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的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

2021-08-13吕佳许向东

编辑之友 2021年7期
关键词:建构

吕佳 许向东

【摘要】当前国际话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话语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但“西强东弱”的不平衡话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势下,兴起于西方的建设性新闻为我国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传播、建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选项和可能性。建设性新闻本土化发展成果,在融入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改善国际涉华舆论生态、有效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之中,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義。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 国际话语体系 建构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7-064-05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7.010

一、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现状

1. 国际话语权依然是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场域

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认为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国际话语权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已成为国际权力结构中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间竞争角逐的重要场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中国力量和中国话语对世界各领域范围内的影响显著提升。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流派认为,硬实力是影响国际话语权与舆论走向的最重要变量。自由主义流派则认为,国际体系相互依赖日益加深,逆全球化、非传统安全问题等的出现,使得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更需要各国的共同参与和多边合作。在国家间的实际竞争中,软实力的话语权需要以硬实力为基础,硬实力也离不开各种优势资源的助力,包括国际话语权的掌握。因此,无论国际关系理论的何种流派都重视软实力,强调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这对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国际话语格局的深刻变革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而经济领域的问题也逐步外溢到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西方国家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和逆全球化现象使西式自由民主模式面临多重挑战。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退群”事件。同时,美国及其盟友在很多重大问题上出现明显分歧,西方内部充满了争吵和话语冲突,难以形成一致的对外话语优势。此外,话语体系建设与综合国力的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话语影响力显著提升,在各类国际议题和国际会议上主动发声,积极推动自身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同时,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也开始发生转变,“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发展理念的提出,代表着中国已经从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3. 国际话语格局仍然暗流涌动

从冷战结束至今,“西强东弱”的话语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根深蒂固。与中国当前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比,代表软实力的话语权并未完全与之相匹配,导致我国在某些时候无法有效发挥国际话语影响力。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忧虑不减反增,在旧有的硬实力方面的“中国威胁论”基础上还发展出了新的“中国软实力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西方国家对中国以负面为主的报道模式和解读方式并未改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并实现复工复产,引发了西方政界和舆论界的激烈反应。美国陆续将15家中国媒体机构认定为“外国使团”,并伙同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话语进行标签化,提出“中国赔偿论”“中国援助牟利论”等误导国际舆论。德国媒体甚至将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据理力争、还原事实真相的外交方式称作“战狼外交”。随着国际话语之争愈加激烈,话语权建设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如何集中各种话语力量进行阐释、充分调动软实力资源,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中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二、建设性新闻在国际话语体系建构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西方传统新闻报道突出矛盾和冲突,渲染负面和消极情绪,导致受众对公民问题幻想破灭、漠不关心。鉴于此,近年来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新闻传播方法崛起。在西方国家,建设性新闻成为一种旨在创造积极影响的新闻方式。荷兰记者凯瑟琳·吉尔登斯泰德提出,建设性新闻是一种在新闻制作和报道过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创造富有成效和吸引力的报道,并坚持新闻业核心功能的新兴新闻形式。[1]具体到实践层面上,建设性新闻理念提倡新闻从业者以公众、解决方案、行动、未来为导向。[2]

受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中国的建设性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征。中国语境下的建设性新闻,在目标层面上着力于重新联结公众、服务人民利益;在社会层面上,中国建设性新闻的落脚点不仅包括公民与社会,还包括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在实践方法上,中国建设性新闻的目标设立更贴合本国实际,将公开、公正、全面、客观,尤其是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作为要旨。[3]此外,建设性新闻反映的是传媒以非对抗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中国的建设性新闻和新闻的建设性实践体现了新闻业与国家战略、社会治理的协同关系。[4]这为改善当前西方媒体对我国的歪曲报道,以及长期以来中国在对外传播和国际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存在的线性思维和模式提供了新的叙事视角和可能性。建设性新闻视角下的国际传播实践,有助于我国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将建设性新闻报道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叙事策略运用到对外话语传播中,有助于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创新外宣方式,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三、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有效途径

基于建设性新闻的实践以及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现状,我国主流媒体应从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转变独白式叙事风格、立足发展实际、以正面报道提升话语吸引力、以建设性新闻提升国际传播力等方面发力,改善国际涉华舆论生态,为有效构建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发挥作用。

1. 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

建设性角色的关键在于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社会进步的理想、以希望为导向的报道实践、高度的交互作用、将记者称为变革推动者,强调避免新闻报道中冲突性的负面影响,以促成问题解决为新闻报道的目标。[5]国内主流媒体在对内进行有关民族和宗教事务的报道上,应以建设性新闻为视角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故事,侧重如何解决问题,展现中国在涉及民族和宗教事务时负责任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给世界范围内民族和宗教冲突多发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例如,针对BBC长期以来恶意攻击抹黑中国、多次播出假新闻的行为,中国日报网发布了名为《BBC关于新疆的不实报道,我们来告诉你真相》的文章,介绍了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问题,指出中国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维护新疆社会的持续稳定,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在改善国际涉华舆论生态和有效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目标下,一方面,主流媒体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不应回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实客观地阐述事实,着重介绍中国如何积极面对困难并务实解决问题,以及中国如何致力于全球公共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强调主流媒体的境外落地与有效融合,通过将本土化内容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提供中国方案。

2. 转变独白式叙事风格

在中国语境下,建设性的新闻传播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还要充分了解、尊重民意,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发展,要为广大民众获取、生产和传播信息,以及沟通交流观点提供平台。从国际传播的视野来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仅需要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轉变独白式叙事方式,还需要将民众的声音吸纳进来,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实现叙述主体的多样化。

具体到传播实践中,如主流媒体在讲述中国政府和人民如何致力于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不仅有《人民日报》发表的《历史性的跨越 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综述》等站在党和政府的角度对中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伟大壮举的总结和诠释,从战略高度把握中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对中国发展和世界减贫进程起到历史性推动作用;还有《中国日报》的《观天下》栏目发表的《81对公益“慢火车”常态化开行传递中国温度》等中国发展实践中的小故事。这些穿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慢火车”每年运送1 200万人次、票价平均每公里不到6分钱,其不仅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更多、更大的便利,还实实在在地在扶贫开发的道路上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机遇,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报道还对普通百姓实际乘车的体验和经历进行了描述,使读者对“慢火车”的情况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反映了中国铁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初心,更向国外读者展示了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宏大、抽象和独白式的叙事不仅难以为西方受众所接受,更会影响预期的话语效果。因此,在对外传播中,一方面需要从建设性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强调中华民族崛起的整体性,另一方面需要从以往的独白式叙事视角向多元叙事视角转变,既要讲述主要民族、城市和社会的发展故事,还要讲述少数民族、乡村和个人的故事,将中国的话语魅力投射到每一个小故事、每一个人物身上。

3. 立足发展实际

建设性新闻认为,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应强调事件背后的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不能只关注对事件和政策本身的叙述,要对新闻背后隐藏的深层次背景和原因进行挖掘和分析。因此,主流媒体在参与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阐述好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和理念,还需立足中国的发展实际和现实国情,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实践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国情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对外传播的实践中,主流媒体如何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首先,必须讲好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发展的深厚历史和文化渊源,讲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同。其次,还要讲好“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中国同各参与方交流合作的故事,以符合当地发展实际和文化习俗的方式讲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成就。再次,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基础上讲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政府摒弃零和思维,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促进世界范围内各国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

在建设性新闻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生动地介绍和说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不讲大话、空话。尤其要注重海外受众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来讲述。立足中国发展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话语语境,避免陷入自拉自唱、自我欣赏的境地,改善话语传播过程中与实践相隔离的局面,激发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建设发展以及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等方面的特点的关注。

4. 以正面报道提升话语吸引力

近年来,建设性新闻不仅在西方备受关注,中国围绕建设性新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有学者认为,建设性新闻所提倡的以积极叙事为主导、联结公众的理念与我国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报道方针相一致。然而,中国新闻业的建设性尝试比西方媒体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以正面为主的报道形式并不意味着主流媒体在讲述中国故事、参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回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报道负面内容也有可能引发人们的思考,从而获得积极的社会影响。如当媒体聚焦于如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时,从问题产生到问题被最终解决的整个过程,也是建设性新闻视角下正向叙事的一种形式。

国内主流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不仅发挥了新闻行业的监督预警功能,更为公众提供了大量高品质的信息,避免因消息匮乏而产生的过度恐慌,同时也向国际社会传播着中国抗疫的经验、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因此,主流媒体坚持以正面为主的报道方式进行抗疫动员,并向国内外讲述抗疫过程中生命至上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有助于塑造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如《光明日报》发表的《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一文中,对全国抗疫先进事迹进行了总结,医生、护士、记者、普通职工、警察等均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体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新华社2021年5月发表的《“谢谢你,中国!”中国疫苗“入世”助力发展中国家抗疫》一文中,对深陷疫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关于中国国药集团研究的新冠灭活疫苗得到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一事进行了报道,通过汇总不同国家的主流媒体对中国疫苗“入世”的评论,体现了中国疫苗的“入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可靠的选择,为促进全球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重要贡献,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这些正面、积极的报道,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实践的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深入推进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传播理念。具体到中国主流媒体关于国内热点事件的报道和中国故事的讲述中,要把握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加强对中国各民族、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正面报道;通过对国内建设成就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报道,展现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的负责任形象,以此扩展到当前逆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在国际社会交往中提出的中国方案。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果的报道,让外国受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文化理念。加强对中国心系天下的发展理念的阐释和报道,如对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观点的阐释和宣传,提升中国特色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度和吸引力,从而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国际话语体系。

5. 以建设性视角提升国际传播效力

建设性新闻在新闻传媒社会功能如监督、促进和协作等的基础上,突出建设性的角色,强调新闻传播活动要为社会提供一种如何向前发展的远景。因此,建设性新闻视角下的主流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和讲述中国故事时,不仅要聚焦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解决之道,还应对这样做的目的及其对未来发展有何益处进行阐释,从而为受众提供一种全局性和发展性的视角,对媒体所讲述的中国故事有更深刻的共鸣和理解,也对事件的未来发展有更大的兴趣和期待。此外,媒体在选取议题时,注重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在报道中国发展成就、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应将中国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同人类未来命运的共同发展联系起来,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018年是中国医疗援非55周年,为反映55年来中国援非医疗成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摄制了四集系列片《医道无界》。其中既有展现中国55年医疗援非历史画卷的宏大开阔叙事,也有扎扎实实、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抓住了典型人物、典型故事,以国际传播意识和国际视听语言讲述了两万多名医疗队员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和由此产生的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有情义、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该节目同时在海外多个平台播出,在融媒体端引发热议,在优酷、腾讯视频和Bilibili上受到网友一致推崇,海内外观众和网友纷纷点赞,引发讨论中国医疗队发扬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热潮。《医道无界》系列片视角独特,制作精良,感人至深,成功讲述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表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通过对医疗这一垂直细分领域的梳理,记录了大量中国援非的珍贵纪实画面和翔实的细节故事,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主流媒体在以建设性视角进行对外传播的实践中,通过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报道策略,使国内、国外受众逐渐感受和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仅致力于解决本国人民关心的问题,还强调自身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作为,关注国际社会的未来发展,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效力,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建构。

结语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的改变和中国实力地位的不断提升要求中国加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全球发展和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改变国际涉华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是当前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任务。建设性新闻在我国再语境化的过程中,具有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现实和传媒机制相结合的中国范式。主流媒体在建设性新闻视角下的国际传播实践中,可通过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转变宏大和独白式叙事风格、立足中国现实国情与发展实际、以正面报道提升中国特色话语的接受度和吸引力、以建设性视角提升国际传播效力等途径,全面阐释当前中国的新发展观、新安全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改善国际涉华舆论生态,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国际话语体系。因此,将建设性新闻理念运用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可有效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McIntyre K, Gyldensted C. Constructive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 and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ying positive psychology techniques to news production[J]. The journal of nedia innovations, 2018, 4(2):20-34.

[2] Liesbeth Hermans, Nico Drok. Placing Constructive Journalism in Context[J]. Journalis Practice, 2018, 12(6):679-694.

[3] 蔡雯,凌昱. 试论中国新闻的建设性——基于我国专业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新闻传播的观察和思考[J]. 编辑之友,2020(10):55-61.

[4] 漆亞林. 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基于中国媒体实践路向的考察[J]. 编辑之友,2020(3):12.

[5] Tanja Aitamurto, Anita Varma. The constructive role of journalism: Contentious metadiscourse on constructive journalism and solutions journalism[J]. Journalism Practice, 2018(6): 695-713.

猜你喜欢

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合理投放辅助材料,鹰架幼儿建构游戏
让幼儿在主题建构中获得快乐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及课程建构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