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生活数学与社区活动的有效融合

2021-08-16邵莉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社区活动智障生活化

邵莉莉

特殊学校生活数学是从智障学生出发,从智障学生可见的真实生活开始,将教学活动生活化,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特殊学校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实用数学,即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智障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数学能力。可见,“生活化”和“数学性”这二者并不矛盾。

针对智障学生学习能力低下、行为刻板僵硬等特点,在培智数学教学过程中需同时结合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和场景与数学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智障学生尽快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点,有效提高培智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生活数学的含义

(一)课程要求

生活即数学,数学本身就是生活。当两者达到相对平衡时,培智数学的教学目标才能得到实现。这就要求教師在培智数学课堂中,充分把握好这个“相对平衡”,从而使“数学性”和“生活化”和谐统一,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与灵气。

(二)教学方式

纯粹教授书本知识很难达到生活数学的教学目标,最理想的教学方式是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和场景与学习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育是要讲环境的,好的环境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多准备一些教具或课件,将智障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放置到教室中来,同时用生活化的语言来阐述一些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用智障学生所熟知的、所能理解的事物来实现知识的迁移。智障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不如普通学生,行为刻板僵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在培智数学教学时,可从智障学生已有的认知且熟知的问题入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社区活动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是人活动的场所,人的社会活动离不开社区,社区同样也是智障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为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提供帮助。智障学生接触社区活动实际上是在体验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过程。

(一)搭建交流平台

特殊教育要把智障学生融合教育作为一项重任,与社区管理者相配合,整合社区资源,专设社区融合教育机构,搭建起一个教育网络平台。智障学生在沟通与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社区活动能够为智障学生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提供平台,让社会真正接纳、理解、支持特殊儿童。

(二)迁移教育场所

社区融合教育要求我们把智障学生从教室带出来,将教学场所迁移到社会中,将教学活动迁移到社区里。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特殊教育就是让智障学生学会自理、学会生存,自信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真情实景的体验和实践,有助于智障学生的生活化和社会化,让他们过马路、乘公交、逛超市、寄快递、去医院,变书本上的知识为生活实体。

(三)社区活动的效果

首先,生活数学与社区活动的融合能更好地为智障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其次,迁移教育教学场所到社区,健全了校本课程教学体系。

三、生活数学与社区活动

从生活数学课程的目标可以看出,对智障学生进行的数学教学内容是一些简单的且能跟生活实际发生联系并运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为今后其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一)课程结构的设置

为实现生活数学与社区活动的有效融合,智障学生课程结构的设置要从社会需要、学生个人需要、课程发展需要三方面出发,突出社会化和个别化,构建以康复训练、社会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开展以智障学生适应社区为目的的教学训练。

课堂教学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在教师、家长辅助下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家庭情境或者社区生活情境中进行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就是有可能发生在自身生活中的。同时还要结合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开发课程资源,整合多种资源为单元开展服务。

(二)分层的针对性教学

针对不同年级的智障学生,不能笼统地只运用一套教材,更不能只反复开展一项社区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按照智障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进行分层。生活数学与社区活动的融合要有计划地根据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三)构建教学模式

在社区课堂里社区是智障学生学习的场所,社区活动是智障学生学习的方式,社区生活是智障学生将习得的知识和生活技能进行迁移的地方。生活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具体的内容,融合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生涯发展,与学生的生活要求相适应,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生活奠定基础。社区中的居民是教育智障学生的编外教师,他们来自社会各界,这是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可以让学生融入社会成为现实。

生活数学与社区活动相融合,其本质在于提升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让他们达到生活自理、适应社会、自食其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让特殊学生从特殊走向普通、走向社会、实现融合。■

猜你喜欢

社区活动智障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小队活动菜单”引领社区活动的“三步走”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怎样有效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社区活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谈群众文化活动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积极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