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部成立之初
2021-08-16廉正保
廉正保
1965年7月,我从外交学院毕业后进入外交部西欧司,被安排到北京东城外交部街33号院内办公。外交部街33号院是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后的第一个办公地址,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首个部址
1949年春,北平和平解放后,华北人民政府和以叶剑英为主任、王炳南为副主任的中央外事组进驻外交部街33号院开展工作。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周恩来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公告》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外交公告,也是新中国对外关系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雏形和基石。
周恩来当天即以外长名义具《公函》,向世界各国政府送达毛泽东的《公告》,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可见,新中国的外交部与共和国是同一天诞生的,而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10月31日,华北人民政府结束工作,撤离外交部街33号院,外交部便正式迁入。外交部街33号院便成为外交部的第一个部址。
外交部街在民国之前叫“石大人胡同”,据说是因为明朝时迫害民族英雄于谦的石亨在这里住过而得名。石亨的旧宅几经辗转,到清朝时成了负责铸造钱币的工部宝源局所在地。清末,此处建起了一座德国式的石制门楼及主楼,主楼气势恢弘,雄伟壮观,有上下两层,楼顶很高,楼梯很宽,内有礼堂、客房和餐厅、厨房等,还有宽大的阳台。
民国成立后,1912年3月,袁世凯在这里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以此作为临时办公地点。当年秋天,孙中山来京时,袁世凯专门腾出此地招待孙中山。孙中山离开后,民国外交部便从东堂子胡同迁入此地办公。此后,石大人胡同便改称“外交部街”。1928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该楼又成为外交部档案保管处的办公场所。北平解放后,此楼被北平军管会接管。
成立大会
1949年11月3日,周恩来来到外交部,同处级以上干部见面,并同其他部、司领导一起研究确定了有关办公制度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问题。
11月8日,外交部在东楼礼堂召开了首次全体工作人员大会,亦称外交部成立大会,有170人出席。周恩来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非常精辟、透彻地分析了外交工作的任务、战略策略和工作方法。周恩来说:“外交是代表国家的工作。我们今天这一百多人,在开辟战场之初,应当在工作中锻炼培养,要求每一个同志一切从学习出发,不要骄傲,不要急躁,不要气馁,同时要有纪律……”
周恩来特别叮嘱:“外交工作者不能乱搞,不能冲动……真正成为一个外交战士,必须磨练自己……外交同军队一样,不过是文打而已,文打武打是一样的。”周恩来首次提出“外交同军队一样”,此后不久,他更是明确提出,外交队伍是“文装解放军”。在大会结束前,周恩来号召大家在工作中坚持学习,并提议在新的外交机构中,要建立新的学习制度。
出席大会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主持大会的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在会议开始时对大家说,外交部10月1日成立,10月5日即开始办公,一个多月内,在机构、人员两不健全的情形下,进行了10多项工作,对外方面,把毛泽东主席的《开国公告》和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公函》送达各国,并与9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办理了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呈递国书事宜;筹办了新中国首位驻外大使王稼祥赴任,等等。对内方面,草拟了本部组织条例草案,配备了各级工作人员;分配了各部门的临时办公地点和职工宿舍;初步建立了供给与待遇方面的制度等。
新中国外交部成立时,全部干部有248人。外交部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到1949年底,人员总数已近300人。当时,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中央从解放军中抽调了一批高级将领充实到外交部,如耿飚、袁仲贤、姬鹏飞、黄镇、韩念龙、王幼平、罗贵波等,都曾出任中国首批驻外大使,被誉为“将军大使”。
值得一提的是,有57位曾参加过国民党政府的人员也被吸纳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外交官,显示出刚刚成立的共和国海纳百川的胸襟。
首份外交文书
当时,中央外事组的部分成员和北平军管会外事处,在东城的御河桥原日本使馆旧址办公。御河桥也就是现在的正义路、东交民巷一带。由于这里离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较近,所以,明清以来,朝廷不少部院和皇亲国戚们都把衙门府邸设在河两岸。
19世纪60年代,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清廷被迫签署《北京条约》,同意外国使节常驻北京。列强看中了这片与清朝行政中枢近在咫尺的区域,以之作为建立使馆的首选之地,不少国家都在这一带建立了使馆,其中,日本占据了河东岸的詹事府和肃亲王府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当天,外交部执行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的名义,给世界各国发《公函》。这份《公函》就是在御河桥经办和发出的。后来担任外交部办公厅档案科科长的刘文仲记得,当天下午,部分工作人员参加完开国大典,回到御河桥时已经很晚了,在办公室等待着的王炳南显得很着急。王炳南说,周总理询问《开国公告》和《公函》的准备情况。两人正说着,周总理就来了,总理让王炳南把《公函》送到北京饭店,在那里签字盖章,取回后立即送出。
《公函》取回后,王炳南立即布置发送事宜:其中一部分交给曹桂生,由他连夜出发带往南京,再由南京外事处送给驻南京的前各国外交人员;给驻北京的前外交人员的函件,则由几位同志分别送交。《公函》发出后不久,一些国家纷纷来电,表示愿与中国建交,对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不经谈判,我国即复电表示热忱欢迎两国建交。
新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也是在这里开始筹组的,办公厅副主任阎宝航组织了筹建工作。在王稼祥大使率使馆工作人员赴任之前,王炳南和阎宝航签发照会,向苏联驻华使馆提出,由于来不及办护照,暂发给王大使一行证明书以便迅速成行,请苏方沿路关卡据此给王大使一行以持有外交护照的礼遇。据说,直到当年年底,新中国的外交官赴苏,仍持用这样的证明,大家戏称之为“路条”。
此后,外交部又几经搬迁,东交民巷15号院、正义路六国饭店、朝内大街225号院等,都见证了新中国外交的辉煌和时代的变迁。现坐落于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的外交部大楼高大雄伟,引人注目,已是外交部的第四个部址。1998年10月,我卸任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后,到外交部的档案馆任职,就在这里办公,直至2007年1月退休。
我深信,在百年不遇的时代巨变中,中国外交将在实现大国崛起、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再创新的辉煌。
(作者系前驻外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原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