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绘本走进“不一样”的学习世界

2021-08-16谢永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加数算式乘法

谢永莱

绘本是一种别样的读本,它通过图画或文字,生动地将一个或多个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图画和文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体,作为语言的媒介,在绘本中融合、交织、互相映衬,这是绘本不同于普通读本的另类表现形式。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能将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够接受和喜欢的表达方式,里面有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阅读,进而引发思考和讨论,然后忍不住去探索、去比较,并慢慢学会推理,最终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内化为自身的数学经验,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这些内化的数学经验在学生心中是感性而具体的。跳出枯燥的数学课本,去读一个“特别”的数学故事,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这将为学生的思维开一扇门,让他们走进“不一样”的数学课堂。

一、数学绘本,创设“不一样”的学习情境

数学并不是一门具体而感性的学科,有一定的抽象性。学习数学需要一个人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数学绘本通过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将抽象的数学内容无缝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学习数学,从而在抽象数学知识和课外生活场景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让学生乐于倾听,安于学习,并且带着兴趣去探索和讨论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引导和教会学生怎么用数学的表达方法去推理、去沟通。

在数学学习中,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时间”的概念是比较难的,更别说怎样看时间以及测量时间了。但假如通过读《时间的故事》绘本来学习,就有趣多了。

书中写道:“时间像蜗牛,过了早上、中午、晚上要再过早上、中午、晚上。过了春夏秋冬,要再过春夏秋冬。”让学生理解时间是“循环的”,也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且这是自然的、没有人能改变的。“时间又像是淘气鬼,玩得开心时,‘唰地很快过去;无聊时,无论怎么都不肯走。时间像小朋友跳的皮筋,一会儿长一会儿短。乖乖说: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很快就要走;不想睡觉的时候,妈妈总叫我睡,好长时间都睡不着!真是淘气鬼。”

开始读的时候,学生可能只是被那些奇怪的图片所吸引,细读之后,慢慢地就有了感性认识,知道一秒就是闭眼睛再睁眼。书上的图片很醒目地显示闭眼是黑色,睁眼是亮色。

聪明的古人发明了许多测量时间的方法,如蜡烛钟、水钟、沙钟、嘀嗒的时钟等。有了时钟,人们的活动有了规律,大家都要按时上班上学,钟成了“头头儿”。那么能不能让时间停下来?用绳子把太阳绑紧不让它升起来,时间会停止吗?不会!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利用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学生跟着《时间的故事》这本书,听着有趣的数学故事就学到了有关时间的知识点,知道了钟面上各个针表示的意义,了解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也感受到了时间的长短。利用绘本创设“不一样”的学习情境,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二、数学绘本,引导“不一样”的自主探究

数学绘本生动的故事情节很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被隐藏在数学故事中的知识所启发,从而获得打开数学思维的“金钥匙”。通过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经历,让学生在阅读数学故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健全人格。相比常规的数学教材,数学绘本有一定的故事情境,故事呈现有一定的趣味性,更貼近学生的生活与思维。围绕数学绘本的故事,结合教学知识点来设计教学,往往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如,借助《买卖国的乘法队长》一书来认识乘法。

一开始的故事导入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师:辽阔大海的对岸有一个国家,名字叫作买卖国。买卖国有一个港口,许多船只穿梭往来,船上货物堆成山,全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叫卖吆喝的声音此起彼伏,那是商贩在推销他们的商品。有一个场景,你肯定会惊奇不已,因为不管你在哪里你都能看见。想想是会是什么场景?

师:对,就是交易场景。现场买卖中只有数数,才能了解买了多少,卖了多少。“请给我600个最好的洋葱!”“请给我拉700个新鲜的橘子!”看着他们的数数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这样数数太麻烦。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法?

由此引出乘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师:买卖国的皇帝也是这么想的,他和大臣们一起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所有的东西不要一个一个卖了,把东西几个几个扎在一起卖。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是更多绑成一团,打包出售!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鸭蛋不卖一个,要卖就是一盒几个;西瓜不卖一个,要卖就是两个一袋;秋刀鱼不卖一条,要卖就是五条一串。你们说这个方法好不好?

师:果然,这样绑在一起买卖方便了很多。可是算账的时候,老板娘犯难了。要知道高帽子客人买了几捆香蕉,怎么用最快方法来算呢?

生:列算式4+4+4+4+4=20。

师:对!我们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计算。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所有的加数都是4。

师:像这样加数都是一样的数,我们叫相同加数(板书:相同加数),这里的相同加数就是4。这里有几个相同加数4?

老师引导学生逐个地数:1个4,2个4,3个4……

师:这里一共有5个4,这个5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个数)。假如现在我买了同样的10捆香蕉,可以怎么列式?

生:4+4+4+4+4+4+4+4+4+4=40。

师:有点晕,这里到底是几个4相加?

生:10个。

师:假如老师现在要买100捆同样的香蕉,写成加法算式会怎么样?谁愿意来试试?

学生都摇头,表示太烦太长了。

师:为什么你们都不愿意写了?如果你是买卖国的皇帝,你能像他一样想个好办法吗?

生:写成100个4。

师:嗯,你这个想法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用“几个几”这样的形式来表示,老师把它写下来(板书:几个几)。

生:我们可以用个简单的算式来表示,用乘法算式100×4。

……

一个图文并茂的数学绘本故事所带来的课堂效应是惊人的,用一个有趣的数学绘本故事引入新课,比普通的情境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自然高涨。通过数学绘本中的买卖商品情境让学生体会一个个数、一个个加的局限性,进而感受到乘法的简洁性、优越性。让学生跟着数学绘本故事发挥自己的数学想象力,探究买卖国国王是如何解决生活问题的,从而体会到乘法的应用价值。有趣的数学绘本,给学生提供增长阅读能力与讨论数学概念的机会,创设一个又一个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不一样”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数学绘本,培养“不一样”的优良品质

数学绘本与一般益智类的图书不同,它的魅力在于有着无穷魅力的情节。这些情节只用简约而明快的图画进行表达,故事内容趣味十足,又蕴含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数学绘本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以极其简单明白的故事或图画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存在如呼吸般自然。数学是生活的抽象化,同时数学也是能在生活中使用的一门学科,让学生理解学数学的意义,从而愿意学习数学,愿意运用数学思维解决自己的疑问。领会数学绘本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让学生既能通过绘本故事学到数学知识,又能从故事中学到做人的道理,从而锤炼品格。

数学绘本,以特有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学习数学变得有趣而轻松。童话般的学习旅途,始终贯穿着“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数学、画中有实践”。让学生与数学、生活真实相遇,通过有趣的数学绘本故事,在绘本和数学知识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探究、体验并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绘本,学生走进它,会惊讶它的美丽,惊讶它的神奇莫测,惊讶它的包罗万象,惊讶它的“好玩”。它将学生带入了一个“不一样”的数学学习世界。■

猜你喜欢

加数算式乘法
分解加数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怎么写算式
把加法变成乘法
好玩的算式谜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一道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