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味”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探究

2021-08-11张兰秀

考试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生活味低年级渗透

张兰秀

摘 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一再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章将立足教材,从“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关注日常的生活、培养学生体验情感的想象力”等方面渗透低年级语文学习的“生活味”,激发学生听、说、谈、写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逐步提高學生的语文学习力。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渗透;“生活味”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即告诉教师: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体验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诠释了这一点,作为最基础的学科,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更是学习基础中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更加显得重要。

一、 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渗透语文“生活味”

大自然中有着无穷无尽的神奇,引导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触摸、倾听等去感受大自然的奥秘是激发学习语文的有效手段。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在幼小的心灵里对大自然有着无数的疑问,低学段的语文教师更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学习探索科学的方法。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蝌蚪的演变过程,知道小蝌蚪的生活环境及外形特点,感受这一科学童话的儿童情趣。教师借助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直观了解小蝌蚪的演变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索欲,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因此,文中出现的“大大的、长长的、甩”等词语,写出了小蝌蚪俏皮可爱的样子,“蹲、披、露、鼓”等描画出青蛙美丽的外表与神气十足的神态,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就能从文中感受到小蝌蚪变青蛙的神奇。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文中出现的其他小动物,他们的成长又有什么变化?他们又有哪些生活习性?找出不同及特点。这些都是极好的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潜在资源,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想去思考生活中的“为什么”。再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探索,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情感。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亲身的体会,才能真正地激发探索兴趣,在生活中渗透科学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用《小蝌蚪找妈妈》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习其他课文,尽管是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加上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在学习同类型的题材时也会达到学法迁移,学会主动探索。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中时先让学生寻找“植物妈妈”的办法,找到之后体会这些办法真是奇妙啊!蒲公英妈妈为了传播种子,把自己长成了降落伞,只要有风轻轻吹过,种子就会随风被带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苍耳妈妈的好办法,是给她的孩子们穿上带刺的铠甲,然后寻找动物,想办法挂在动物的皮毛上,随着动物的活动,动物去哪里,苍耳的种子就跟到哪里,这样苍耳就能传播到远方;豌豆妈妈呢?她的办法太简单了!她只要借助太阳的温度,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暴晒,豆荚就会自动炸开,这样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孩子留心观察生活,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的妈妈善于传播种子?”。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动物妈妈也有哪些办法培养后代?然后再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长大后也要离开妈妈,去更大更远的地方学习、生活,四海为家。

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凭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读通课文,领悟学法,拓展阅读课文相关的书籍,从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阅读与探索的进一步练习用文字来表达探索大自然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写一写,把学习与探索大自然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掌握更多的生活知识与探索知识的技能。

二、 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兴趣,渗透语文“生活味”

学生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学会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掌握生活技能要求,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渗透语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都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教师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请你说说在当时要称象有什么办法?课文详细描述了曹冲是怎样称象的?通过阅读思考,对比就知道为什么说利用水的浮力称象的办法好。布置预习作业时要求家长提前与孩子一起做有关水浮力的实验,通过动手做,比较不同的称法,谈自己的想法。紧密联系生活中相关的事例,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只要留心生活,体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引导,在玩中学,轻松愉快,感受学习的愉悦,让学生喜欢学习,并且喜欢学习语文,喜欢用文字来表达内心愉快的感受。《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为例,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妈妈睡着了是什么样子?再结合课文插图,观察也是有方法的,引导学生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里到外等顺序观察,静态从神态、动作等体会人物特点。再联想日常生活中妈妈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动态体会妈妈在平时对“我”的照顾和爱。因为通过观察可以感受人物内心世界,体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的情感。通过《妈妈睡了》的学习,要求学生观察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的观察方法,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把观察所得积累在心,做生活的有心人,俗话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到要写话、习作时就有了写作素材,心中有情,笔下有字,用我笔抒我心就不是难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把一盆可爱的小金鱼带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观察金鱼的外形、静止及游动时的状态。学生一扫往日无精打采的情形,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对小金鱼的观察中来,围着小金鱼做全方位的观察。这期间又引导学生适当地发挥想象力,想想小金鱼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观察外形的同学写道:小金鱼穿着一条红色连衣裙,美极了!它的眼睛大大的,只要在鱼缸壁轻轻一敲,小金鱼就机灵游走,看着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那像小扇子的大尾巴,一摇一摆的,自由自在,可爱极了!

猜你喜欢

生活味低年级渗透
创设富有“生活味”的初中英语课堂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让作文具有“生活味”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