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要素的小说教学策略
2021-08-16李洋
【摘要】现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为例,浅析基于语文要素的小说教学具体策略是“读懂生活影子,感悟虚构与真实”“抓住情节意外之处,学会情节设计”“聚焦环境描写,体会表达效果”“创编生活故事,学会迁移运用”。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说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9-061-02
【本文著录格式】李洋.聚焦语文要素的小说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1,20(19):61-62.
小说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种文体,情节曲折,吸引力强,学生喜爱阅读。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流于关注故事情节发展而不能充分感受小说文体特点,忽略小说的语言魅力。教师也往往会忽略小说文体价值,或把小说当作记叙文进行教学,只关注“事”与“人”,忽略了其独有的语用价值;或仅仅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去剖析作品,忽略了借助小说文体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成长的功用。
一、读懂生活影子,感悟虚构与真实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导语中写道: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这句话概括出小说特点之一: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叙述的内容并非真人真事,但有真实生活为影子,有生活的真实细节。小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课文是真人真事,小说的虚构性对于刚接触小说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小说的文体特点,借助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读懂文中生活的影子——真实可感的生活细节,领悟作者虚构的目的,体会小说塑造出的人物鲜明个性。
例如:教学《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桥》是一篇小小说。小说重要特点之一是“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课文中哪些是虚构的?哪些画面或场景是你在生活中见过?
学生在研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感受洪水来临前和来临时的场景都是在生活中或视频中看到过、听到过。这些真实细腻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可怕,体会人们遇险时的危急。
教师再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小伙子却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这样情节并非真实发生,为什么要这样写?而老汉的舍己救人、沉着镇定、临危不惧、不徇私情的品质,却是生活中先进人物的高贵品格。在虚实对比中,引导学生体悟小说主要是通过虚构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
二、抓住意外之处,学会设计情节
小说情节主要指小说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小说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而这一点往往又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小说单元的习作安排了一篇习作——根据三个情景,编写一篇小小说。在小说编写过程中,学生学会虚构情节,形成“一波三折”的表达效果,对于教学来说又是一个难点。大部分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停留在线性思维上,读了叙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即可知道后半部分结果,没有波折。所以在精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能理清小说的情节发展,了解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还要学会基本的情節设计的方法——情节中要有“意外之处”。教师可以在学生梳理出故事情节之后,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中的“意外之处”,体会作者设计情节的妙处,理解 “矛盾冲突”让小说的情节更有吸引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例如:教学《穷人》,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利用小标题梳理出小说情节:丈夫打鱼未归,桑娜万般焦急——发现邻居死亡,抱回遗孤不安——丈夫不谋而合,坚定收养遗孤。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情节中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什么?(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当桑娜把西蒙已死的消息告诉丈夫时,自己的丈夫要求把孩子抱过来,并催促桑娜快去抱孩子。)在情节的意外之处,感受情节的起伏变化,体会桑娜和渔夫的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
三、聚焦环境描写,体会表达效果
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环境描写或在小说开头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或用生动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的心情,凸显人物心理活动;或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深化了作品主题。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对于刚接触小说文体课文的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教师可以基于语用的本位,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或同类型语段阅读中去感受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逐渐掌握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再组织适切的环境描写练笔,迁移环境描写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借助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教学《穷人》,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第一段“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而“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引导学生体会这段环境描写突出了渔夫外出打鱼的恶劣天气和生活的不易,以及桑娜的勤劳贤惠。此时,还可以进行同类小说的群文阅读,从《桥》开头的环境描写中,体会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还写出了洪水的凶猛;从《在柏林》结尾的环境描写中,体会到人们对出人意料的结果的震撼。
四、细品描写方法,感悟人物形象
小说单元导读中有这样一句话: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可见,“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应围绕着这一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不同描写方法,同时深入感受课文中人物的鲜明形象,体会课文表达的丰富情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非常多,比如:对比手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等。在进行小说教学时,教师可以依循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设置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迁移运用描写方法,提升学生语言综合素养。一篇小说教学可以预设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知人物形象,交流分享,让全体学生都能不断丰满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第二板块可以引导学生品悟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第三板块是恰当地挖掘课文中的“语言空白”之处,运用学习的描写方法进行练笔补充,在提升习作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深入感受人物形象。
例如:教学《桥》有这样的一些环节:
板块一:抓住细节描写,品悟人物形象
师:在突如其来的洪水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汉?请默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老汉的句子,边读边体会。(默读思考后交流)
生1:我看到了一位沉着镇静的老汉。生2:我看到一位舍己为人老汉。生3:我看了一位恪尽职守、铁面无私的老汉……
师:你们又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呢?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
板块二:围绕人物形象,品悟描写方法
师:作者又是怎样写出老汉特点,我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1:我从课文的许多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作者是作者抓住了老汉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描写。
……
师:是的,作者描写洪水肆虐,正是为了表现老汉的形象。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结尾,你们发现这样写法有什么的效果?
生:这就是作者设置悬念的效果。
……
板块三:迁移运用写法,深刻体会形象
师:同学们,让最感到意外和动人的是课文结尾的三句话。虽然简短,但是蕴含的内容与情感非常丰富。请大家展开想象,把人们祭奠老汉和他儿子的场景写下来。
出示要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具体;可以适当地补充一至两处的环境描写。
……
五、创编生活故事,学会迁移表达
在小说单元导语中明确了一个重要语文要素: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单元习作也是创编生活故事:从三组环境和人物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为了有效落实这个语文要素,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每一课的具體情况,巧妙设置小练笔,对情节的设计、虚实的把握和环境描写的运用进行专项的小练习,层层深入,步步扎实进行练笔,最后实现在创编生活故事时,水到渠成。
例如:教学《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仿照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为自己曾经的一篇习作补上恰当的环境描写,或交代时间,或烘托人物心理,或反映人物形象等。
教学《在柏林》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创设“情节的意外之处”的练笔。围绕着单元习作中第一情景“淘气包张明,外号‘小辣椒的班长王寒冰,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想象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练习用小标题的方式创设“一波三折”的情节。
综上所述,小说教学应增强文体意识,立足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成长,围绕着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小说的虚构与真实的相融处、情节发展中的意外处、环境描写的特别处、语言表达的精妙处等教学素材,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体会人物形象,恰当组织练笔,迁移写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辨析,提升学生阅读小说能力——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学会阅读小说,学会写小小说。
参考文献
[1]谢穹.浅议单元视域下小说教学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11).
[2]吴云菊.基于学情的小说教学路径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 2019(4).
作者简介:李洋,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本体性知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