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021-08-14朱奋文

关键词:寓教于乐初中美术激发兴趣

朱奋文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受到美育的熏陶,激發他们的兴趣,让美术教学过程洋溢着快乐的元素。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尽量能够变废为宝,利用手边的一些废弃物品,编织工艺品,让同学们树立环保意识。寓教于乐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审美。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动力,重视实践技能的开发和利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初中美术;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90

初中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课应通过发挥教学特有的魅力,让课堂内容与不同年龄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美术课堂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享受到感官上的愉悦与审美,而且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学生对美术教学不重视,美术课常常被认为是副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广大美术教师应潜心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探索高效课堂的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一、寓教于乐的内涵

寓教于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课堂充满乐趣,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知识的创造者。乐是乐趣、情趣、兴趣、意趣。美术教学应放在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开发上,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感受美术的乐趣,努力提高他们的潜能与智慧,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加强户外写生,注重实践对于教学良好的促进作用,让美术创作的灵感源源不断。

二、如何做到寓教于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利用手工制作和美术创作,开发他们亲手操作的能力,帮助学校或社区做室外宣传画的制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师应具有亲切的教态,并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灵活应用教材中的快乐元素,采用喜闻乐见、灵活机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灵感,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动手创作,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增长知识和增加技能。

1.教师应具有自然大方的教态

良好的教态,让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教师面带笑容,则学生如沐春风。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受到熏陶,他们也会在言谈举止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对待学困生、留守儿童时,一定要一视同仁,经常和他们面对面谈心。一个欣赏的眼神,一次幽默的对话,一次交心的谈话,都充满了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爱心是师生情感的黏合剂,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满爱,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学生,才能和学生交心,才能让学生真正把教师当成知心人。尤其是美术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辅导,爱心关怀,让他们在审美教育和艺术鉴赏方面受到熏陶。教师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教态,经常用爱心关怀他们,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

2.精心设计美术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课,一开始就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紧扣心弦,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促进学生对新课的认知。优秀的导语设计,来自恰当的案例和良好情景的设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采用多种方法导入,例如可以采用美术作品展览的方式导入,视频导入,情景对话导入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乐趣和想象力的课堂。例如在上民俗文化这一节课时,首先教师给同学们展示了秦腔脸谱和皮影戏,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他们跃跃欲试,都想亲手制作,我乘着学生的势头,导入了所上手工制作课,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原因是导入非常成功。心有灵犀一点通,关键时候给学生加以点拨。另外,在美术课上还可以利用书法作品、剪纸、刺绣等,把这些拍成图片或视频,导入新课,可以寓教于乐,先让同学们动手玩,在玩的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还可以利用易拉罐、矿泉水瓶、用过的纸杯来制作工艺品,可以变废为宝,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资源

美术教学能给学生以视觉点的冲击,学生通过欣赏可以获得审美愉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来教学。初中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因此,在上美术鉴赏课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古今中外的绘画,建筑艺术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享受到文化的盛宴。还可以利用希沃白板,让学生利用绘画工具,自己动手,给学生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但多媒体的制作要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APP时一定要遵循教学的重难点,不能喧宾夺主,否则让学生感到课堂很热闹,内容很空洞,并没有起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

4.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创造能力

真正快乐的课堂,应当是充满乐趣的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利用希沃白板的绘画功能,采用师生同台比赛绘画,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初中学生心理已趋于成人化,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给他们留面子,这样他们尊其师才能信其道。给他们创设自由、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灵感自主激发出来。在美术教学中,只有寓教于乐,给予学生以乐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愉悦整个教学过程,才能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到美的教育。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谷县店子九年制学校,甘肃 甘谷741200)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初中美术激发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