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书写障碍表现及干预策略研究

2021-08-11刘荣李云文周博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干预策略

刘荣 李云文 周博阳

【关键词】汉字书写障碍,干预策略,视觉加工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指出,书写障碍指学龄儿童的书写可辨性存在严重缺陷的现象,如果其书写能力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不符,且对其与手写相关的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可诊断为书写障碍。我国沿用国外概念,将汉字书写障碍定义为儿童的书写技能落后于同年龄(或年级)儿童,且书写困难影响了其日常的学校学习活动,进而导致其学业成绩显著落后。具有书写障碍的儿童虽然具备正常的阅读技能,但在书写环节将大脑中存储的语言符号表征输出时会产生困难。

书写障碍给儿童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一,有书写障碍的儿童书写速度较慢,他们无法胜任学习中的书写任务,严重影响了学业成绩。其二,书写障碍还给儿童造成了情感创伤。有书写障碍的儿童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他们因此感到羞愧,从而出现自尊受损、沮丧、自我效能降低等情绪问题。其三,这种挫折感给儿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并导致了与壓力相关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干预,其症状将会伴随儿童的一生。国外研究发现,书写障碍在小学的发生率约为9.7%。目前,我国个别抽样研究表明,儿童严重和轻度汉字书写障碍比例分别为3.8%和8.6%。因此,我国儿童的汉字书写障碍问题须要引起关注。

一、儿童书写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对多数学生而言,书写是一种自动化的反应,学生对字形及字母空间等知识熟悉之后,便开始将注意力用在作文、拼音或是书写上。然而,有书写障碍的学生想要具备精熟的写字技巧是相当困难的,他们会出现写错别字、书写空间不当、书写大小比率不当及写字速度太慢等问题。相比拼音文字,汉字笔画模式的构形特征、书写时涉及的复杂几何形状,以及在正方形区域内的笔画排列等因素,都使汉字书写更具有难度。汉字书写笔画的形式和位置的细微差别对学生的视觉辨别要求更高,汉字书写时要求字迹清晰、偏旁部首比例适当,这对学生的空间组织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上述汉字书写的难度在具有书写障碍的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的书写质量、速度和流畅性等成绩都较差。其具体表现为书写潦草,书写速度很慢;抄写常常错误,偏旁部首的位置颠倒,缺笔少画;无法控制用笔力度;汉字间距不一致,大小不一等。

从已有研究看,汉字书写障碍可以分为以下表现。(1)失语性失写,具体表现为书写字形结构的各种缺陷,如笔画、偏旁的遗漏、添加或错误替代、用其他字形或字义替代等。(2)惰性失写,表现为往往重复书写同一内容,自知错误又难以改正。(3)视空间性失写,表现为汉字笔画和偏旁正确,但空间位置不符合要求。(4)失用性失写,表现为书写汉字时笔迹极端笨拙,无法辨认正确字形。(5)镜像书写,表现为汉字左右翻转,或者是左右偏旁位置交换而每个偏旁正像(即部分镜像),或者是整个文字左右翻转(即完全镜像)。(6)完全性失写,表现为不能写出任何汉字和偏旁。

由于书写障碍往往与其他类型的学习障碍共同发生,目前对书写障碍的发生机制尚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从当前研究看,书写障碍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发展性协调障碍,即动作技能加工存在缺陷。书写障碍儿童缺乏良好的运动技能,其灵巧性、肌肉张力及协调性较差,使其用笔姿势不正确,书写歪斜。第二,语言加工存在缺陷。该类儿童在语言产生和理解、词汇使用、拼写和语法等多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其书写时的字形结构虽然正确,但并非任务所要求的字形,他们会使用同音替代、近音替代、近义替代、反义替代等替代方式。第三,视空间加工存在缺陷。由于儿童的视觉感知、视觉记忆、空间位置感知等存在缺陷,在书写汉字时会出现笔画大小不一、增加或减少笔画等问题。

我国研究者认为,汉字的独特结构导致汉字书写更多地依赖于视觉空间处理,这种观点也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正确的汉字书写需要正常的视空间定位和连续性的视空间功能,即视空间能力参与汉字认知过程。因此,视空间加工能力出现障碍就会影响汉字书写。我国几例关于书写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也发现,书写障碍个案的视觉空间能力、视觉整体特征的知觉加工以及空间加工能力落后于正常儿童。

综上所述,汉字书写障碍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是汉字书写障碍与个体的视觉空间加工缺陷存在更紧密的关系。因此,基于视觉空间加工的干预训练就尤为重要。

二、儿童书写障碍的干预策略研究

由于书写障碍检出率较高,且对儿童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对其进行积极的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外的干预策略主要包括拼音字母的构成练习、视觉感知能力和空间加工能力的训练、视觉运动技能和精细运动精度的训练等方法。相比国外,我国研究者专门针对书写障碍儿童群体进行的干预实施极为缺乏,因此提升书写障碍儿童的书写技能和水平的干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根据所筛选书写障碍儿童的特点,从提升其视觉加工能力人手进行训练,以期改善其书写情况。

1.方法与程序

(1)研究对象

首先,本研究从北京市某小学214名学生中筛选出书写障碍儿童,筛选工具及标准为:①DetailedAssessment of Speed of Handwriting(DASH)量表得分低于同年级平均水平1.5个标准差;②The ConciseEvaluation Scale fnr Childrens Handwriting Hamstra(BHK)量表得分大于28分;③在最近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的语文平均成绩低于同年级平均水平1个标准差,且语文学科老师反馈其成绩长期落后;④瑞文标准智力测验处于中等智力水平以上;⑤排除明显的视听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情绪障碍及自闭症等。

根据上述标准,本研究筛选出书写障碍儿童17名。然后,我们使用视觉辨别和视觉记忆任务对这些儿童的视觉加工特点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书写障碍组儿童的视觉辨别、视觉记忆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视觉辨别均值分别为18.29和22.41,视觉记忆均值分别为25.70和36.24),验证了汉字书写障碍者存在视觉加工缺陷的观点。我们又使用部件位置辨别任务考察了他们的空间加工特点,发现书写障碍组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均值分别为29.06和32.41),反应时长也显著长于对照组(均值为1695.4毫秒和1331.7毫秒),结果表明书写障碍儿童存在空间加工缺陷。

其次,本研究对17名书写障碍儿童的语文书写作业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干预个案1名:学生小z(书写障碍儿童),男生,11岁。该生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同伴关系良好,经评估没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表现。

在汉字书写上,小z存在书写字迹潦草、增减笔画、镜像字、部件混淆等情况(见表1)。

在视觉空间加工任务上,小z在视觉辨别和视觉记忆任务上的平均成绩低于对照组(均值分别为29和36.23),反应时长长于对照组(均值为561.39毫秒和543.86毫秒)。值得注意的是,在空间加工任务上,小z的正确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均值为34和32.41)。因此,小z的书写障碍主要是由视觉加工缺陷导致的。基于此,本研究从提高小z的视觉加工能力人手对其书写问题进行干预。

(2)实验材料

●前测和后测材料

本研究根据小z易错、易混汉字书写的情况,从其作业、语文课本生字表中选取含有“鸟、东”等部件的汉字60个,包括左右、上下等8种结构类型,用作干预前测和后测材料。

●干预材料

本研究从新华字典中选取小z易错、易混汉字的形近字480个,将其分为红色部件组(即干预组)240个,黑色部件组(即对照组)240个。红色部件组是将汉字易错结构标为红色,黑色部件组是对照组,用以考察红色部件组的干预效果。

(3)研究过程

第一,前测过程。听写60个汉字,分为三组,每组20个汉字,记录被测试的正确率。

第二,干预过程。颜色是人们日常中常见的视觉刺激,有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脑神经会对颜色具有不同程度的兴奋感,会使个体产生更高的关注度,并能有效提高记忆力,即颜色优势效应。因此,本研究采用了颜色视觉刺激的训练方式对书写障碍儿童进行汉字学习的干预。

具体步骤是,分别使用红色部件(干预色)和黑色部件(对比色)对小z进行干预教学。干预教学中,先让学生学习汉字,汉字的呈现或者是干预色,或者是对比色。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抄写汉字3遍以上并确保记住了汉字。学习完成后,研究者将先前学习过的汉字和一些自创的不存在的字混合呈现,要求学生再认是否学习过,同时记录其书写的正确数量和反应时长。最后,研究者从学习的汉字中随机选择部分汉字进行听写。

干预教学每周3天,共持续4周。每天教学中运用干预色和对比色各1次,每次约20分钟。两种颜色的教学顺序进行了交叉平衡,以抵消顺序效应。

第三,后测过程。再次听写前测中的60个汉字,这些汉字在干预教学过程中被分配在红色干预组和对比组中。后测时分别记录它们的正确率,考察红色干预组的汉字书写成绩是否高于对比组。

2.研究结果

(1)颜色干预过程中的再认记忆成绩

●红色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总体成绩

红色干预组的平均再认正确率为95%,高于对比组(90%),且红色干预组的平均反应时长(1486.81毫秒)明显短于对比组(1680.85毫秒)。由此可知,红色干预对书写障碍儿童的汉字书写的改善是有效的。

●红色干预组与对比组的单次再认成绩

干预教学共进行了12次,结果显示红色干预组正确率为90%~100%,对比组正确率仅为80%~95%(见图1、图2),表明红色干预效果更好。另外,红色干预的反应时长总体也短于对比组,偶尔的波动可能与被测试者情绪不良有关。

(2)颜色干预过程中的听写成绩

图3显示,12次红色干预组的正确率在93%~100%,对比组仅为67%~93%,且红色干预组成绩比较稳定,对照组的成绩起伏较大。显然,使用红色视觉干预提高了书写障碍儿童的成绩。

(3)颜色干预后的效果评估

本研究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了汉字书写测试。经过四周的干预,学生后测成绩与前测相比均有提高,红色干预组正确率由前测的80%提高至后测的93%,对比组由73%提高至80%,显然红色干预后的成绩提高幅度更大。

此外,本研究对比了个案小z在干预教学前后的语文考试成绩。干预前,小z的语文期中考试成绩为59分,经过四周的干预训练后,期末考试语文成绩提高至65分,且语文老师反映,小z的语文作业中汉字笔画错误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作业完成度也有了质的提升。

三、结语

一般情况下,书写障碍较难被发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往往將其归因于学生懒惰、马虎、缺乏动力等。根据已有抽样调查,汉字书写障碍儿童的筛查率并不低,且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诸多消极影响,因此迫切须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对书写障碍的相关研究还较为缺乏,有针对性的干预训练几乎是空白。本研究基于颜色视觉刺激的特点对书写障碍儿童个案进行了干预训练,结果显示,颜色干预能够改善汉字的书写状况。在随后的追踪中发现,该干预个案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上也有所提高。因此,利用颜色视觉刺激特点进行干预的方法是有效的,本研究为教育工作者面对书写障碍问题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汉字书写障碍的特点及具体表现,以减少面对书写障碍儿童时的困惑,明确如何指导书写障碍儿童改善书写。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增强部件训练的精确化,取代盲目的抄写;突出学生易错的汉字部件,有利于书写障碍儿童掌握汉字结构,改善书写质量,进一步在教学中运用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此外,教师须要给予书写障碍儿童积极的情感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我效能感,激发其书写动机,从而减少书写障碍导致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干预策略
高职青年教师的职业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研究
错题干预,借题发挥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FCM学习适应性干预策略研究
失落的一角
高职高专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盗窃罪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分析
斗门区妇女生殖道感染临床特点与干预策略分析
斗门区妇女生殖道感染临床特点与干预策略分析
斗门区妇女生殖道感染临床特点与干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