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8-16天津市河西区中医医院300000李雅文
天津市河西区中医医院(300000)李雅文
慢阻肺的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肺部疾病[1]。慢肺阻的发病相对较为缓慢,患者病程较长,其发病的初期往往可能并没有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胸闷、气短等一系列的症状、体征。随着环境污染加重,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断增加,慢肺阻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导致患者出现了痰液增多和呼吸不畅,使患者的病情加重,严重的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3]。而常规的基础临床治疗方案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与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质量就应该对更好的慢肺阻合并肺部感染治疗药物进行探析。本次实验研究以在我院接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114例作为分析对象,探析了对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盐酸氨溴索的临床应用疗效,相关内容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114例患者根据随机1∶1原则分为治疗组(n=57)与常规组(n=57)。治疗组由31例男性患者和26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范围45~72岁,平均年龄(58.6±3.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3.87±0.69)年;常规组由33例男性患者和24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范围46~70岁,平均年龄(58.3±4.1)岁,病程1.5~7年,平均病程为(3.91±0.72)年。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比较。纳入患者对本次实验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方法均知情同意,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的内容包括祛痰平喘、吸氧、抗感染以及支气管扩张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每次的剂量为30mg,将其融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行静脉滴注,每天治疗2次,连续治疗的时间为一个星期。
1.3 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研究中治疗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观察与评价指标分别为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吸量和血氧分压等肺功能指标和胸闷消失、咳嗽消失、体温恢复、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失眠、胃部不适、惊厥)发生率。
疗效判定标准: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胸闷、高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均基本消失,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且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减少,经过肺部X线检查后发现其阴影明显吸收,肺功能恢复正常认定为显效;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胸闷、高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排痰明显减少,偶尔镇咳或者是在夜间出现咳嗽的情况,对睡眠有一定影响,经过肺部X线检查发现其阴影有所吸收,肺功能有所改善认定为好转;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胸闷、高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和呼吸道分泌物均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恶化的情况,对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影响,且经过肺部X线检查发现其阴影未见吸收,肺功能无好转认定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百分数(%)代表相关计数资料,其检验方法为卡方(X2),以均数标准差(±s)代表相关计量资料,其检验方法为独立样本t,统计学差异显著以P<0.05作为标准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组患者中显效有32例,好转有24例,无效有1例,其治疗有效率为98.2%;常规组患者中显效有27例,好转有21例,无效有9例,其治疗有效率为84.2%,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X2=19.685,P=0.013)。
2.2 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吸量和血氧分压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用上述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见附表1。
附表1 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2.3 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可知,治疗组患者胸闷消失、咳嗽消失、体温恢复、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均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2。
附表2 治疗组与常规组患者相关症状消失、恢复和住院时间对比分析(d)
2.4 治疗组有患者57例,其中出现心律失常、失眠、胃部不适、惊厥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常规组有患者57例,其中出现心律失常、失眠、胃部不适、惊厥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且在对症治疗后好转,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后可知,治疗组与常规组患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2.204,P=0.862)。
3 讨论
慢肺阻属于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环境以及行为习惯不断改变的今天,这一疾病的发生概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将减轻患者的气道阻塞,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作为重点内容,因此,就应该分析更好的治疗方法与药物[4][5][6]。盐酸氨溴索属于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祛痰剂,其主要是溴乙胺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同时,也是一种激活剂,其主要由黏痰溶解剂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这一药物可以通过加强对于人体肺泡的刺激来促进相关活性物质的释放,避免了肺泡凹陷以及萎缩等情况的出现,在降低支气管高反应的同时也增强了患者肺部的顺应性[7][8]。在此基础上,盐酸氨溴索这一药物具有着显著的呼吸道浆液与痰液的稀释、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促进了痰液的排出。此外,也有相关实验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也可以达到黏多糖纤维的分解目的,促进了纤毛运动,加快了肺泡II型上皮细胞的形成,对提高人体的抗感染能力有着积极地作用和意义。
统计学分析后可知,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吸量和血氧分压等肺功能指标后可知,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可知,治疗组患者胸闷消失、咳嗽消失、体温恢复、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均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后可知,治疗组与常规组患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为慢肺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可以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了患者的呼吸状况,加快了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药物[9][10]。
综上所述,在对慢肺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这一药物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缩短胸闷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均相对较为理想,可以将其作为慢肺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一种理想治疗药物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