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体后壁缺损对PVP 治疗肿瘤相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的影响

2021-08-11杨远航陈萧霖柯珍勇邓忠良汪洋程思刘扬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后壁凸角椎体

杨远航,陈萧霖,柯珍勇,邓忠良,汪洋,程思,刘扬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重庆 400010)

脊柱肿瘤是指发生于脊柱骨骼及其附属组织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多数位于胸腰椎,肿瘤细胞破坏脊柱椎体后可导致肿瘤相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TVCFs)[1]。目前针对脊柱肿瘤,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放化疗、同位素疗法、双膦酸盐疗法、疼痛疗法、姑息性外科手术、根治性外科手术等[2]。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一种姑息性手术方式,逐渐被临床运用于TVCFs 的治疗中,该术式通过影像设备监测,将不透射线的骨水泥[通常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注入椎体,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的效果,取得了相当的临床疗效[3]。但针对肿瘤累及椎体后壁造成后壁缺损的TVCFs,PVP 的运用仍存在较大争议[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2 年5 月—2018 年12 月于我院接受PVP 治疗的27 例(38 个 椎体)TVCFs 患者为对象,旨在探讨椎体后壁缺损对PVP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行PVP 治疗的TVCFs 患者27 例(38个椎体),根据是否伴有椎体后壁骨缺损分为累及后壁组(8 例,12 个椎体)及未累及后壁组(19 例,26 个椎体)。是否累及后壁以CT 或MRI 描述椎体后壁骨皮质不连续作为判定标准。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组织学确诊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脊柱肿瘤;(2)临床症状主要以腰背部疼痛为主,且MRI T2 加权像可见新发骨折;(3)药物治疗、化疗和/或放疗等治疗方式对疼痛缓解无效;(4)术后有随访资料且预测生存期>6 个月(Tomita 评分);(5)术前术后有完整影像学资料;(6)无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的。

排除标准:(1)腰背部疼痛经药物治疗、化疗和/或放疗等治疗方式得到改善的患者;(2)局部或全身感染等无法手术的患者或者手术失败的患者;(3)与椎管内骨折或软组织有关的神经功能缺损;(4)椎管内软组织肿瘤;(5)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6)认知障碍。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PVP 进行姑息性手术,具体如下:患者取俯卧位,用C 型臂协助定位,取手术节段椎体双侧椎弓根体表投影靠外侧约2.0 cm 为穿刺进针点,常规予2%利多卡因经皮肤逐层浸润麻醉至关节突表面,尖刀经穿刺点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取穿刺针从切口进针,经双侧椎弓根外上缘向内下缘斜行穿剌进入椎体。插入导丝,更换工作通道,将骨水泥调和至牙膏状后,使用专用骨水泥注射器在C 型臂监视下,缓慢注入2~5 mL,注入完毕插入针芯。再次正位透视,确认骨水泥分布均匀后,后退穿剌针至椎体后缘留置10 min 再拔出。术后嘱患者平卧4~6 h,于术后第2 天、第3 个月、第6 个月复查CT 与X 片。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形态(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脊柱形态(局部后凸角、区域后凸角、节段后凸角)(见图1)、骨水泥椎体内分布(骨水泥距椎体后壁最短径、后壁中点距骨水泥最短径、椎体矢状径)等数据(见图2),并记录否发生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

图1 脊柱形态测量:左:局部后凸角为伤椎上下终版切线成角(A、B 两线夹角);中:区域后凸角为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与伤椎下位椎体下终板切线成角(C、D 两线夹角);右:节段后凸角为伤椎上位椎体下终板与伤椎下终板切线成角(C、D 两线夹角)

图2 骨水泥距椎体后壁最短径、后壁中点距骨水泥最短径、椎体矢状径A:椎体矢状径;B:后壁中点距骨水泥最短径;C:骨水泥距椎体后壁最短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内检测采用Wilcoxon 或配对t 检验,组间检测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或非配对t 检 验,Kolmogorov-Smiornov 检 验/Shapiro-Wilk检验用于确定参数或非参数数据的存在。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Pearson 卡方检验两组发病节段及骨水泥分布构成比。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 评分、椎体高度、后凸角度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后壁组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累及后壁组仅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后壁组术后的局部后凸角、区域后凸角、节段后凸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累及后壁组仅局部后凸角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累及后壁组区域后凸角、节段后凸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 评分,椎体高度,后凸角度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 评分,椎体高度,后凸角度对比()

2.2 两组患者骨水泥分布情况及渗漏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骨水泥椎体内分布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后壁组有4 个椎体发生骨水泥向椎管内渗漏,未累及后壁组有1个,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所有渗漏均无神经症状,术后未作特殊处理。

表3 骨水泥分布情况及渗漏情况

3 讨论

PVP 作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手段之一,能恢复椎体高度、强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缓解疼痛,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目前临床运用成熟。ECK 等[5]发现PVP 术后患者的VAS 评分平均降低5.56 分;WEILL 等[6]和GALIBERT 等[7]学者的研究表明PVP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SANTIAGO 等[8]对30 例患者进行了长达1 年的随访研究,发现PVP 能显著降低其VAS 评分,同时改善ODI 评分水平;ROLLINGHOFF等[9]回顾性研究了9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术后患者椎体高度平均增加17.9 mm,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术后长达1 年的随访中,手术椎体的高度相对稳定。上述研究说明,PVP 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而在特殊类型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如TVCFs 的治疗中,PVP 作为姑息性手术治疗的可选择方案之一,取得了部分临床医师的认可,SRENSEN 等[10]的研究证明PVP 能缓解TVCFs 患者的疼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至于能否恢复伤椎椎体形态,以及是否会导致肿瘤转移、增加骨水泥向椎管内渗漏的风险等,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另外,主流观点认为损伤累及椎体后壁为PVP 的相对禁忌证,此类患者应谨慎考虑是否施行PVP,故对于累及后壁的TVCFs 患者,目前临床鲜有采用PVP 为姑息性治疗手段的研究报告。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7 例(38个椎体)接受PVP 的TVCFs 患者,发现在术后长达6 个月的随访期内,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椎体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脊柱后凸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说明PVP 作为TVCFs 姑息性治疗手段的疗效值得肯定。

无论TVCFs,抑或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 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均包括骨水泥渗漏、术后再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等,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SUN 等[11]、HUBER 等[12]学者的研究发现,PVP 在治疗TVCFs 时存在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参考其研究,累及后壁的TVCFs 因本身椎体后缘病损,理论上骨水泥渗漏风险更大,目前损伤累及后壁是PVP 的相对手术禁忌证之一。SEAN 等[13]对一个脊柱肿瘤专科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累及后壁的TVCFs 患者接受PVP 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达31%,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及警惕。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后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累及后壁组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增高,未累及后壁组仅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累及后壁组术后的局部后凸角、区域后凸角、节段后凸角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未累及后壁组仅局部后凸角明显减小;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骨水泥椎体内分布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累及后壁组(共12 个椎体)有4 个椎体发生骨水泥向椎管内渗漏,未累及后壁组(共26 个椎体)仅1 个发生椎管内渗漏,提示对于椎体后壁缺损的TVCFs 患者,行PVP 治疗存在较大的骨水泥渗漏风险。本次研究骨水泥渗漏的病例较少,且水泥的渗漏位置各异,故椎体内骨水泥的分布是否与水泥渗漏有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PVP 作为TVCFs 患者的姑息性外科治疗手段,可明显缓解疼痛,恢复椎体形态,减小脊柱畸形,但相对椎体后壁缺损的TVCFs 患者,增加了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猜你喜欢

后壁凸角椎体
多节段颈椎前路术后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青年下腰痛患者腰椎前凸角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深刺翳风联合点刺咽后壁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凸角型滚刀的加工过程模拟研究
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的信度和效度
微妙的暗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