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课内扩展阅读探析

2021-08-16刘学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语文课小学生

刘学真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宽度、深度、难度随着小学生认知水平、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所增加,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学生阅读量的不足、阅读教学模式的单一性等因素影响着课内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普遍应用为课内拓展阅读教学带来了机遇,其不仅可以创新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还可以丰富课内拓展阅读素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效促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内拓展教学的实施。

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时俱进,尤其要重视现代技术的应用,借助这些先进的技术来改善教学条件、创新教学方法,为各学科教学助力。当前,网络技术遍布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角落,也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课内拓展阅读需要突破教材局限、思维局限以及教学模式的局限,才能起到“拓展”的作用,而网络环境为教学工作的突破注入了巨大能量。本文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课内拓展阅读进行探析。

一、整合网络资源,填补课内阅读空白

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师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并不得心应手,一方面新课改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需要教师逐渐适应,另一方面教师在网络资源运用方面的经验还比较少,因此往往感到盲目或者出现滥用等情况,对课内拓展阅读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教师需结合课内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目的合理选择及整合网络资源,并以小学生兴趣、认知水平为引导,站在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明确课内阅读主题,提炼其精华,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内阅读内容,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阅读训练。课内拓展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超出课内教材的局限,给予学生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如果想通过课内拓展阅读辅助教材阅读,就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与其相关的拓展材料,这样才能让课内阅读教学更加丰富、环节更加紧凑。

那么,什么样的拓展材料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呢?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对文章留白处进行拓展阅读,比如作者简介、特殊经历或者成就、文章背景、文章节选片段的前后内容等等,这些一般在文章中体现得很少,但是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比如抗日战争题材的文章,这类文章的时代背景和小学生生活的时代背景差异很大。学生阅读这些文章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关于当时时代背景的材料让学生同时阅读,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含义和作者情感。再如,有些文章是节选自一本小说或者一篇长文的片段,学生阅读时往往感到“没头没尾”,对此教师可以将节选片段的前、后内容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教师还可以用问题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拓展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摘抄优美的句子、段落,使其阅读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提升其文学审美素养。

二、用网络技术进行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情感

运用网络技术来优化语文课内拓展阅读教学的形式,不能仅关注形式多么新颖、多么有趣或者多么热闹,关键的还需要关注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小学生多么快乐,那只是激发小学生阅读热情的一个方面,是网络技术本身的生动性、活泼性对小学生的吸引,还要看小学生的情感是否与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对小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才是拓展阅读的主要教学目标。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常见的有多媒体教学以及幻灯片課件教学等,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渲染来激发并深化学生的情感。多媒体教学能够展示视频、文字、音乐及图片等,给予学生良好视听感受,让学生沉浸在营造的情境中,调动其情感,引发其深刻的感悟和思考。幻灯片课件可以更清晰地体现文章逻辑、整体布局以及人物特征等关键信息,构建知识框架,突出重点、难点,便于学生记忆,同时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引导。比如,关于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文章,网络上有很多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料,教师可以将此作为课内拓展阅读素材,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动人的故事情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使其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时思想观念、道德品性也受到熏陶。然后,教师再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课件,在课件上体现人物关系和内容层次,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

三、结语

网络环境为语文课内拓展阅读教学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但是这都是以网络应用的合理性为基础的,即网络资源内容合理、网络技术使用方式合理等等。教师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学习需求、知识水平等来设定这些合理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价值,提高语文课内拓展阅读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语文课小学生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