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培育时代新人为使命的修身教育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1-08-11沈素兵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

沈素兵

[摘要] 以构建修身教育课程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支撑,通过强化课程意识,让校园小事焕发润物无声的修身功能;重构课程体系,让学校生活焕发更加深刻的修身价值;优化课堂生态,让积极课堂真正成为修身的主阵地,立体展现童店初中校本德育实践探索。

[关键词] 修身教育;校本课程;课程育德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深化课程育人,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此,童店初中从时代精神和养成教育办学特色中汲取营养,积极推动“以培育时代新人为使命的修身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的实践与探索,把“修身”作为目标和方法,贯穿立德树人各环节,从三个层面积极探索修身教育实施路径,一体化构建整体育人的工作体系。

一、强化课程意识,让校园小事焕发润物无声的修身功能

1.做好小事是修身教育的内涵要求

童店初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校既有的养成教育的沃土,梳理出新时代“修身”基本内涵和基本方法,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引,承先天之禀赋,育后天之德性,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习近平对北大青年师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希望,其实就是莘莘学子立德修身的指针。因此,须以立德修身为学生成长的基本逻辑,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处说,对自己负责,为家庭尽责,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往大处说,为集体担责,向社会求责,将个人之小溪汇入国家、民族之洪流。立志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更求“宽仁大义”,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2.课程意识是修身立德的现实基础

学校每天发生着重复的、细小的事,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校园中小事的价值,热心干所谓“大事”。其实,人们既要立志做大事,但首先要用心做小事。把这些小事做得值得回味,就是教育的意义,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学校的想法很朴实:做好平常事,铺就成才路。所以,童店初中专注于带着课程意识做好走路、吃饭、说话、就寝、打扫、写字等“寻常小事”,以此夯实学生基础文明修养。

譬如,用课程的思维看学生常规管理,就不是简单的训诫、禁止,而是指向生活的、精神的、思维的、人格的等多个靶向。在童中,师生走路要“有范儿”——抬头挺胸,彰显“堂堂正正做人”。一日三餐也是“有谱儿”的。有人建议将学生洗碗这道“吃苦受累”的工序砍掉,但学校坚持认为这是一门修身课,如果连自己的一只饭碗都不愿意洗或者洗不好,这样的孩子又能做什么呢?在学校,课堂上点评互动时精致到几乎没有第三人称——人称使用虽说是细节,但拉近了同伴间的心理距离,尊重、理解更便于情感沟通、观点表达。

3.小事课程是修身价值的实现载体

日常生活是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土壤,是孩子们道德体验、道德践行的现实载体。让纷繁多样、偶发小事不断的校园,能够形成修身立德的场域,需要把一个个独立碎散的小事件进行统整,从而发挥小事课程的整体结构效能。

学校首先聚焦纷繁杂乱的学生常规管理,运用系统化思维进行顶层设计。一日常规评比中,改所谓检举为提醒,改值日老师监管为学生人人参与,且不仅有扣分还有了加分。师生们欣喜地发现,校园多了宽松,有了温度。学生管理中的一个个小事情,也统整变成了德育常规“十个一”系列活动微课程(如表1)、习惯养成“五四四”工程项目。

二、重构课程体系,让学校生活焕发更加深刻的修身价值

修身教育课程架构设计,突出基础文明素养养成,强化良好品格和道德修养培养,让学生在校园生活、所处环境空间、学科课堂的沃土中不断地修炼。

1.与现代办学理念相契合

在价值取向方面,把育人目标置于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立足学校已有文化传统,思考修身教育课程育人目标的校本表达,即“修己慧人,笃行致远”。而在育人功能方面,重点从正确的价值观念(如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必备品格(如坚强、勇敢、自律)、关键能力(如学会倾听表达、自立自理)三个维度定位课程育人功能,使修身教育课程与国家基础性课程同频共振,赋予新时代的育人价值追求。

“最是修身能致远”的核心办学理念,不仅是对童店初中立校基础、办学经验、办高品质初中路径指向的高度概括和凝练,也是认真回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大战略命题,是对习近平关于修身立德一系列精辟阐述的积极回应。

2.与现有课程相整合

将校园环境、生活空间、学习活动、学科课程等影响学生成长的诸要素建立关联,深度融合,甚至改造,整体性构建修身教育课程体系。借鉴江苏省教育厅马斌按照载体课程分类的方法,建立由以明德立人为主要功能的物型和文本修身课程,以积极主动为生命状态的课堂修身课程,以传承中华文化、提升综合能力素养为指向的活动修身课程,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心理修身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1)构建物型课程,以物育人。物型课程,即为理想的环境课程。学校在构建物型课程中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切入点在“物”,基于世界是物质的哲学思维。校园内的故事墙、诗文园、明德廊、非遗传承工作坊、和春韵、明景河、腾渊涵、数字公民室等建筑物,都附随着明德修身文化主题。那些怡然摇曳的绿草翠树、如期绽放的花儿、潺潺流淌的河水,以及动静相宜、文明礼貌的校园,孩子们浸润其中,修身养性,自然、温馨、和谐。

二是着力点在“型”,强调可视化、人文性。像校园里的“和春韵”长廊、“和乐亭”亭阁、“竹园”小圃、“棕榈”丛林等文化景点,立体通透,形成基于人类心智活动的人文气象。“修身农耕园”给孩子留一方园圃,当一回农民,冒些汗、吃点苦,再策划一篇“菜园小记”,记录物质创造心路历程。让学生与墙、与廊、与圃、与园对话互动,物我交融,提升物型课程修身价值。

三是核心点在“课”,将源于生活的课程内容还原到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用心体悟。譬如,学校“和雅展览厅”收集了200多件社会热心教育人士捐赠的如东民间藏品、非遗作品,每一件都承载着独特的生活故事和历史文化价值,驮载着如东千年厚重的文明史。怎样让静态的物灵动起来,并创造历史藏品所蕴含的价值?学校开发《和雅馆藏》读本,组织学生开展十个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不能忘却的记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家鄉如东的历史演变和独特的江海文化,弘扬 “勇立潮头、辟我草莱”的如东精神,立志长大效力家乡建设,树立献身祖国的大情怀,达到文化传承入古出新视野下学生学习的课程创造。

(2)开发文本课程,引领育人。学校开发《名人修身故事100则》,分为孝亲爱国篇、仁爱诚信篇、谦和豁达篇、慎独廉洁篇、恬静俭约篇五个部分,在叙述人物生平事迹时,主要辑其一生中有关道德方面的趣闻、轶事。编印《修身经典诗词30首》,开设修身经典诵读10分钟微课程,每年组织两次经典名篇改编、经典诗文诵读展演活动。学校以行为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内容,结合学校养成教育经验基础,编写《修身礼仪教育读本》,让修身礼仪教育课上课表、进教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习规范和礼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做人做事的基础。《修身班会微课》、《家庭修身教育读本》、《课堂修身实务操作指南》、《问道——中学生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身经典读本、修身美文、心阅读、和春烈士十讲等,列入修身系列文本课程当中。

(3)建设经验课程,涵育品性。遵循经验课程主体性、综合性、体验性、实践性等特点,学校重点开发实施以下课程:一是组织实施四个大类的16个社团活动;二是围绕“仁民爱物、诚信自律、孝亲爱国、重义轻利、礼敬谦和”等修身成德五个方面,设计12个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群。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做什么样人、担什么责、立怎样的德,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素养,培养健康向上的优秀品格。

(4)开发心理课程,完善人格。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研发积极心理修身课程,通过积极建设,主动干预,学习欣赏、悦纳、辩证思维方法,养成学生坚毅、乐观、宽容、主动等积极心理品质。

三、优化课堂生态,让积极课堂真正成为修身的主阵地

我国传统德育理论强调学习与德育的一致性,并且认为这种一致性的基础和出发点正是个人的修行与道德修养。为此,学校构建了学科教学与自我修养同步运行机制,提出“积极课堂”的育人模式。

1.在课堂结构上融进修身元素

童店初中在新一轮的课型模式结构优化中,有机融入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更积极的乐观解释、更多对同伴的理解关注等修身德育因子,指向积极、自信、自治、开放、包容、勇敢等品质素养培养。德育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科教学融合呼应,凸显了课堂育人主阵地地位,拓宽了学校育人路径。

2.在课堂学习中贯穿修身取向

积极课堂的修身立德不是脱离教学过程贴“标签”,而是从学科课程的内容、过程、方式、活动当中,提取供个人修养的空间。比如积极课堂的发言展示,有“四个”层次要求:站得直、说响亮、讲完整、有情感地表达。“站直说响”指向自信、阳光、勇敢等品格;“讲完整”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情感地表达”,只有在学生充分理解、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后才会出现。

课堂评价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新修订的积极课堂教学评价表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居于对教师评价观察的首位;在评价方式上,积极课堂强调嵌入式评价,让评价与学习同时发生,评价不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载体。这对培养规则意识与交往礼仪,形成自我修养的要求,提升学生德性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3.在生态优化中同步修身实践

修身教育课程建设为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型提供了切入口。多年来,学校坚持优化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以“主动、互动、自信、深刻、愉悦”为主要特征的课型范式与案例,立学于课堂,重点打磨“独立先学、合作探究、积极展示、点评互动、生成归纳”五个核心学习模块,在模块打磨中同步课堂生态建设。

比如,我们建立了点评互动的“三维模型”,第一层点评外围因素,是表象的,评价的往往是展示者的体态、声音等;第二层次是展示的内容本身;而对展示内容质疑、追问、补充,则是第三层次的深度互动。教师设置相应的冲突、矛盾,引发学生从多维角度、多方向进行深度对话、深入学习,以渗透积极、开放、深刻、批判等品质的培养。

修身立德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新时代的修身立德,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培育家国情怀,做一个爱党爱国爱人民并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而奋斗的人;遵守社会公德,做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孝敬父母的好公民;注重個人修养,学会自律自立,当好自己的主人,做一名勤奋刻苦、诚实善良、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音乐校本课程研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