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2021-08-16孙晓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活动数学教师

孙晓熙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以及抽象性的特点,教师需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从多个角度加强自我认知,以有效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可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生活变得具有乐趣,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爱好。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将其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对保证教学质量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在充分保障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具有综合性的思维。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引导各组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这样,不仅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而且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使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素养。

二、数学教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

小组合作学习最终的质量与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影响。当前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与要求,在课后的自我学习中,几乎没有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给小组合作学习质量与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在合作学习与讨论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强,难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二)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受到挫伤

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忽视了合作时机的重要性,盲目地开展,影响了最终效果。此外,在活动中教师所给问题讨论价值不高,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

(三)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

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不到位,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比如,在解答某一数学例题时,教师仅仅要求学生给出答案,而不指导学生讨论解题方式与解题策略等,难以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价值。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作为现代人,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必须提高合作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当代教学体系的影响仍然很大。落后的教学体系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其盲目渗透基础知识,师生之间的沟通非常少,学生之间也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这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要重视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鼓励其共同讨论与解决问题,这对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应当掌握倾听的技巧,认真地听取对方的观点,并进行思考与辩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彼此相互信任,互助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以此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质量,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讨论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发挥出来。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内容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呈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等多种图片,并让学生从众多图片中挑选出长方形与正方形,并说出总共有多少张,接下来指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引导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思考与讨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小组的学习能力,分配其合适的问题,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与发展。

(三)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自身的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帮助,从而为提高活动效果提供重要保障。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当及时提供指导,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教师应给予充分尊重与肯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关于植物的相关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无法正确地区分两端种植和两边种植这两个概念,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性作用,以画图这种直观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区分两端种植和两边种植的概念,从而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开展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质量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有必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客观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应当明确,要想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就要综合了解学生的状态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分析学生的合作表现。通过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学习情况,便于其对学习状态做出优化调整,并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与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与效果进一步提升。

(五)组织开展小组比赛活动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数学知识晦涩难懂,不易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可以考虑融入竞争机制,以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斗志。比如,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向学生列举若干两位数的乘法计算题,并鼓励各个小组进行计算,对于计算得既准确又快速的小组,可以给予适当表扬与奖励。通过开展竞赛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避免学生因重复进行乘法计算而产生厌烦感。同时,小组成员共同协助进行计算,强化了学生之间的沟通。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自主学习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及时地做出调整与改进,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学习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活动数学教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最美教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