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生成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智慧

2021-08-11李惠霞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初中化学

李惠霞

[摘要] 对初中化学课程,教师应当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以“酸碱中和反应中水的生成”为例,从动态生成的视角呈现以学生为本构建“动态的人—人”系统的课堂教学,开启教学智慧。

[关键词] 动态生成;酸碱中和反应中水的生成;初中化学

一、动态生成的内涵及现状

在《辞海》中,动态是指“活动或运动的变化状态”,生成是指“自然长成”。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提出建立和完善动态生成教学,认为应该“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动态生成教学具有生成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生成的现时性和创新性、生成的民主性和价值性等特点。而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教师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的唯一中心。若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传递知识”,就会对课堂上出现的超出预期的动态生成资源采取排斥和回避的态度。还有教师把课程预设简单等同于教案,不会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可见,如何快速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和教师的生成性教学能力,值得深入探究。

二、构建“动态的人—人”系统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动态生成中,师生之间协调合作,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意义上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而建立起“动态的人—人”系统。以“酸碱中和反应中水的生成”为例,从认知角度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到酸的很多化学性质需在溶液中才能表现出来,知道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会从能量变化、溶液酸碱性变化等角度判断酸和碱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而有的学生却不理解如何证明在中和反应过程中有水产生。生成教学的目的不仅包含教育的社会价值——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也包含教育的个人价值——发展每个人的潜在能力。据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设计实验探究中和反应有水生成;(2)培养学生质疑、观察和比较等信息加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1.在真实情境中树立动态生成的意识

[情境导入]教师演示草酸晶体、草酸溶液分别与镁带和蓝色石蕊试纸的作用实验。该实验采用了什么方法?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实验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观察到草酸晶体和镁带、蓝色的石蕊试纸没有明显现象,草酸溶液和镁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以及石蕊试纸作用使它变红。实验说明酸的很多化学性质都需要在溶液中才能体现出来。

[教师讲解]酸碱中和反应也都是在溶液中发生的。在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酸碱性会发生变化,同时释放出能量。所以,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教师引导]同学们对中和反应及相关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研究发现,教师一般都有较扎实的课堂教学能力,而教师的预设能力与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呈正相关;但在实际课堂中,不少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并不采取学生自主取向的互动方式,这样教学一般也很难有完美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可见,课堂需要以预设为基础,通过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以达到生成。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树立动态生成的意识。

2.质疑促生解疑智慧

[学生提问]既然酸的很多化学性质都需要在溶液中才能体现出来,要怎样设计实验证明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义和价值。若探究该实验,应该如何选择参加中和反应的酸和碱呢?

[学生讨论]需要所用的酸和碱常温下都是固体状态。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在教师预设之外的。学生质疑,教师引导解疑,才是课堂生成性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能否大胆质疑也是判断学生是否有创造力的标准之一。

3.即时生成课堂应激智慧

[讨论结果]采用课堂开始使用的草酸晶体和氢氧化鈉固体反应,观察是否有水产生。

[实验验证]用柠檬酸晶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学生观察]试管管口可以看到很多水蒸气,明显感受到该反应是放热的。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壁还残留有大量的水珠。

在问题推动下,教师开展动态生成式的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开展实验探究等,努力使问题得到解决。作为课堂信息的重组者,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动机、尊重学生的兴趣,以把握信息价值、推动信息增值。这样的实验设计使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都非常强烈。

4.实验证据下的决策智慧

[提供证据]草酸晶体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2H2O4·2H2O,受热易脱水升华;草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研究发现,多种植物富含草酸,尤以菠菜、苋菜、甜菜、马齿苋等植物中含量最高。草酸在人体中易与钙离子形成草酸钙而导致肾结石。

[学生质疑]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水蒸气和水珠是否为酸碱中和反应放热使草酸晶体中的结晶水释放出来?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固体还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潮解,所以该实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是不严谨的。

[学生讨论]能否换一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酸?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确保固体酸和氢氧化钠固体中均没有水?

课堂教学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教学过程的变化、发展和创造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意义和发展性所在。教师要准确、恰当地把握动态生成资源,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得以真正提高。

5.既定目标下生成的资源和专业发展智慧

[提供证据]柠檬酸的化学式为H6C8O7,属于不含结晶水的有机酸;硅胶是一种不与酸、碱反应的干燥剂,吸水后可以由蓝色变为红色。

[实验验证]师生共同探讨后采取柠檬酸晶体、固体氢氧化钠和硅胶继续进行探究。在该过程中,师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

[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触摸试管外壁能感受到柠檬酸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的;通过硅胶的颜色变化不仅证明了该反应有水生成,而且反应进行的速度较慢也验证了酸的很多化学性质一般是在溶液中体现出来的。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建立了“动态的人—人”系统,生成了很多教学智慧。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学科思维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会学习”“创造性学习”,感受并体验到了所学知识的意义。同时,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备课能力的提高,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增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机智。

以学生为本构建“动态的人—人”系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智慧型的教师则是生成性教学实现的基础。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预设一些教学活动,甚至可以采取改编书本素材等方式以突破仅仅让学生停留在信息摄取上的讲授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比如,在这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中水的生成”教学中,教师以学生质疑作为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出发点,开展了不可重复的智慧生成教学。于是,从动态生成的视角促进初中课堂教学,并因此涌动出生命的灵性。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动态生成,彰显数学课堂活力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