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因素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分析

2021-08-11杨宁

中国市场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

杨宁

[摘 要]贸易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重要议题,从特朗普上台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开始,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激烈,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再次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章以马克思的国际价值论为基础,从技术对劳动的作用出发,选取两国1995—2018年相关贸易数据,构建技术作用劳动程度对两国贸易差额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探讨技术因素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

[关键词]中美贸易;国际价值理论;贸易问题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9.008

1 文献综述

从不同侧重点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文献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角度:一是人民币汇率角度,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关系之间的争议一直难以达成一致:Morris Goldstein(2005)[1]和 Won W.koo 等(2007)[2]认为,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低估了41%, 并因此强调汇率是调节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手段。我国学者陈传兴(2012)[3]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决定因素, 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中美贸易不平衡,又通过实证分析2005—2011年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度升值不仅没有促使中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顺差减少, 反而使中美贸易顺差出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他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美进出口贸易顺差呈正相关关系。二是出口管制角度,廖雄飞(2011)[4]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美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失衡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且具有相互促进的“放大效应”, 出口管制是引发并加剧双边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三是规模经济和产业竞争力角度,冯俊新(2018)[5]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美国的技术进步停滞,美国那些依赖规模经济效应而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产业受到挑战,中美两国经济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不断缩小,美国的贸易收益下降,这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成因。文章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在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分析范式下,基于两国真实的贸易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探求中美贸易失衡的本质原因。

2 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

2.1 经典马克思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

经典马克思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主要以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因为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所以,当交换行为从国内扩大到国际环境时, 商品的价值也就随即由生产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在国际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国际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指出“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就不同,有些国家高些,有些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6]此时,商品交换的基础转变为国际价值。马克思理解下的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其实就是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在占有本国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之外,还可以占有其他国家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些国家在贸易中可以以少量的劳动换取其他国家多量的劳动,所以他得出结论:国际不平等交换真实存在,并且本质仍然存在于资本雇佣劳动。这就是之后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依据原点。

2.2 国际不平等交换多因素影响理论

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对劳动作用方式同马克思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典马克思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其实暗含了科技进步只作用于劳动客观条件,而不直接影响劳动的主观条件的假设,因此也没有将劳动的主观条件纳入价值生产的影响因素。马艳、李真认为“在科技革命深刻作用于全球化生产的今天,科技进步在作用于劳动客观条件的同时,也对劳动主观条件产生极大影响。而除技术因素外,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局势下,国际经济制度因素也对国际经济活动和利益分配产生深远影响”。[7]基于这种考虑,从技术和制度两个角度构建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多因素影响模型,对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商品不平等交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通过定义技术进步同时影响主客观劳动下国际交换中的国际价值函数、国别价值函数及超额剩余价值函数,构建解释国际不平等交换的计量模型——被解释变量为反映国家间贸易商品价值总量差别的国际不平等交换指数,解释变量分别是不变资本差距和可变资本差距及制度因素——该模型是包含国家、时间和变量三维数据的Panel Data问题。该模型借助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墨西哥六国的相关数据,经过实证分析和一系列檢验,得出了以下结论:①技术进步对人均固定资本投资等劳动客观条件和劳动主观条件均有影响;②在假定每个国家的斜率项都相同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工业产品价值量的产出与固定资本形成额和本科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③将国际经济制度因素纳入模型进行国际不平等交换分析,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凭借其享有的国际经济制度制定权,在与欠发达国家的贸易活动中,通过操纵国际经济组织,在固定资本形成额差距和高等教育水平差距都完全相同的条件,获得绝大部分的贸易利润;④人均固定资本形成额、高等教育水平都与该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比正相关。

3 理论模型

借鉴国际不平等交换多变量影响模型,以美国为国家A,中国为国家B,假设剩余价值率为100%,分析技术进步对国际价值和国别价值的影响,并构建中美两国贸易过程中基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我国的利润函数。

3.1 国际价值

3.2 中美两国的国别价值

4.2 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该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分别是中美对贸易国的贸易差额,y1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差额(由美国对华的出口额减去对华的进口额得到),y2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差额(由中国对美的出口额减去对美的进口额得到)。

(2)解释变量:该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有技术对劳动客观条件的作用程度xi1——用“单位固定投资的产值(GDP/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来衡量,劳动对劳动主观条件的作用程度xi2——用“拥有高等教育背景人员的从业比(本硕博毕业生总数/总就业人口)”来衡量,劳动力规模vi——用“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来衡量,i取1代表美国数据,i取2代表中国数据。

4.2.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文章数据主要来源于中美两国1995—2018年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国主要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美国数据主要来自于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BEA),少部分数据来自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4.2.2 回归结果分析

用Stata软件分别对模型(6)、(7)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结果:

(1)技术对劳动主客观条件的作用程度及劳动力规模对美国贸易差额的多元回归分析:美国的官方数据表明1995—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逆差规模有不断扩大趋势,这也是近几年美国频繁对华发起贸易争端的重要原因,而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美国贸易差额产生的原因就回归结果可以得知:①单位固定资本产值增加1%,美国的贸易差额将会减少0.632%,也即技术对客观劳动的作用程度提高会扩大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②高等教育背景人员的从业比增加1%,美国的贸易差额将会增加1.513%,即技术对主观劳动的作用程度提高会缩小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③劳动力规模增加1%,美国的贸易差额将会减少0.012%,即劳动力规模的增长会扩大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

(2)技术对劳动主客观条件的作用程度及劳动力规模对中国贸易差额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国的官方数据表明1995—2018年中国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回归结果表明:①单位固定资本产值增加1%,中国的贸易差额将会减少1.144%,也即技术对客观劳动的作用程度提高会缩小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②高等教育背景人员的从业比增加1%,中国的贸易差额将会增加2.468%,即技术对主观劳动的作用程度提高会扩大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③劳动力规模增加1%,中国的贸易差额将会增加0.047%,即勞动力规模的增长会扩大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

(3)综合考虑技术因素对中美两国贸易差额的影响,技术对主观劳动的作用程度均大于对客观劳动的作用程度,根据马克思的国际价值论,劳动复杂度的提高导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上升效应大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下降效应,但是比较两国的回归结果,中国对美贸易中技术因素对贸易差额的促进因素大于美国对华贸易。

5 结论和不足

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美两国贸易中存在贸易失衡问题,而在技术因素日益作用于生产过程的今天,根据马克思的国际价值论,将技术对劳动作用效果分解,通过构建新的国际贸易利润函数,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作用于劳动主客观条件的相对程度会影响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超额贸易利益的流向。

第二,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中美两国的贸易数据,发现技术对劳动客观条件的作用起着缩小两国贸易差额的作用,而技术对劳动主观条件的作用以及劳动力规模都起着扩大两国贸易差额的作用。

第三,在文章选取的时间跨度(1995—2018年)里,技术作用于劳动而对两国的贸易利润产生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中国对美贸易差额受技术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美国对华的贸易差额受技术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没有那么显著。可能原因是技术存在溢出效应,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中国正处于技术吸收收益阶段,而技术外溢则对美国的贸易利益有负面影响。

在文章的分析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一是选取的模型较简单,技术作用于劳动进而影响贸易差额应该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简单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滞后效应没有考量,可能导致解释偏差;二是在获得数据时,部分变量的数据存在缺失现象,文章通过采用相应的估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补齐,但是这种数据的回归结果可能失准。

参考文献:

[1]MORRIS S,NICHOLAS L.Chinas role in the revived britton woods system:a case of mistaken identity[J].Working papers, 2005,22(1):284-302.

[2]WON K,RENAN Z.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 in sino-us bilateralt rade[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07,78(3):362-373.

[3]陈传兴.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不平衡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2(6):92-94.

[4]黄晓凤,廖雄飞.中美贸易失衡主因分析[J].财贸经济,2011(4):85-90,137.

[5]冯俊新.从贸易理论和历史经验看待中美贸易摩擦[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6):140-144.

[6]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3.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
中美贸易失衡现状及对策分析
基于赫克歇尔
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探索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及对策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中美贸易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碳泄漏研究
中美贸易在摩擦中共生共荣
附加值贸易视角下的中输美货物贸易状况分析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