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结合噻托溴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2021-08-11景存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呼吸肌噻托耐力

景存玲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中医医院内一科,甘肃平凉 74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率较高,会引起患者肺功能进行性衰退,致使其运动耐力下降,从而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2]。临床主张采用药物治疗COPD,例如噻托溴胺就是常用药物之一,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3]。但单纯药物治疗在改善患者运动耐力方面仍存在不足,故临床常考虑辅以康复训练[4]。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能够强化患者呼吸肌肌力。但临床关于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结合噻托溴胺在COPD 患者中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该院2020 年2 月—2021年2 月收治的94 例COPD 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分析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结合噻托溴胺在COPD 患者中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4 例COPD 患者。纳入标准:经临床有关检查确诊;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依从性良好;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存在精神疾患者;伴有活动性关节炎者;对本方案使用的药物过敏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存在酒精、药物依赖史者;合并免疫系统病症者;存有凝血系统紊乱者;伴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者;存在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者。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23 例;年龄54~79 岁,平均年龄(62.58±2.67)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4.89±0.94)年;疾病严重程度:10 例轻度,29 例中度,8 例重度;体重指数18.9~28.3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81±1.04)kg/m2。观察组男26 例,女21 例;年龄56~80 岁,平均年龄(62.65±2.73)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91±0.95)年;疾病严重程度:9 例轻度,31 例中度,7例重度;体重指数19.1~28.2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79±1.07)kg/m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施以吸氧、化痰、平喘等对症处理。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注册证号H20140933)干预。18 μg/次,1 次/d,连续干预12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1)腹式呼吸:训练分为仰卧位与坐位,仰卧位训练时患者需放松躺于床上,枕头不宜过高,双膝向上曲起,促使腹部肌肉放松,呼气时手放于腹部,最大程度的延长呼气时间;坐位时,患者背部需紧贴椅背,双手自然垂直平放于骨骼肌上,上身微微前倾,呼气时上身回正,尽量延伸腰部,腹部隆起。10~15 min/次,2 次/d。(2)缩唇呼吸:指导患者以鼻匀速吸气,呼气时将口唇缩拢呈吹笛状,吸足气后停顿2~3 s 再呼气,4~6 s 将气呼出完毕,15 min/次,2 次/d。(3)全身性呼吸体操:加入扩胸、下蹲、轻跳等训练动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训练强度。

两组均连续干预12 周。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于干预前、干预12 周后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980AⅠ,川食药监械(准)字2009 第2210145 号]测定患者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

(2)呼吸肌生理学指标:于干预前、干预12 周后用呼吸肌力测试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MicroRPM,国械注进20143545419)检测患者的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吸气压(MIP)。MEP:平静状态下,患者取坐位,以鼻夹封闭鼻腔,防止鼻腔漏气,用嘴含住吹嘴,保持密封不漏气,使用腹式呼吸方式,受试者最大深吸气后快速用力呼气,重复3 次,记录MEP 值。MIP:受试者首先将肺内空气尽量呼出,吐尽后快速用力深吸一口气,重复3 次,采用仪器记录最大吸气压。

(3)运动耐力:于干预前、干预12 周后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在30 m 平坦路面两端各放一把座椅,让患者沿直线来回行走6 min,测量最大步行距离,距离越长代表运动耐力越好。

(4)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12 周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5]评估。量表共计74条目,包含心理、躯体、社会功能与物质状态4 个维度,按5 级评分法评分,各维度最终评分=(维度粗分-最低分)×100/满分,评分范围为0~100 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与运动耐力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PEF、FEV1、FVC 水平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EF、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与运动耐力对比()

表1 两组肺功能与运动耐力对比()

2.2 呼吸肌生理学指标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MEP、MIP 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EP、MIP 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肌生理学指标对比[(),Pa]

表2 两组呼吸肌生理学指标对比[(),Pa]

2.3 运动耐力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6MWT 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 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6MWT 对比[(),m]

表3 两组6MWT 对比[(),m]

2.4 生活质量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GQOLI-74 中心理、躯体、社会功能与物质状态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GQOLI-74 中心理、躯体、社会功能与物质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GQOLI-74 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GQOLI-74 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COPD 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将会给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COPD 会引起患者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致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造成运动耐力下降,若未对患者施以有效的干预措施,还会诱发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影响病情控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6-7]。

噻托溴胺是COPD 的常用治疗药物,属于抗胆碱药物,与毒蕈碱受体M1-M5 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可通过抑制平滑肌M3 受体促使支气管管腔扩张,达到扩大通气量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但药物治疗周期较长,起效较为缓慢,且无法显著提高患者运动耐力,难以满足临床所需。随着临床对COPD 的发展与转归研究的不断加深,认识到康复训练在COPD 治疗期间的重要性,并提出“肺康复”理念,旨在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减轻疾病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EF、FEV1、FVC、MEP、MIP水平、GQOLI-74量表中心理、躯体、社会功能与物质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MWT 距离长于对照组,提示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结合噻托溴胺能够有效提升COPD 患者的肺功能与呼吸肌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为,腹式呼吸的一吸一呼、一张一合,能够有效加强肌肉收缩并延长呼吸周期,从而减慢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度,扩大胸廓的运动力度,进而提升胸壁运动的协调性,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8-9]。同时,缩唇呼吸可减少呼气流速,能够有效增加气道压力,防止气道萎缩导致的残存气体无法排除,益于肺泡里面气体尽可能的排出,从而增加肺与胸廓的顺应性,提高吸气肌肌力,以此提高患者的呼吸肌功能[10-11]。增加腹肌运动,可有效避免膈肌的过度疲劳,从而减小肺通气阻力,促进肺部通气,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12-13]。全身性的呼吸体操还可加快患者肠胃蠕动,促进营养吸收,从而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抗病能力,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4-15]。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存在纳入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等缺点,可能会给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后续临床还需不断的完善试验设计,继续扩大样本量,以深入了解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结合噻托溴胺在COPD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结合噻托溴胺可有效改善COPD 患者肺功能,提高其呼吸肌肌力,有效增强运动耐力,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呼吸肌噻托耐力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