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2021-08-12汤忠富黄传兵程丽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汤忠富,黄传兵,程丽丽,李 舒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其产生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导致外分泌腺分泌功能逐渐减退,进而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除口眼干燥、龋齿和腮腺肿大等症状外,还可累及肺、肾、肝等内脏器官及关节、血管、皮肤、神经系统等,且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中国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29%~0.77%,多发于成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9~20),好发年龄多为30~60岁。本病目前暂无根治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替代治疗为主,治疗上维持临床缓解,控制病情进展,并密切随访病情变化,防治多系统损害。西医临床上多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波尼龙)、羟氯喹、来氟米特等药物治疗。根据其临床表现,干燥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燥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起病于“燥”,“燥胜则干”,导致津伤液燥,精血不足,清窍失于濡养,累及皮肤黏膜、肌肉关节,深达五脏六腑而成燥证。临床上多数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以健脾滋肾为治疗原则。本研究主要探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2002年美国-欧洲共识小组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制定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路志正主编的《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的辨证要点。主症:口眼干燥,倦怠乏力,易汗出,关节肌肉疼痛,抬举无力,皮肤干燥;次症: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舌脉:舌质淡红或淡胖,苔少或无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具备上述主症3项或以上,参考次症及舌苔、脉象即可辨证为气阴两虚型。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干燥综合征诊断及辨证标准;②年龄为18~75岁;③患者自愿接受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者;②视网膜病变者;③患有肝脏及肾脏疾病者(如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者);④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液性疾病);⑤有生育计划或在妊娠期的女性;⑥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或精神病患者;⑦依从性差者。

1.4 一般资料 选取的6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4例,女26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1.30±11.18)岁;病程0.42~12年,平均病程(4.28±3.27)年。治疗组:男2例,女28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8.57±8.74)岁;病程0.50~15年,平均病程(4.21±3.6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

t

=1

.

055,

P

=0

.

296;性别:

χ

=0

.

185,

P

=0

.

667;病程:

Z

=-0

.

297,

P

=0

.

766)。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给予基础治疗:硫酸羟氯喹片(每片0.1 g,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0263),每日2次,每次口服0.1 g;甲泼尼龙片(每片4 mg,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224),每日1次,每次口服2 mg,连续治疗12周。

2.1.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院内制剂,每袋10 g),每日1次,每次10 g,用温开水冲服,餐后1 h服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是由黄芪、盐菟丝子、熟地黄、山药、麸炒白术、茯苓、覆盆子、金樱子、女贞子9味中药组成。持续治疗12周后观察结果。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中医证候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中医证候评分标准。①两目干涩:无,计0分;眼干不适、泪较少,计3分;眼干涩不适、涩痛,每日点人工泪液4~6次,计6分;干涩痒痛、泪极少或无泪,每日点人工泪液6次以上,计9分。②口燥咽干:无,计0分;咽干较轻,少量饮水可缓解,吞咽干性食物时偶需水送服,计3分;咽干较明显,饮水较多,吞咽干性食物困难,常需水送服,计6分;咽干严重,频繁饮水,不能吞咽干性食物,计9分。③皮肤干燥:无,计0分;皮肤轻度干燥,计3分;起屑瘙痒不适,计6分;干燥皴裂,瘙痒明显,计9分。④关节疼痛:无,计0分;关节隐痛,计3分;关节僵痛,计6分;关节痛伴活动受限,计9分。⑤唾液腺肿:无,计0分;偶有腮腺肿伴压痛,计2分;常有腮腺肿伴压痛,计4分;腮腺肿痛不消,计6分。⑥体倦乏力:无,计0分;偶有疲倦,计2分;有疲劳感,休息后缓解,计4分;疲劳感明显,休息时亦有乏力疲劳感,计6分。

2.2.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口干、眼干明显缓解,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下降率>70%;有效:口干、眼干有所缓解,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下降率≥30%;无效:口干、眼干无缓解,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下降率<30%。中医证候评分下降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2.2.3 西医临床疗效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计算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LAR Sjö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LAR Sjö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ESSPRI计算方法: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干燥、肢体疼痛、身体疲劳3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值为0~10分,以3项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患者主观感受的评价指标。ESSDAI计算方法:依据患者全身症状、淋巴结病变、腺体病变、关节病变、皮肤病变、各内脏器官受累及神经病变等各方面评价疾病活动水平(不活动,计0分;低活动度,计1分;中活动度,计2分;高活动度,计3分)。

2.2.4 实验室指标 血清学指标: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用魏氏法检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免疫学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3(complement 3,C3)、补体4(complement 4,C4)。

2.2.5 安全性观察 在治疗期间,每两周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药物过敏、肝肾损伤、胃肠道反应;治疗前后需检查眼底和视野,预防眼底病变。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关节疼痛、唾液腺肿评分显著降低(

P

<0

.

05),治疗组患者6个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

P

<0

.

05)。治疗组患者6个症状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

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SPRI和ESSDAI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SSPRI、ESSDAI评分均无明显变化(

P

>0

.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SSPRI、ESSDAI评分均显著降低(

P

<0

.

05),且治疗组两者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

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SPRI和ESSDAI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和血清RF、CRP、IgA、IgM、IgG、C3、C4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血清RF、CRP、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降低,C3、C4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治疗组治疗后RF、ESR、IgG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

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和血清RF、CRP、IgA、IgM、IgG、C3、C4水平比较

3.5 安全性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1例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升高至正常值的1~2倍;对照组出现1例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降低。2例均予以停用硫酸羟氯喹、甲泼尼龙片及芪黄健脾滋肾颗粒,经对症处理两周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复查心电图、尿常规、肾功能等均未见异常。两例患者继续按原方案用药治疗。

4 讨论

干燥综合征在古代文献中无明确的中医病名,路志正在《路志正医林集腋》首次提出了“燥痹”病名。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论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说明燥邪易伤人体津液,导致津亏液竭。燥痹或因先天不足,阴液匮乏;或因外感燥邪、温热毒邪而伤津耗气,津液亏虚,致使全身失于濡养,气血运行受阻,乃成痹证。脾胃乃后天之本,燥邪入侵机体,伤及脾胃,津液无法输达清窍,引起口干眼干,体倦乏力。脾主四肢,运化功能减退,气血生化不足,四肢肌肉失于濡润,不荣则痛,引起关节疼痛;久病及肾,致使肾阴亏耗,脾肾两虚,病情迁延不愈。因此,燥痹的病位主要在脾肾,主要病机是气阴两虚。课题组遵循治病必求于本,以“健脾滋肾”为原则,创建芪黄健脾滋肾颗粒(院内制剂)。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白术益气健脾。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山药、白术能改善免疫功能及抗肝损伤。三药合用,助中焦运化输布,共为君药。茯苓、熟地黄共为臣药,助君药健脾滋阴,益气养血;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金樱子益肾生津养血,濡养经络,畅达全身,共为使药。全方共奏健脾益肾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能够有效缓解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口干眼干、皮肤干燥、体倦乏力等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研究发现,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中B细胞和T细胞异常增生,激活机体自身免疫介导通路,分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细胞炎症递质、免疫复合物,造成外分泌腺、关节等多系统病理损害,引起患者口干眼干、皮肤干燥、关节疼痛等症状。临床发现,绝大多数干燥综合征患者表现为以IgG增高为主的高球蛋白血症,部分患者IgA、IgM、RF轻度升高,体内炎症指标ESR、CRP水平均有升高,当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ESR升高程度更明显。本研究显示,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能够降低血清中IgG、IgA、IgM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中ESR、CRP、RF水平,升高C3、C4,提示其可能抑制机体淋巴细胞的活化,促进炎症的消散。

综上所述,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ESSPRI、ESSDAI评分,显著降低RF、ESR、IgG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延缓疾病活动进展,改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