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有效教学
2021-08-16王丽
王丽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做好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必然选择,也是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发展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出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发挥它的应用优势,对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导入环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环节中的应用,必须保证自身所展示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并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会先对学生的认知兴趣加以了解,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分析,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设计,由此获得最为突出的课堂导入效果,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进行《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当地的景色的视频快剪,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看见他们熟悉的山、河、广场,甚至可以找到学校的位置,这会让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学习动力。在此基础上,我还针对视频中的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家乡山水的了解程度,并给他们讲一讲关于家鄉山水的传说,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家乡山水的认知效果,促使他们产生更强的归属感,从而实现对他们学习热情的调动,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做好基础教育环境的铺垫。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环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中,做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研究,能够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实现对他们价值观的培养,这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步与发展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虑到课堂教学环节的关键性,教师要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让他们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信息技术探究,完成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教学时,我就在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了互动,让他们说一说自己了解的环境污染有哪些。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呈现出对应的内容,如有的学生说水污染,我会就播放河水、海水被垃圾、化学废料污染而变色,水中的鱼、虾、青蛙出现畸形等,让他们以最直观的方式完成对水污染状态、结果的认识,提升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知。有的学生说土地污染,我也会播放土壤质量变质,土壤中埋藏了无法分解的塑料袋、电池等情况,让学生明白废塑料、废电池可以造成土壤的严重污染,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有效教育,提升他们对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训练环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课堂训练环节是教师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锻炼学生认知水平的关键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在训练环节中的有效应用,教师要进一步做好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掌握,为他们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训练模式,让学生在获得良好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认知水平的进步,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完成《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的教学之后,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两个视频片段,其一是插队事件,其二是闯红灯事件。在完成视频播放后,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逐条写出两个事件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提供的答案,来判断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我还与他们进行讨论,帮助他们加深印象,并进一步做好对他们的认知启发,让他们可以真正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四、信息技术在作业环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做好信息技术在作业环节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设计。近年来,线上教育模式的发展给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设计带来了便利,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更为便捷地了解并完成作业,并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线上交流,为他们的学习进步提供指导。例如在完成《弘扬优秀家风》一课的教学之后,我就让学生回家录制关于“家风”的视频,并将视频上传到班级线上系统中,由全班同学一起进行投票,选出“优秀家风”的代表。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较为迷茫,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录制视频,这让他比较苦恼,并在线上寻求了我的帮助。我在线上教育系统中与他进行了交流,帮助他找到了方向,学生的作业由此得以完成,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助力教师的教学工作,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有力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合性,可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进一步做好对他们的认知启发。除此之外,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环节中的主体性,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以保证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为他们的学习进步与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