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句文言文里专业术语的辨析
2021-08-11徐勇雁
【关 键 词】传统文化;文言文;专业术语
【作者单位】徐勇雁,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3.016
当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助力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及“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的选择。笔者有缘主编和参编了高职、中职院校的多套语文教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具体流程是:编委们分工合作,在个人负责的章节完成一稿后,将其发到工作群,然后各自通读所有章节,互相批注,集体讨论、分析并解决所有出现的疑义和问题;一稿线下统稿,面对面碰撞之后,每位参编者和副主编、主编再次打磨通读全稿,提出修订意见,合成二稿,之后继续琢磨通读全稿,完成三稿;样书发送给各位编委之后,编委们再次通读并畅所欲言,提出修订意见,修改完善,形成定稿。在此期间,笔者深刻感受到了遵循“信雅达”原则翻译古诗文的重要性,体会到了通力合作、求真求美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在编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过程中,有三个文言文专业术语翻译问题一时悬而未决,笔者抛砖引玉,与业界同人共同探讨。
一、关于三句文言文里专业术语的辨析
编写伊始,有三位参编者分别选用的三篇文言文中各有一个专业术语的注释,分别出自三家正规出版社的正版书籍,而另一位参编者提出了异议,参编者各抒己见,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这三个文言文专业术语的辨析,既要参阅其他正式出版物中他人的研究成果,也不能忽视本社参编者当下的研究结论。
第一个术语是“过釉”。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白瓷》的“凡饶镇白瓷锈用小港嘴泥浆和桃竹叶灰调成,似清泔汁(泉郡瓷仙用松毛水调泥浆,处郡青瓷釉未详所出),盛于缸内。凡诸器过锈,先荡其内,外边用指一蘸涂弦,自然流遍”这一句,如何“过锈”(过釉)?参编者一稿采用了参考书籍的译文,解作:“各种坯体上釉时,先将釉水在坯体内摇荡以挂釉,外面用手指蘸釉涂边,釉水自然从边流遍全体。”
异议者认为,“先荡其内”的“其”不是近指本句的“诸器”(参编者坚持“其内”与“外边”正好对应),而是远指上句的“缸”(异议者坚持“其内”与“缸内”也正好对应),该句省略了介词“于”,即“先荡于其内”,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式倒装句,应该解作“先拿坯体在缸内(釉水中)摇荡一番”。因为手指拿捏处即坯体外边沿的小部分挂不上釉(外国也有此例,如《荷马史诗》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之踵),所以才有下文“坯体外(手持而未挂釉之处),用手指蘸一蘸釉水,涂抹在边沿上,任其自然流下(坯体内外就挂遍釉水了)”。其中,“弦”即由西周初年的商高提出的“勾三股四弦五”之“弦”,取比喻义指坯体外边沿。而原解“外面用手指蘸釉涂边,釉水自然从边流遍全体”的方法,偌大面积靠手指蘸涂,过于麻烦,很难保证均匀地“自然流遍”。
由于相持不下,异议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当代制瓷工艺中给直径稍大的圆碗“过釉”的视频,其操作是先内“荡釉”后外“浸釉”,直观展示了何为坯体内“荡釉”,但是坯体外“浸釉”是把坯体置托架上后慢慢沉浸到釉水中,小心翼翼等齐碗口沿后再和碗托出。其先内“荡釉”后外“浸釉”的工艺流程,想必是考虑到了坯体的承受能力。那么,“外边用指一蘸涂弦,自然流遍”又作何解释?于是,有参编者提议照原文意译:“先荡内釉(即让釉水在坯体内摇荡以挂釉),外部则用手指蘸釉水涂在坯体侧边,(随着坯体旋转)釉水自然流遍全体。”如此翻译,不仅凭空想象添加了一道放转盘之上“旋转”的工序,而且依然不能保证均匀地“自然流遍”。
所以,异议者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原文有“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瓶瓮炉合之类,御器则有瓷屏风、烛台之类……一曰圆器,凡大小亿万杯盘之类乃生人日用必需,造者居十九,而印器则十一”。即瓷器大小不一形制各异,而相应的“过釉”方法,360百科有六七种之多,如“荡釉法”(把釉浆浇入坯体内,用手或专用器具缓慢摇荡,以釉浆分布在坯体的内表面,此种施釉方法适用于器型较深的产品,如大型花瓶之类)、“吹釉法”(清代督陶官唐英编撰的《陶冶图说》有记:“今惟圆器之小者仍于缸内蘸釉,其琢器与圆器大件俱用吹釉法。”该句可佐证《白瓷》引文中的“其”为“缸”。其法为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以吹。吹之遍数,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至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浸釉法”(又名“蘸釉”,将坯体浸入釉中片刻,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附着于坯体表面。釉层的厚度由坯体的吸水性、釉浆浓度和浸渍时间来控制。一般适用于厚胎坯体及杯、碗类制品)、“刷釉法”(又称“涂釉”,用毛笔或刷子蘸取釉浆涂在器体表面。此法最适用于小面积瓷器,多用于长方形有棱角的器物或是局部上釉、补釉及同一坯体上施几种不同釉料等情况)。那么,无须在白瓷制作的一系列共计72道工序中一一列举各种“过釉”方法。该节选部分只是以“生人日用必需,造者居十九”的“圆器”之“杯盘”为例,前文已经举例“凡盔帽上造小杯”,在此承前将此等小器件的坯体轻快地整体置于釉水中一“荡”,实则兼用了“荡釉法”和“浸釉法”,然后再“用指一蘸涂弦”以“补釉”,相当于是利用了“刷釉法”。因此,此句解作“先拿小杯在缸内釉浆中摇荡一二,再用手指蘸一蘸釉水,涂抹在杯沿上(杯外手持而未挂釉之处),任其自然流下,杯身内外就挂遍釉水”就很明白了。而且,有图有真相,参编者选用的原书有插图“瓷器过釉”(见图1)足以为证,正面年轻者在“荡其内”,即在缸内直接内外荡釉,另一侧身长须者则在“用指一蘸涂弦”。
第二个术语是“突将无前”。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后)出师表》的“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劉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一句,一稿采用流行版本的“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句读,即“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是“无前”的“突将”,解作“他们都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勇士”。
异议者则从语法出发,认为该句读不通:前面“臣”“丧人”是主谓句,以所谓主谓短语“突将无前”做谓语的主语是“人”,犯了句式杂糅的错误。原文前面以一个“丧”字统领,形成动宾结构,而两个宾语形成一个并列结构,分别是先分后总同一结构的“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和“一千余人”;后面再总括“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所以,从行文句法的总分角度考虑,可断句为:“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其中,“突將无前”并不是主谓结构作定语,前文“赵云”前面没有定语,那么后文之“賨叟”的前面也不应该有此定语,所以应该与下文列举的“賨叟”等是并列关系。而后,异议者又广泛查阅资料,终于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南宋著名学者陈傅良所撰的《历代兵制·三国》中有云“而兵有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之别,盖不全用蜀人也”。由此可见,“突将无前”不是一个主谓结构作定语,而是两个名词“突将”和“无前”,这可谓实证。而且查阅“360百科”“360国学”“百度汉语”“古诗文网”等网络平台上的版本,可发现断句方式也相同:“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第三个术语是“拔刀”。北魏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八》的《作大酢法》“以绵幕瓮口,拔刀横瓮上”一句,一稿解作:“用棉花片包住瓮口,抽刀横放在瓮上。”
异议者指出,文中的“绵”应该是价格低廉的“绵绸”而非“棉花片”,保温和透气性要求先不论,“棉花片”概念不清,该句中“绵”和“棉”是不是通假字?而概念不清的关键之处在第二句,所谓“抽刀横放在瓮上”,是否古人古法中,讲究五行关系,比如土生金金生水或者脾肺肾一类?但此处显然是为了压住“绵”的。那么,压绵焉用铁刀,“横放在瓮上”又是压在哪里,不会割破“绵”吗?如果同时做好几大瓮醋,则要一瓮一把刀,而且是从刀鞘里抽出的足够长度的大刀?继而,异议者提出“拔刀”是“拨刀”之讹,即因字形相似,刻字或排字工人错把“拨刀”当作“拔刀”。异议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中药“半夏拨刀”的做法就有中药材半夏“加小麦面6两,以水搜作团,切如拨刀”,而山西的地方名吃“拨刀面”的断面呈小三棱形,每根长半米有余。由此,可以推知文中的“拨刀”是用来压绵的长条状似拨刀面条的木棒,既能横跨瓮上压住绵面以保温发酵,又不太妨碍绵面的透气性能。由此,异议者进一步推论,该作醋法用料有麦麸和粟米熟饭,是典型的山东淄博王村醋的做法,并继续推测,贾思勰是北魏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曾任高阳郡(今属山东临淄)太守,“拨刀”可能是齐民老方言,抑或是用了语音通假字。
异议者研读《齐民要术》原文“作大酢法”其下的“又法”,其中有“但绵幕瓮口,无横刀、益水之事”一句,指出该法只是用绵来包住瓮口,跟前法不同之处在于既无须在绵上横放一把刀或“拨刀”,也无须另行加水。所以,异议者以此为例进一步推论:只要绵的尺幅足够大,用来包扎的绳或线足够长,包扎的手法足够娴熟,按要求包严包住瓮口其实是一个能够比较轻易地完成的工作,无须担心绵的脱落,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在以绵包裹的瓮口之上横压一“拨刀”状杠子了。
二、关于文言文里专业术语的三条建议
这种基于语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而本能质疑,然后孜孜不倦、大胆辨析并细致求证的过程,体现了一个语言工作者应有的工匠精神。多年的求学、编辑经历告诉笔者:“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比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习”字,解释为“复习”就失之片面。无论是儒家之“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还是学习者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有一个“知新”之“学”然后“温故”之“习”,更有一个“传不习乎”的自策自警即学以致用的“习得”过程,所以这个“习”字有“复习”“温习”之义,更有“反复练习成习惯”的本意。与其不自信地搜寻实体书查阅以讹传讹或无心之失的“资料佐证”,不如调动知识储备,抒发一己之见。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加之隔行如隔山,一己之力有所不逮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关于文言文里的专业术语问题,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一线语文老师或传统文化课老师,在面对传统文化典籍及其教学参考书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传统文化、历史学、写作和逻辑学等知识储备,多方查考工具书和网络资源,合理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要保持继续学习的能力和质疑、批判的精神,力求正解,尽量不曲解甚至误解原文。在实际教学中,不妨将教参资料、自己的疑问和探究始末向学生和盘托出,以身示范质疑解疑的做学问过程,即便没有最终明确的答案,也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教学相长。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和一线学校,应为一线语文老师或传统文化课老师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平台和进修机会。除寒暑假的国培和省培计划多轮普及、面向全体教师以外,还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比如增加传统文化继续教育平台和学分激励,从技术层面上客观促进老师们自我教育、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与其硬性要求老师们下载关注一些相关机构推广的APP,不如推介并组织他们观看现象级的央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点击中国》《国家宝藏》,等等。
第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笔者认为,应该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到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有利当下、功在未来的工作中来;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应多多开展与相关专业领域同人的积极交流与有效探讨。在专家学者放下门户之见进行有益对话的同时,相关教育领导部门和教育机构的门户网站应该广开门路,使广大一线教师能够向专家学者留言请教或提出异议,这也便于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R].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020.
[3]潘吉星. 天工开物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历代兵制[M]. 史丽君,评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7.
[6]缪启愉. 齐民要术校释[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