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1-08-15周慧茹韩倩倩朱珊李根林
周慧茹,韩倩倩,朱珊,李根林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一 引言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医药防治方法为手段,研究小儿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中医儿科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服务于儿童生命健康的生命科学和健康科学,是历来中国儿童的健康保障,是我国高校中医学教育重点发展的学科,在多所中医类高校开设了中医儿科学本科专业,中医儿科学是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作为中医学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课,更要具备丰富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医学大学生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医的重要使命,肩负着为中国儿童甚至世界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的使命,这就要求在中医学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加强专业课的修养,更要加强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历来重视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原则,引领思想价值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笔者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工作过程中注重教学与思政的融合,时刻思考将中医儿科学的教学与课程思政以何种方式更好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二者契合点,并付诸于实践,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付诸于实践,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中强调:“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作为从事中医儿科学教学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者,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实时思考如何结合中医学教育教学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中医儿科学的教学肩负着同样的责任,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 中医儿科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紧迫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中医儿科学开展课程思政势在必行
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课程思政建设也是全面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医疗卫生资源,在为祖国人民的健康保障和治疗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来,中医药以独特的优势在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疗、预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中医学在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儿童疾病防治经验,中医儿科学应运而生,为儿童的疾病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加强中医药在儿童健康领域的应用,对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儿童身体素质关乎祖国的未来和发展,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在无形中武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铠甲,为祖国培养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提供有力保障。
当代社会,新时代背景下家长十分重视儿童的生长发育,中医学在儿童疾病的治疗、预防和保健方面的作用突出,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中医的治疗,中医儿科学应用在儿童疾病防治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就对中医儿科学和中医儿科学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中医儿科学从业者来讲不但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不谋而合,也是国家政策和社会的需要。
(二) 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中医儿科学人才需求量大,中医儿科学人才多数的就业方向是中医儿科医生或者从事中医儿科学教学、科研等方面,也是中医儿科医生的主要来源,《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3]介绍我国儿科医生资源不足,目前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相对比较紧缺,全国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数为0.63,离我国目标0.69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人们在儿童保健和疾病治疗上对中医儿科医生的需求量更大,国家为缓解此种紧张趋势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儿科学本科专业,以求增加中医儿科医生的数量、增强中医儿科医生的执业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增强中医儿科学学生的专业自信,稳定专业理想。
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医患关系紧张的局势下,在中医药大学生中出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严重,中医儿科学研究生的报考数量逐年下降,这就造成中医儿科医生缺口加大,故而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大会的重要会议精神,国家主张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中医儿科学的教育同样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医儿科学人才培养的过程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目前中医儿科学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中医儿科学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在中医儿科学高质量人才培养过程中,故而必须要抓好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缺乏专业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连接纽带,在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中常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需要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不仅要完善自身专业课指导者的身份,更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在教学过程中将自身所授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将教书、育人、科研三者有机地融合,提升教师思政教育素养,使教学相长,回归教师角色本位[4]。
三 中医儿科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儿科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新形势下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是人才培养和国家教育任务的需要,2020年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课程思政要覆盖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笔者在中医儿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
(一) 育人者先育己,提升中医儿科学从业者的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课程思政首先要自我思政,教师是关键,强化育人者的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是建设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的有效保障,中医儿科学教师要明确自己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否真正从内心出发关爱自己的学生、是否具有无私奉献为祖国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中是否诚信等等,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既是思考也是反思的过程,自身是否在以身作则,讲台就是影响力,作为中医儿科学教师要在育人之前育己,课程思政之前先要进行自我思政建设,可依托高校现有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培训、教学观摩、教师经验交流等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资源共享;将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纳入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能力培训、师德师风培训中,发挥中医儿科学教研室、教学团队、科研课题组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建立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发挥团体作用;建立课程思政典型,国家级优秀教师、院士等有影响力的教师参与其中,起到由点带面的作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教育、职业理论、法律法规等社会人文学科的专题培训,增强中医儿科学从业者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1],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这样才能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建设课程思政[5]。
(二) 把握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
教学活动的参与包含两个主体,一是“教”的主体,一是“学”的主体,在“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这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的主体要根据“学”的主体的时代特点和需求,结合中医儿科学学科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下功夫,把握中医儿科学专业特性,同时把握中医儿科学理论课、实训课等关键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为学生解惑,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6];要在中医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加快构建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编入教材,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从而实现教育功能[7]。
(三) 充分挖掘中医儿科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中提出医学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医者仁心教育,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其实课程思政本身也是中医儿科学课程的一部分,要在中医儿科学的每一章节教学中,结合当代热点,根据所授章节具体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在基础篇中医儿科发展史中[8],中医儿科学萌芽期最早的儿科医生是扁鹊,结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为何成为小儿医的记载,结合当代中国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针对中医儿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稳定学生专业思想,树立为国家健康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可举例终南山、吴孟超、张磊等,针对中医学专业未来就业和考研的学生,引导其在专业选择上要结合国家战略的需要,选择与国家形势相适应的专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选择人民最需要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此处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传染病章节,结合当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中医药在防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此处融入民族自信和文化、制度自信方面的内容,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民族自信,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诸如此类,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思政设计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共鸣,有效地激发学生产生内动力,促使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和深化。
不断完善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完善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将思政内容落实到中医儿科学的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等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这些是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和基础,中医儿科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前提是尊重中医儿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在组织领导上,组建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统筹研究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大决策,提供组织领导和专家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学科督导检查体系;所在教育部门和高校做好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建设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基地或示范中心,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设立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推广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国形成具有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中医儿科学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 结语
综上,此次笔者对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探索,目的是在传授专业课的同时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的中医儿科学人才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将赋予中医儿科学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会将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和实践带来新的局面,为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开辟新的篇章,为中医儿科学的传承开辟新的道路,但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达到完善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还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