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探析
2021-08-15胡泽露张强
胡泽露 张强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温江 61113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交往。“就文化交往战略而言,全球化时代,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交往实践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市场商品的双重属性。”[1]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渗透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文化产品占据中国市场,如何在激荡的文化洪流中实现文化自立,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都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的支撑,在这样的全球化背景下,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的理论源泉
在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视域下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需要弄清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与民族文化独立性之间的关联性,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去理解民族文化独立性是正确且重要的方向。
(一)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包含各民族文化的交往融合
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建立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基础之上,包含着各民族文化的交往和融合。范宝舟将马克思交往理论总结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中的个人以及诸如阶级、家庭、民族、国家、社会集团等共同体之间在物质、精神上互相约束、互相作用、彼此联系、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及形成的相互关系的统一”[2]由此交往可划分为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包含着文化交往,马克思的文化交往思想包含着文化和交往两个部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论述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普遍的交往各民族之间的障碍被打破,各个民族文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慢慢被磨合,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改进,实现了文化交往。
(二)各民族文化的交往融合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马克思的文化交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人类实践的一切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物。在文化交往中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于民族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产品差异性,在社会分工下的影响下,各民族的劳动资料、劳动方式都具备民族特色。即民族性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民族成员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语言、行为等的集中反映。正如斯大林描述“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自己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性。”[4]由此可见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各民族文化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各民族文化的交往融合过程中保持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至关重要。文化交往是文化输出的主要形式,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让全世界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智慧和文明相碰撞,助力了各民族的生产力发展,大大提升了各民族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资本的扩张造成了交往的异化,不平等性是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的属性之一,对于文化输入国来说可能是一把双刃剑,通过文化渗透破坏其民族的文化多样性。
(三)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文化开放性或世界性相统一
民族文化需要保持独立性,独立不是孤立,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文化开放性、世界性是相统一的关系。这里的独立性指的是保持“相对”独立性,不是“绝对”的孤立,不是文化的自大,也不是“闭关锁国”似的封闭主义。马克思指出:“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5]通过文化交往实现了文化的全球化,文化交往已是一种发展趋势,各民族文化成果为世界所共享,文化呈现出开放性和世界性。 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中国只有积极地与他国建立平等和谐的交往关系,以全面开放的态度,主动投身于世界文化交往中。在保持本土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保持对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前提下,在不同文化的文化交相辉映,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引领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实现民族文化独立性与文化开放性、世界性的相统一。
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是指在世界文化交往过程中,保持对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正确认识“独立性”有助于合理阐释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其中“独立性”不等同于“排他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在文化交往活动中呈现的“自主性”。
二、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视域下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面临的困境
民族文化突破其地域性演变成为世界文化,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多样化具体化,一方面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传播,极力鼓吹并大肆宣扬自己民族文化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资本主义文化占据文化市场使得一些特有的中华民族文化受到挑战和冲击,另一方面缺乏对中华民族文化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未能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运用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产业中,文化产业缺乏创新能力。从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当前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面临的困境,对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的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化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冲击
传播学教授赫伯特·席勒首次在《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对文化帝国主义作出了明确定义,“当今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最好描述为这样一系列过程的总和:一个社会(特指第三世界国家)被卷入进现代世界体系中,其统治阶层被吸引、推动、强迫、有时甚至被贿赂,从而塑造出符合这个现代世界体系中符合统治中心的价值观和结构,以宣扬价值观和结构”[6],换言之,文化交往之间存在异化,弱势一方时常处于一种被控制、被支配状态,这种状态与旧有帝国殖民体系存在强关联性,实质是一种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 ,殖民扩张的载体也从政治、贸易或军事延伸到文化,这种意识形态倾销是被迫的文化交往。
文化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冲击方式主要体现在多个领域。
一是文化帝国主义对文化产业的冲击,以美国为例,美国已形成商业化、市场化的文化产业,以文化的大众化和隐蔽性为特征并以互联网作为传播渠道,文化输出型的产业模式已然成熟。带有美国符号的文化产品充斥中国市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意识形态输出的“双赢局面”,《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票房高涨,反而国内某些电影无人问津,导致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电影市场只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体育、广播、音乐等等都被潜移默化地进行帝国主义的渗透,占据大量的中国市场份额,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
二是文化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文化帝国主义利用互联网、纸媒、人才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并以文化产品为载体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传播西方文化所谓“自由、民主”“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主流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攻击诋毁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致青年崇尚西方文化,追求物质满足抛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直接作用在输入国的民众身上,通过文化产品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进而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7]在被迫的文化交往下,受众看似被赋予了自由的选择权,实际是潜移默化掉入文化帝国主义的陷阱。
(二)缺乏对中华民族文化中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体现在保持对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属性,是文化独立性的标志,文化的民族性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十四五”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加大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也是必由之路。如今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正面临着中华民族文化中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充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不佳等问题。我国古代的大量传统文化元素源于文化交往的时代局限性,以瓷器为例,官窑对技术的垄断,核心技术未能通过文化交往传递并随着民族迁徙和时代变迁而丧失。而现今青年群体处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对于文化的选择具有主体性,对传统文化中的京剧、戏曲、古建筑等认可度不高,深层次的会演变为对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的淡化,传统文化的传承道阻且长,给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带来了挑战。
(三)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民族文化独立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在文化交往活动中呈现的“自主性”。简言之文化发展需具备民族特色,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中应该坚持文化主体地位,实现的途径唯有创新。目前国内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文化产品质量普遍不高,文化产业市场急需整顿。一是文化产品内容不够创新,对待文化产品创作抄袭照搬,对待外来文化不顾国情照单全收;二是文化产业制度不够创新,对待文化产业乱象的行为约束不够或是教条化影响文化创作;三是文化产业传播渠道不够创新,民族就是世界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如何走出国门,不能再依托于传统的传播媒介。中华民族文化产业革新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重要载体。
三、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视域下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的现实路径
(一)加强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弘扬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
从文化交往具体表现的意识形态出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价值观的渗透,遏制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乎到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安全,继续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需要强大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民族国家得以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保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现实选择。
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证明的真理,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新时代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对资金主义国家自由思想的鼓吹,否认社会主义,试图冲击马克思主义,威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不应只是高高在上的理论,只为部分人所理解和学习,建设官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涵盖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APP 等各方面。倡导全民学习,同时党的日常宣传应以正面宣教为主,在内容上避免抽象、枯燥的纯理论,立足于现实实践,将深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深入人心,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
二是营造风清气正的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交往变得简单与直接,互联网的普及后网民数量激增,网络成为文化交往的一种新形式。“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64.5% 。”[8]网民知识文化良莠不齐对信息来源甄别不够,看待事情过于片面,容易随大流沦为乌合之众,被极端分子乘虚而入。对党而言,站稳互联网意识形态的主战场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增强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能力,对舆情事件早发现、早处理,利用大数据平台随时监控网络舆情走向,把握舆论走向,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主导话题讨论。
(二)牢牢把握文化产业的安全和创新性建设,发展和壮大民族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文化交往中重要的一环,其中内容囊括意识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三大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指出: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9]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文化产业意识形态这一本质属性,创新性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对外来文化产品的准进准出制度严格把控,落实文化流通市场的监管,从本质上捍卫国家文化安全并维护文化发展秩序,从而保障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捍卫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从而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
一是落实文化流通市场的监管机制。立足于国家文化产业安全的基础上,对外,进行输入本国的文化进行识别筛选,将具有侵略性、腐朽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阻拦在国门之外;对内,掌握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社会大众对文化产品的认可和满意程度、本国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有利于做出针对性地对国内文化产业做出调整。建立监管机制是有效推动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净化文化环境有着积极作用。
二是文化产品需符合主流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氛围下,不少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铤而走险,将一些毒害人民、污染社会的腐朽文化广泛传播,造成文化产业发展乱象。文化生产企业应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肩负起相应的责任与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民族文化的精炼和总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价值观多元化、中西文化交流成为常态,“文化企业应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要求的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10]从源头上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弘扬时代主旋律,增强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
三是创新性发展和壮大民族文化产业。中华民族文化自身的强大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提供动力,要繁荣文化产业,关键在于对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尤其着重于民族文化产业增强自身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本国各民族文化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有利于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保持本民族文化生存空间、坚守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丰富文化产品内容,深入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源泉。
(三)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包括创新性成果,都是以“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为条件的,都是通过人类实践的产物,而不是凭空想象或拿来主义。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聚焦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继承并发扬。
一是以扬弃的态度科学对待传统文化。扬弃存在于唯物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抛弃又保留、克服又继承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中力量代表,从中汲取前进和发展的力量。首先,创新性地将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代精神相结合发展,赋予其时代性,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掌握历史进程、文化变迁、文化态度的演变等多方面,找到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独立思想。最后,把经过历史证明的、历久弥新的民族传统文化落到实践上,对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机制。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推广,吸引传承人的加入,确保文化遗产得以流传。
二是实施民族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民族传统文化拥有着丰富文化的资源,但是在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发扬这块却不如美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占据中国市场,将中华民族文化融入其文化产品中,但是向大众传达出的中华传统文化逐渐西方化的怪诞。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不是所谓的封闭式发展,是民族文化在交往交流过程中不同质化,始终保留其独特性与自主性。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各文化主体之间已不是单独的个体存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走出去” 的过程中,需要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在市场上,详尽的分析受众的习惯与特点,针对国家之间的个体化差异调整其文化产品的定位;在内容上,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导,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主旋律;在传播形式上,综合使用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媒体,采取活力创新的宣传方式,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中华文化自身力量,树立自身特色确保平稳和谐发展。
三是培育青少年、青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青年一代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培养青年一代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群众基础。学校是培育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战略重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把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在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仍属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时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导致对外来腐朽文化的辨识欠缺,沦为资本主义文化侵蚀的对象。这个时期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和与之相适应的体验课程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培育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青年群体是国家培养的中坚力量,但是青年群体追求新潮事物,心气浮躁,加之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出现历史虚无主义,应做好每一堂思政课教学,在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丰富课堂案例的同时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给青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