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遵循“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的原则,从严抓自身,求提高;从实抓调研,求深入;从新抓思路,求发展;从创抓重点,求突破,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就一定能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本文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第16122311号)】■

猜你喜欢

实效性课题学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学校推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