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传播视角下实体书店多元经营与价值合理性:北京24小时书店研究
2021-08-13宋奇孙美玲
宋奇 孙美玲
【摘要】文章从公共传播理论的视角出发,访谈和实地调研了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中国书店燕翅楼店、Page One北京坊店、十月时光书店和阅青山书店,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4小时书店经营效率较低,难以作为实体书店普遍适用的模式。但作为实体书店少有的创新,其文化展演的特质,加之自身的时间、空间符号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政府、国有资本等多元主体的参与。从实践层面看,24小时书店应进一步深化与读者的情感连接,在注重社会效益、服务读者的同时,实现有效率的公益。可尝试以深夜书店替代24小时书店,使书店成为夜间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公共传播 24小时书店 多元经营 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7-031-08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7.005
24小时书店是实体书店的一个子门类,即24小时不打烊的实体书店。台湾诚品书店敦化南路店1999年率先采用此模式,①而且是诚品书店四十余家分店中唯一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2014年4月,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开始24小时营业,成为北京第一家24小时书店,这家书店在当月收到李克强总理给全体员工的回信。信中指出,24小时不打烊书店“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而且“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希望“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1]之后,北京开设了十余家24小时书店,上海、天津、南京、广州、长沙、西安、沈阳、合肥、青岛、杭州等多个城市也先后铺开。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95家24小时书店,其中48家国营书店、47家民营书店,数量排在前三的省份是上海、北京和江苏。此外,四川、内蒙古等地建有24小时自助无人书店87家。[2]虽然部分书店出现了停止运营的情况,如1200bookshop广州天河北店停业、中信后街店在2019年9月停止夜间运营,至此广州只剩下一家24小时书店。[3]但整体而言,24小时书店成为实体书店行业的一个亮点。
24小时书店的核心是24小时不打烊。从常识看,这种经营方式并不符合大众的常规生理作息习惯,因此夜间经营是否创造出新需求、这种需求是否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都尚存疑问。那么,为什么北京在短时间内密集出现24小时书店?目前这些书店的发展状况如何?24小时书店是否可以成为实体书店行之有效的业态创新模式并推而广之?这是本文关注并希望回答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目前有关24小时书店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公益和经营创新两个角度进行探讨。从公益性角度看,24小时书店是城市精神文化的地标,[4]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城市记忆空间和市民交往空间,对文化意涵交融、城市形象构建和个人交往具有重要意义。[5]从经营模式看,24小时书店对数字时代书店的转型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模式。[6]在对青岛明阅岛书店的读者进行调研时发现,高学历(硕士及以上)人群到访多,安静舒适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吸引力。[7]书店采用主业+副业的盈利模式,通过政府补贴和咖啡厅、文创产品的综合经营实现成本抵偿。[8]同时,通过与房地产商合作降低成本、引入互联网流量思维,推动互联网原住民从阅读到悦读的回归。[9]尽管如此,在该书店经营中依然存在成本升高、综合经营效果差等问题。[10]
综合发现上述文献均没有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要24小时经营?既有研究指出,在电商和电子阅读出现后,实体书店在价格体系、查询服务、交易成本等方面处于劣势,提出了采用餐饮文创综合经营模式、组织活动、增加幼儿类和教育类图书比例、运用体验式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争取公共政策支持等建议,[11]但并未回答24小时书店与普通实体书店的实质性区别。尤其是24小时经营必然会增加经营成本,相较之下经营意义何在,值得进一步探究。
2011年前后,实体书店受租金、税金高涨以及网络书店的冲击开始转型探索,在经营图书主业的同时进行多元经营,尝试文创、咖啡、文化艺术活动等经营形式,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的公共阅读空间。[12]斯科特·麦奎尔提出的“媒体—建筑复合体”概念对于理解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启发,其指出电子媒体如霓虹灯、摄像头等,已经重构了城市空间,使之成为流动的媒體城市。[13]城市空间是个体感知、集体记忆的场所,[14]孕育了公共性,其中空间与传播相互构成。[15]城市时空是多重的,因而传播也是多重的。如以购物中心、广告牌为代表的市场空间,对应的是商业传播如市场营销、广告、公共关系;以住宅、社区为代表的生活空间,对应的是人际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空间,对应的是网络传播等;而书店代表的则是一种公共阅读空间,是公共传播的重要载体。
国内早期关于公共传播的研究指出:“公共传播的首要目的是说服受众,使之采取有益于自身健康和生活,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行为;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和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指导更多的人承担并完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16]胡百精认为公共关系的拓展、面向公众的传播、围绕公共议题的传播、公益传播、处于公共性维度的传播,是公共传播的五种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六种视角,即多元主体基于公共性的对话。他认为公共传播应包含多元主体、公共性价值与整体性方法论、认识论三个维度。[17]师曾志则强调公共传播是一种思维行为模式,以组织所面向的公众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在博弈过程中达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18]公共传播最终指向人的情感连接,情感认知是驱动公共传播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
当前围绕24小时书店形成的一系列讨论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精神地标、服务广大读者、推动全民阅读等方面,均是从公共视角分析这一传播现象。从这个视角看,借用公共传播理论的分析框架是一种有价值的尝试。具体而言,24小时书店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多元主体的参与,包括政府、书店、读者、文创企业、地产企业等;其次是面向广大读者,引领全民阅读,构建城市形象的公共性价值认知;再次是以24小时(时间)和书店(空间)为符号进行的多维度公共性传播。因此,本文从公共传播的视角提出以下理论模型(见图1),在描述北京24小时书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其运营状况以及存在的合理性,主要关注两点,即夜间经营的经济效益(营业利润)与社会效益(读者数量),并以此分析24小时书店是否超越传统实体书店。这涉及公共传播的评价指标问题,实体书店与体育场、博物馆、广场、雕像等公共建筑不同,在外观上一般与普通建筑区别不大,无法以外观的视觉效果呈现符号传播,而且书店虽然具有公益性质,但前提是能够长久地运营下去。因此,不能停留在有24小时书店存在的表层评价,要深入分析书店具体的经营状况。
二、研究方法
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采取案例研究法,辅以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案例研究是对特定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供描述或解释的方法。[19]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市政府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阅读环境,推动包括实体书店在内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北京实体书店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因此,本文选择北京的24小时书店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阅青山书店、中国书店燕翅楼店、Page One北京坊店、十月时光书店作为案例进行探讨。
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属于国营资本,定位是“城市、社区的文化生活空间”,位于朝阳区三里屯街道。该店面积700平方米,咖啡休息区设有40余个座位,容纳图书25 000余种,共计80 000余册。中国书店燕翅楼店,定位是“北京中轴线上一盏不灭的灯”,位于西城区地安门内大街,该店面积600平方米,有36 000余册新书和37 000余册古旧书。阅青山书店通州东郎店定位为“读书人的城市书房”,是全市首家位于文创产业园区的24小时书店。十月时光书店定位是“年轻人的生活体验空间”,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店面面积211平方米,有3 000余种图书。Page One北京坊店属于民营资本,位于西城区前门北京坊,面积2 500平方米,容纳图书80 000册至100 000册。本文选取的案例较好地代表了书店的各个类型。
此外,笔者分别于2019年5月至8月、2020年7月至8月对五家书店进行了实地观察,对书店经营人员、媒体记者和其他相关人员等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依据上述资料对北京24小时实体书店的具体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并给出未来发展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三、北京24小时书店的经营状况分析
截至2020年8月6日,除去无人值守、通过自动售卖方式經营的书店,北京正在营业的24小时书店有11家(见表1)。
从表1可以发现,这11家书店在地区分布上并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城区,其中9家在城六区、1家在北京副中心通州区、1家在昌平。在开业时间上,2017年以后密集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也有部分书店退出24小时营业,如三联韬奋书店海淀分店、博书店。在资本来源上,国营占到70%,言几又、西西弗等发展较为迅速,规模较大的民营书店并未进入这一领域。
在对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阅青山书店、中国书店燕翅楼店、Page One北京坊店、十月时光书店进行调研后发现,这五家24小时实体书店均采用了多元经营模式,在销售图书的同时,都设有阅读空间或咖啡厅,并售卖文创产品、开展线下活动等。其中阅青山、三联韬奋、中国书店和Page One侧重于图书销售和展示,休闲阅读区相对较小,十月时光则把较大空间设计为阅读消费区。
在图书经营特色上,这五家书店各有侧重。Page One主打英文原版图书和人文书籍特别是设计类书籍,中国书店主打古籍,三联韬奋主打人文社科,十月时光主打文学艺术,而阅青山书店的图书品类较为综合,涵盖文史哲、财经、艺术以及儿童读物等。同时,他们都很少选择教辅类等快消品。在图书摆放上,中国书店的摆放密度较高,其他书店的摆放密度相对低一些。通常,密度低会进一步减少图书单位面积的展示,但能够创造出更宽松的空间感和舒适的阅读氛围,给读者营造更佳的阅读体验。在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选择上,各家书店都非常注重这些产品与自身图书定位的搭配,遵循风格相近的原则。
各家书店整体盈利情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开业以来日均客流量超过3 000人次,周六日接待量超过5 000人次。2018年4月至12月日均图书销售额2.5万,总销售数量12.3万册,白夜班占比3:1。中国书店一年总营业额260万,日均图书销售100单左右,图书销售额4 000元左右,同时享有政府补贴。①阅青山书店的图书销售已不再是主要盈利方式,其利润率占比最低至3%,青山讲堂和青山书院是阅青山书店的线下活动品牌,可以组织各种与图书相关的现场活动,成为“城市的会客厅”。目前,阅青山书店已实现了小幅盈利。②十月时光的图书销售占比较低,占全年营业额的5%至10%,而饮品占70%左右,文创约占5%,会议场所租赁、蛋糕、茶歇约占15%至20%。目前,十月时光书店也已实现盈利。③
作为24小时实体书店,夜间经营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各家书店的夜间经营情况差别较大。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位于夜生活聚集片区,地理位置优越,“最适合开24小时书店”。根据经营方提供的资料,2018年4月到12月,21:00到次日09:00的夜间销售占全年销售的25.68%,累计156万余元。夜间销售高峰期为21:00到次日02:00,占夜间总销售的93.15%,02:00到09:00是夜间销售的低峰,营业情况并不乐观,每小时销售两到五本书(见图2)。夜间读者在5人至30人之间,读者分为两类:三联书店的老读者、有夜读需求的学生和文字工作者,如学者、记者、编剧、作家等。④
中国书店的夜间营业时间为20:00至次日08:00,夜间营业年销售额20万,其中深夜(00:00以后)年销售额仅为2万到3万,大概“每年销售几百笔”。相较之下,阅青山书店经营者测算,24小时营业每年要增加约20万元的成本,线下活动的举办并未明显促进夜间经营,夜间销售收入远远无法覆盖成本。⑤相比之下,十月时光的销售情况较好,虽然每年图书销售不过数百笔,但饮品销量大,夜间收入占总收入的55%至60%。“晚上比白天人多,基本都是满的,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主,考试期间八点就订不上位置了。”③
可见,24小时书店普遍存在夜间经营导致成本增加、实际收益却无法覆盖新增成本的问题。夜间营业相较于日间,一方面书店需要支出的运营成本有水电消耗费用、员工薪资、夜间额外补贴等,支出较多;另一方面,夜间读者数量明显减少,根据笔者的实地观察和公开媒体报道,除十月时光外,各书店在00:00到06:00这一时间段的日客流量在十人乃至五人以下,图书和综合销售额少,夜间收支不平衡明显。除夜间经营成本增加外,场地租金也是书店经营成本的主要构成之一。尤其是北京,像三里屯、前门、中关村这样的黄金位置租金更高。然而与夜间经营实际状况形成反差的是,访谈中接触到的书店经营者均对长期保持24小时经营非常有信心,甚至有访谈对象表示:“以后若条件许可,还是尽量开24小时的(书店)。”⑥24小时书店存在的合理性值得进一步讨论。
四、公共传播视角下24小时书店存在的合理性
笔者借鉴公共传播的理论框架,从多元主体、媒介符号和情感认知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公共传播往往会吸引多元利益主体从各自诉求出发参与其中,作为一种传播形态,其传播系统“包括了各种信息发布和对话的渠道、平台和制度,如大众媒体、政务信息平台、虚拟社区、社交媒体、现实对话场所、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共同构成一个对话的公共领域”。[20]24小时实体书店,作为一种现实的公共领域,经营模式本意在于发挥书店自身传播的价值,与读者共享公共信息,甚至形成情感的连接,达成某种共识。
1. 多元主体参与运作
24小时书店的集中出现,其背后存在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包括政府、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文创园区等。
(1)公共政策为24小时书店的存续提供了支持。2014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24小时书店创新发展研讨会,会上强调把社会效益和读者利益放在首位,呼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24小时书店的发展。2016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北京市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均明确指出支持24小时书店发展。2019年北京市为实体书店提供
5 000万元的公共补贴,2020年则增长至1亿元。24小时营业可在申报财政补贴时作为加分项,有助于书店获得政府资助。
除普惠性支持外,特定店面还可以获得政府的单独补贴,如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获得文化部年100万元的补贴,中国书店燕翅楼店2019年也获得了一定补贴。更重要的是,政府介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租金压力。中国书店的场地由西城区政府免费提供,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由朝阳区政府提供租金和装修补贴。民营书店也通过合作关系进一步降低租金。十月时光的场地来自合作方北京出版集团,阅青山书店经营方与产业园经营方存在合作关系,场地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成,两家书店的租金均较市场价低。有访谈对象表示:“没有免费场地的话,一年亏损得两三百万,十年就是两三千万,很难承担。”①可以说,公共机构的积极行动是24小时书店能够存活的先决条件。
(2)国有资本是24小时书店的主要运营者。2014年李克强总理回信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可以视为国有资本介入24小时书店的标志性事件。此后,三联韬奋书店组织行业研讨会,先后尝试开设了三家24小时书店,此举带动新华书店、中华书店等国有书店进入。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认为,国有资本重视全民阅读等公益价值,以自持物业开店,承担了隐形成本。有访谈对象认为:“(我们)是国企,要承担责任,追求的是社会效益。”①
对于民营资本来说,合作是重要的市场策略。作为盈利状况较好的书店,十月时光是国有资本与民间创业团队合作的成果,其合作方北京出版集团在降低租金的同时,承担了前期的主要装修投入。这一“混改”既发挥了合作方的市场嗅覺与创造力,也发挥了国有资本的价值。东郎通州电影创意产业园为阅青山书店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原因在于“一个文创园区,总得有点文化,才对得起这顶帽子,不能全是餐饮娱乐。所以得有书店,可以减一点(租金)”。①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符号不仅对政府有效,而且对文创产业的经营者也有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24小时书店发展过程中,政府、国有资本和文创园区等提供了各类补贴,使其成本耐受度提高。相较之下,大部分非24小时书店,尤其是普通的传统书店则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负盈亏。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房租、物业的成本占较大比重,在运营成本远远超出电商的情况下,只有获得多元主体的支持,24小时书店才能在市场中寻得稳定的地位,而这也是其公共传播属性的体现。
2. 作为文化展演的媒介符号
24小时书店之所以能够吸引多元主体参与,获得比普通书店更多的公共补贴,可从其作为文化展演的符号来理解。米尔顿·辛格在对印度进行田野调查时提出,文化展演的概念作为观察文化的基本单元,具体指某一文化中具有中心性的事物和特定反复出现的类型事物,包括戏剧、音乐会、讲座,也包括仪式阅读、朗诵、祈祷者、庆典等。这些文化展演变成文化的基本构成部分和最终观察单元,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建构成为一种文化。而文化展演还需要综合文化舞台、文化专员、社会机构和文化媒体,才能得以呈现。[21]在公共传播的框架下,24小时书店成为一种文化展演的媒介符号。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崇尚读书,而且读书一直是充满仪式感的一件事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倡导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也已进入国家立法程序。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国家各机关党委、全国各省市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北京阅读季”“书香上海”等。而在这种话语中诞生的24小时书店作为实体书店转型探索的新方向,其表达的无疑是更具有仪式感和象征性的阅读体验,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展演。实体书店的物理空间构成了文化展演的舞台,书店经营人员成为文化专员,书店、政府、文创园区等成为文化展演的组织机构。24小时书店自身具有的空间符号和时间符号则成为文化展演得以呈现的媒介符号,其深植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发挥的作用。
从空间符号看,公益文化空间在区位发展中不能缺席,这一点已成为北京市出台公共政策的共识。三联韬奋书店和其他国有书店的选址,基本上集中在旅游景区,成为一种空间符号。阅青山书店因“副中心第一家”而被媒体广为报道。中国书店更是由中轴线上的建筑文物改造而来,自带文物属性和文化价值。在倡导全民阅读的环境下,24小时书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展演,其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涵,加之公益性质的定位,契合了当下政府在公共财政体系下通过政策支持为书店经营提供财政补贴。此外,书店本身就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是城市的精神地标和文化风景线,而这种空间符号的意义需要在媒介中呈现。
从时间符号看,24小时书店的核心聚焦在24小时上,近年来,支持夜间经济成为北京市新的政策风口,这一政策有利于24小时书店的开设和发展。报道通州阅青山书店开业的记者认为:“北京发展夜经济,不能让大家出门只吃饭,酒吧也不好提,要突出文化特色,最好就是发展这种书店。这样政策显得有文化味道。”①公益性、文化性成为夜间经济的背书,在这一过程中,北京市试图推动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夜间经营,而书店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总体看,24小时书店是城市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媒介化。通过空间的打造和时间的拓展,暗合了媒体、公共政策与公众关注,为其短时间的集中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解答。24小时书店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实体书店中少有的实践创新和话语创新,有经营者在访谈中表示,书店经营模式很难有新意,24小时营业是获得舆论关注的一个亮点。
3. 建立与读者的情感连接
情感连接是公共传播的重要特质。对于24小时书店来说,提供给读者一种理想的丰富的立体的情感体验是经营之本。读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阅读和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挑选心仪的文创产品,或者只是来喝一杯咖啡、听一场讲座。除了这些日间经营也能提供的体验,24小时书店还倡导把夜间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进而转化成购买行为。这些都是与读者建立情感连接、形成情感认知甚至维系情感关系的逻辑链条。目前各家书店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情感连接模式。
(1)书店与读者之间建立起固定的情感连接。如三联韬奋书店作为知名出版品牌,拥有一批固定的顾客群体,老读者是夜间客流的一大来源。同时,通过举办线下活动不断增加读者黏性。自开业以来,三联韬奋书店已举办新书首发式、各种讲座等线下活动40余场。十月时光书店位于中关村,作为教育高地,附近的读者群体也较为稳定。这种稳定的模式,使书店和读者之间形成类似相互熟知的老友的情感关系,从书本内容到线下活动,不断产生情感连接,形成多样化的体验。
(2)书店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流动的情感连接。例如中国书店燕翅楼店,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装修风格和建筑物自带的深厚历史感,让它的服务不仅限于本地读者,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读者是全国各地的游客。这同样适用于前门北京坊的Page One书店。它被称为“百年来皇城脚下的第一家规模如此大的书店”,由建筑师董功设计,站在书店3楼的落地窗前可以完整地看到前门箭楼的全景,将现代风格与历史建筑较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两家书店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风格设计,加之24小时全天无休的服务,使其成为很多外地游客的打卡地。而这种模式也为书店带来了大量旅行中的流动顾客,他们来的次数可能不多,但却因其向往的阅读体验,形成了特定场景下的情感连接,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书店的读者范围。
(3)书店与读者之间形成的某种若有似无的情感连接。如阅青山书店因属新生品牌,读者认知度低,“经常有读者大声说着话从书店大堂走过,完全不顾及书店的氛围”。②这种情况下,书店原本营造的美好的阅读体验被打破了,阅读区的消费要求往往也会被理解为强制消费,对于这部分读者而言,很难形成良好的情感连接,也难以将夜间阅读与图书购买纳入常规的生活方式中。
书店与读者间的情感连接往往是书店的历史积淀、地理位置、品牌文化、阅读服务与读者需求相互作用的产物。需说明的是,书店作为公共传播系统中的一种形式,其公共性体现在公共领域(讲座、研讨会)或公共的知识生产与传播(图书出版与发行)等方面,这也是形成公共传播情感的有效渠道。但目前书店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多停留在表层,很多时候读者所追求的往往是一种可获得的便利性,或者仅仅为了打卡,真正的公共性依然较为缺乏,难以生发内在的可以驱动公共传播的情感连接。尤其是夜间,常见的场景是,读者在冷清空旷的大堂中孤独地阅读,毋宁说书店是集中的私人空间,这与夜读生活方式还有很大差距。
结语
从学习台湾诚品书店,到在一个城市中密集开设11家24小时书店,北京提供了一个可从公共传播视角理解24小时书店经营与存在合理性的样本。24小时书店体现出的创新努力确实值得肯定,但通过调研也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资金的投入说明出版发行行业市场机制的不足;夜间经营的乏力,使得创新的话语色彩多于实际价值;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出版行业内容供给的匮乏,使得作为产业链下游的书店面临发展桎梏。
24小时实体书店在寻求公益性的同时,要成为有效率的公益,而不是将两者对立起来。这就要求未来经营策略应与地理位置进行优化匹配。深夜人流量是24小时书店的核心评价指标,在位置选择时首先要重视人流量的大小。建议集中于人流量较大、夜生活丰富的地区,在香山这样的旅游区里,24小时书店获得稳定客流量的难度较大,应停止经营客流量少的夜间书店。
作为一种公共传播,书店经营发展前景与公众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需要将24小时书店放在城市化进程中夜间生活兴起这一大背景下。北京是大都市的一個代表,在北京推进夜间经济、开设深夜食堂的同时,可尝试书店进入商场、超市,满足公众夜间精神生活需要,不再局限于孤立的建筑和地标,探索小规模、高质量的经营模式。三联书店将书店开设到酒吧林立的三里屯,是阅读与夜间生活结合的良好尝试。
基于调查与研究,笔者建议可尝试以深夜书店替代24小时书店。24小时书店经营模式的探索精神可嘉,然而深夜低客流也是现实。建议书店调整营业时间,如延伸至24:00或02:00,而不是通宵营业。为解决人力成本,可以引入夜间无人值守的人工智能设备,探索低能耗、省人工的经营模式,同时保留24小时书店旗舰店,树立品牌形象,让深夜书店成为夜间生活和夜间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继续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发挥公共传播符号的最大价值,吸引各类社会力量。书店的符号和文化对于文创园区和大型商场提升形象和客群导流有很大价值。书店应成为经济圈层化的一部分,寻找政府以外的合作方,规避公共资金波动造成的行业风险。同时,应加大民营资本经营的力度。民营资本对经营效率更加敏感,研究发现他们的自主经营状况相对较好。更多民营资本的进入,有利于24小时书店这一业态在更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创造公共价值。未来探索国营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合作、“混改”等经营模式的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图书行业的整体改革。
参考文献:
[1] 樊希安. 创办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事[N]. 中华读书报,2019-04-03(005).
[2] 樊希安. 讓更多24小时不打烊书店点亮城市夜空[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04-16(003).
[3] 再见了,天河北1200bookshop![EB/OL].[2019-09-17].http://www.sohu.com/a/341496300_394922.
[4] 聂震宁. 24小时书店的人文思考与期待[J]. 编辑之友,2016(4):5-8.
[5] 计可欣,朱雅新.“共享”与“创新”:实体书店对城市形象与文化空间的媒介化建构研究——以合肥三孝口24小时书店为例[J]. 视听,2018(11):170-171.
[6] 刘社瑞,陈程. 24小时书店:数字时代实体书店的经营转型[J]. 出版广角,2014(Z3):112-114.
[7] 王士卿,许桐菁. 24小时书店市场调查分析——以青岛市明阅岛24小时书店为例[J]. 出版广角,2018(16):34-36.
[8] 车凯龙. 24小时书店的创新经营模式研究[J]. 情报探索,2016(7):71-74.
[9] 郑宇丹,黄雨彤. 一个现实世界的文化“流量”空间——24小时书店生存模式与核心理念研究[J]. 中国出版,2017(10):16-21.
[10] 赵碧. 24小时书店的憧憬与无奈[J]. 新产经,2017(7):80-82.
[11] 陈含章. 转型中的实体书店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J]. 出版发行研究,2016(3):44-47.
[12] 周晓艳,耿殿明.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智能化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J]. 编辑之友,2020(5):26.
[13] 斯科特·麦奎尔. 媒体城市:媒体、建筑与都市空间[M]. 邵文实,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14] 张恩尧,张达. 实体空间在城市传播中的媒介角色[J]. 青年记者,2018(11):8-9.
[15] 刘娜,张露曦. 空间转向视角下的城市传播研究[J]. 现代传播,2017,39(8):48-53,65.
[16] 江小平. 公共传播学[J]. 国外社会科学,1994(7):46.
[17] 胡百精,杨奕. 公共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传播学范式创新[J]. 国际新闻界,2016(3):63-65.
[18] 师曾志. 公共传播视野下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媒体的角色——以汶川地震灾后救援重建为例[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09(1):14.
[19]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M]. 邱泽奇,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97.
[20] 石永军,龚晶莹. 论公共传播消解“共识困境”的结构性作用[J]. 现代传播,2020(1):59.
[21] Milton Singer. When a Great Tradition Moderniz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ndian Civilization[M]. New York: Praeger, 1972: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