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卡塔尔公开赛伊藤美诚技战术分析
2021-08-12王伟
王伟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四段指标评估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伊藤美诚在2020年卡塔尔公开赛期间的3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抢段与接抢段的得分率为良好,使用率最高,说明发抢段与接抢段是伊藤美诚主要的得分阶段。发球灵活,落点刁钻,可以很好地将对手控制在近网区,第三板与第五板抢攻积极。接发球回球落点科学,条件不允许时不急于进攻,等待机会在条件允许时积极上手抢攻。相持段的使用率与得分率都相对较弱,对手可以在相持段采取节奏和落点的变化使其失去最佳击球点。
关键词:伊藤美诚;四段指标评估法;乒乓球;技战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6-0071-05
随着“养狼计划”与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和装备的改变,已逐渐变成“中国和世界比赛、世界和中国比赛”。中国乒乓球队应该加紧进行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应对日本新生代的崛起对中国世界冠军的宝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伊藤美诚采用右手横拍,用近台快攻打法,具有落点刁、弧线低、速度快等优势,先后打败了丁宁、刘诗雯、朱雨玲等国手。她近几年的成绩早已引起国家乒乓球队的关注。孔令辉对国外运动员有极高的评价,例如伊藤美诚在比赛时表现为老手一样的冷静,尽管当时她的年纪较小,但对乒乓球运动有极高的天赋,并且能经常打出出人意料的好球。我国对国外运动员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普遍采用“三段指标评估法”。本文将采用“四段指标评估法”对发球轮中的第五板数据分析不对等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伊藤美诚的技术打法,为中国乒乓球队了解日本选手、为中国队在未来依旧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奠定良好的基础[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对伊藤美诚在比赛过程中的技巧进行详细分析,选取其2020年在卡塔尔举办的3场乒乓球比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以及其他的论文数据库研究众多乒乓球技巧的相关论文,为本文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便利。
1.2.2 录像观察法
本研究共观察了伊藤美诚在2020卡塔尔公开赛的3场比赛数据。
1.2.3 四段指标评估法
基于传统“三段指标评估法”提出了“四段指标评估法”,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对发球轮第五板球界定上的缺陷进行了补充。将乒乓球技战术分为四个部分,发抢段(发球轮的第1板、第3板、失分的第五板)、接抢段(接发球轮的第二板、第四板)、相持Ⅰ段(发球轮得分的第五板及以后)、相持Ⅱ段(接发球轮的第六板及以后),通过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运动员在各个阶段的技战术使用情况。四段指标得分率与使用率的评估标准如表2和表3所示。
计算公式:得分率=段得分/段总分×100%,使用率=段总分/(发/接发)球轮总分×100%,贡献率=得分率×使用率。
1.2.4 数理统计法
统计伊藤美诚三场的比賽得分,将所对应的数据建立表格,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该过程主要使用的工具为EXCEL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伊藤美诚技战术四段指标分析
发抢段由发球、第三拍和第五拍技术组成。伊藤美诚使用正手反胶和反手生胶,相比两面反胶的运动员,这种方法在发球的旋转和落点组合上有明显的优势,且有发球变化较多,打法凶狠,属于完全快攻型打法[3]。如表1所示,伊藤美诚在上述三场比赛中的命中率均得分一局,但在三场比赛中的命中率更高的是在和丁宁比赛中高达75%。在这三场比赛的使用率很高,表明抢夺是伊藤美诚技战术风格的核心。伊藤美诚的抢占板块被评为良好且得分率为58.6%,表明伊藤美诚的侵略意识是很强的,但是在此过程中得分率的分布有所不同。一方面由于伊藤本身的进攻技巧不够牢固且波动率很高;另一方面伊藤美诚的进攻并不那么具有威胁,也无法有效限制对手。伊藤美诚的主要进攻方法是发球后重新发动第三局,由于球拍反手面是由粒状橡胶制成的,使得在正手进攻技术上基本不占优势,有时会发生正手攻击或侧面攻击。因此,伊藤美诚的进攻技术相对简单,反手控球能力远胜于正手。
接抢段是由接发球和第四拍技术组成。伊藤美诚如果在接抢段区域保持良好的状态,不仅具有恒定的记录率,而且具有很高的利用率。相比发抢段,接抢段的平均记录率为55.2%,相差了3个百分点,接抢段的使用率较低。通过比较和分析单个数据和汇总数据,只有平均GPA相对陈梦、冯天微低于整体GPA,尤其是和丁宁进行对战时,冯天微和陈梦的使用率最高。另一方面,这意味着丁宁必须改变对伊藤美成的进攻策略。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陈梦在和伊藤美诚对战时使用的服务策略。
相持I段技术由表3可知,伊藤美诚有两场比赛在发球轮(相持I段)得分率评估为“优秀”且超过80%,但是输给陈梦的比赛中相持I段的得分率仅仅评为“及格”且只有54.5%。伊藤美诚的三场比赛评估在使用率上均为低结合相持I段每拍得失分来分析,伊藤美诚在相持I段比分争夺成功率不高,比分争夺重点主要集中在发抢段和接抢段,伊藤美诚在该段的技战术使用率低,得分率较高。
从得分率和使用率来看,伊藤美诚最高得分率达50%,评估为“良好”,其余两场比赛被归类为“及格”。伊藤美诚的最高使用率为17.6%,最低使用率为11.4%。这意味着伊藤美诚将技术和战术的第二层次保持在较低水平,整体上得分技术不高,失分要高于得分。
2.2 伊藤美诚在三场比赛中的技战术使用
2.2.1 发球轮技战术的使用
伊藤美诚有很奇特的发球动作,且在球风上也比较新颖,中国选手没少吃亏。发球的落点旋转,速度的合理配合属于战术部分,而且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唯一一个不受对方运动员影响的一个技术,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战术意图和对手特征等情况,将球合理地发到对方球台的任意位置。优秀的发球可以为第三板与第五板的抢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发球具有极强的主动性。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伊藤美诚发球主要以发下旋与侧下旋为主,现在使用直径大于40mm的大球限制了发球的速度与旋转,她的发球落点随之采用了以发近网球为主、长球为辅的发球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对手的抢攻,增加自己第三板抢攻机会。这三场比赛伊藤美诚主要以发近网中路与对手反手突击长球,可以为第三板的抢攻创造条件。
由于伊藤美诚发球多样,可以很好地控制对方运动员的抢攻。发球轮中最重要的战术使用就是第三板球队的承上启下作用,在发球与第三板优秀的技战术配合中运动员可以采取积极地抢攻,从而创造主动进攻机会[4]。
处理台内短球时,主要还是使用控制性技术劈长与摆短,不急于进攻,等待有利时机再进行抢攻,其在发抢段与接抢段是使用率很高的。伊藤美诚没有放弃任何积极抢攻的机会,在处理半出台与底线长球时,主要采取正反手侧身拉球。在处理反手位来球时,运用侧身拉球的次数非常多,侧身拉球实力强劲,不给对手一点反攻机会[5]。
冯天薇在比赛时应该充分研究过伊藤美诚的打法,第二板回球中有意避开其正手位长球,借此削弱伊藤美诚第三板抢攻的实力。丁宁正反手技术都非常优秀,没有明显的漏洞,并且丁宁在中远台对拉攻击性非常强。伊藤美诚在第三板中,主要进行积极抢攻,不与丁宁进入对拉阶段。在与陈梦对战中,陈梦并没有给她太多的侧身拉球机会,有效地削弱其单板球的进攻能力。
在技战术方面,伊藤美诚虽然身材不高,但是爆发力惊人。其反手拍为正胶,不能与反胶一样直接发力,也没有反胶的速度与旋转,但由于正胶的特点,在处理反手位来球时,多采用其独特的反手拉技术,球在上升期借力小速度慢时,很容易让对手吃球,再加上强而有力的侧身拉球的大力进攻,这样的技术组合成就了伊藤美诚的特殊打法[6]。
伊藤美诚最喜欢将球打到对手的反手位置,但是陈梦凭借其出色的反手实力直接发力,增加球的旋转,逼迫伊藤美诚被动地防守,让自己获得主动地位。伊藤美诚在第五板技术使用中多采取积极变线,与正手大力量的暴扣与反手的发力弹成为其主要得分手段,使对手在左右大范围移动中,还要去适应其正胶与反胶的相互转换,增加其接球难度,从而使对手错失最佳击球点,增加自己的抢攻机会。
2.2.2 接发球轮技战术使用情况
第二板技术是在接发球轮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的发球技战术中主要采取“近网短球为主,底线长球为辅”的发球方式,所以第二板有效地回击可以摆脱近网小三角区,从而化被动为主动,为第四板抢攻创造有利条件。
伊藤美诚在处理近网球是多采取劈长与摆短的方式,以此控制比赛。在条件允许时也会用拧拉的方式进行抢攻,对手若想防备其大力的正手拉球技术,会将球发到其反手位上,但是伊藤美诚的进攻积极,总会找到机会进行侧身拉球抢攻,并且回球落点灵活刁钻,利用自己特殊打法打乱对手抢攻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增加抢攻机会。
伊藤美诚在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就是接抢段的得分率与使用率都非常高。在与冯天薇的比赛中,可以看出在冯天薇近网球劈长与摆短的使用率较高,将伊藤美诚控制在了小三角区,并且回击反手位球时没有让其使出侧身抢攻,从而增加了自己的抢攻机会。在与丁宁的比赛中,有意避开丁宁正手位长球,在处理短球时以控制性技术为主,处理半出台与长球时积极抢攻,尽量不与丁宁形成半出台对拉。陈梦的发球落点刁钻,有效地控制了伊藤美诚的抢攻,使其第二板技术多采用控制技术,抢攻机会被有效压制。
第四板技战术中,接发球后,导致第四板上步较慢,在回击台内球时会使身体失去平衡,从而影响到第四板回球效果。对方回球主要集中在其反手位,主要用反手弹球回击来球,为相持段的抢攻创造机会。由于接抢段是伊藤美诚主要得分手段,在第二板的良好铺垫后,普遍会采用抢攻的战术,减少相持段的机会。
冯天薇想要将伊藤美诚控制在近网区内,但是伊藤美诚强而有效地攻击并没有按照冯天薇的战术意图进行,而是将比赛化被动为主动,将比赛拉回到伊藤美诚的主场。在与丁宁对战中回球落点均匀,采取大斜线的回球方法,使对手疲于奔走,为接下来的相持段的一击制胜创造条件。陈梦正反手实力都非常优秀,伊藤美诚在第四板时普遍采取抢攻的方式,希望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增加得分机会。
3 结论
伊藤美诚打法凶狠,其正反胶的组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打法特点。由于身材矮小,不善于护台,使其抢攻意识积极。在发抢段与接抢段,得分率均为“良好”,且其有较高的使用率。所以在其比赛中这两个阶段在其技戰术中成为主要得分阶段。相持段得分表现就没有发抢段与接抢段突出了,使用率也较低,利用落点的变化,充分调动其移动,寻找抢攻突破口。
在发抢段,伊藤美诚发球招式奇特,旋转、落点、速度结合完美。可以将对手很好地控制在近网小三角区内,外加突然的底线长球,往往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为第三板的抢攻创造了良好的机会。第三板主要采取抢攻的积极战术,在处理反手位时积极采取侧身拉球抢攻战术。
在接抢段,第二板在处理台内短球时不光采用控制技术,且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还应采取拧拉等抢攻技术。在处理反手半出台底线长球积极采取侧身拉球,与反手弹球等回球方式,使对手防不胜防。第四板技术根据对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抢攻方式,增加进攻能力。
在相持段第四板技术使用率较低,得分率也不尽理想,证明不是伊藤美诚的主要得分阶段。在相持段对战时,应采取放慢击球速度的方法,打破对手击球节奏,多采取大角度的回球,充分调动伊藤美诚,使其在移动过程中失去最佳击球点,从而削弱回球实力,增加抢攻机会。
参考文献:
〔1〕唐建军.乒乓球战术体系:技术动作的战术形成及其运用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04):105-107.
〔2〕杨青,张辉.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法”的构建与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05):439-442.
〔3〕王锥鑫.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马龙技战术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06):85-91.
〔4〕周世杰,罗棽月,刘超,陈振江.3名日本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04):345-352.
〔5〕王凯,宋世杰.2018—2019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中丁宁对伊藤美诚技战术运用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7):75-76+73.
〔6〕高晓东,邓超.2018年瑞典公开赛伊藤美诚技战术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