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8-11叶加贝库婧

创意设计源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研专业设计

叶加贝,库婧

一、新文科之新

纵观我国大学教育的学科设置,学科门类高度分化,专业设置分工明确,学科之间均处于分门别户的状态。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科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专业课程的界限隔阂与学科壁垒,制约着人才的全面发展,此隔阂在文科领域更为明显。2017 年,美国西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进行了专业重组及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这不仅是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融合,也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2018 年,我国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并提出了新文科建设概念。新文科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因此,2019 年也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元年,带来了一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革命。

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最早提出“设计师一门科学”的概念,并界定设计师研究人工物的科学(The Science of Artificial)。前不久,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为小米 Logo 升级设计的案例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吃瓜群众一边惊叹着高额的设计费,一边讥讽 Logo 升级的结果竟如此简单。当事态讨论归于冷静时,终于有人将视点转移至原研哉的设计过程。事实上,他运用数学模型对原 Logo 进行了无数次切角计算,最终选取了最佳方案。在我国艺术类本科招考的一段特定时期,美术考生的高考数学成绩甚至可以不计入总分。但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一位设计师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在图案方面的天赋,或是在软件方面的熟练程度,也可能是因为他精通数学计算,亦可能是因为他能洞悉经济学的奥秘。

新文科必须意识到其“新”在于打破学科的窠臼,在原有文科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文科的学科内涵及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建设模式,以此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与满足国家的建设需求,供给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新文科建设关键取决于对“新”所承载的内涵的理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立足时代,突破局限探索新的模式,勇于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运用新理念对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进行全方位地探索,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加有助于解决时代进步和未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人才。

二、新时期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

湖北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专业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 1920 年。时年,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创办之初,一大批留日归来的教员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工艺美术教学理念引入国内。当时的应用美术即是今天设计学的前身,最具特色的是图案课程和手工劳作课程,这些课程均为建国后的工艺美术专业打下坚实基础,也是我国设计学科的雏形。

1958 年,工艺美术成为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的 4 个专业之一,是新中国首批创办工艺美术专业的院校之一。1978 年,工艺美术涵盖了学校设计学科的所有专业,成为设计学的代名词。1990 年,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发展,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工艺美术专业被“艺术设计”取代。2012 年,伴随着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政策相继出台,工艺美术专业重新回归至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1]。

纵观工艺美术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新时期赋予工艺美术专业的意义和使命已悄然发生变化,从设计学的代名词转向独立的工艺美术专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到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强调了“文化建设是灵魂”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工艺美术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新时期赋予了高等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新使命,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纽带,创新工艺美术设计为当今社会文化生活服务,亦为当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服务。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活力。

三、新文科背景下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路

(一)专业定位

工艺美术具有明确的地域特征。因此,作为能够代表区域文化的工艺美术,一方面,在专业定位中应立足高校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使专业定位与社区文化相匹配,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工艺美术专业应当传承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用手艺和设计传播地域文化。

1.立足社区文化,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

城镇化对传统工艺美术最大的冲击可能就是企业逐渐迁出了城市核心区,为城市新功能定位让出了空间。大多数城市在 1990 年后对传统工艺美术企业采取了“关停并转”的措施,使传统工艺美术普遍被边缘化[2]。作为新时期的工艺美术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使工艺美术生活化、科技化和社会化,以寻求专业发展的新契机。

在艺术与生活方面,当代艺术家进行的探索值得工艺美术教育者参考。不久前,邱志杰先生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场举办个展的新闻受到广泛关注。他将菜市场中原本印刷体的文字招贴更换为手书,利用菜市场的钢梁悬挂艺术家的书法作品,还摆放了一些书写的装置与平面展示与之相呼应。同时,由于三源里菜市场是外国人经常光顾的场所,他还用书法手写了英文标识。看似具有前卫思想的当代艺术表达,却将传统书法艺术带入菜市场,成为群众同时享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日常。

在艺术与科技方面,随着城市夜景经济得崛起,由华中科技大学蔡新元教授团队设计的武汉灯光秀点亮了都市的夜空(见图 1)。设计团队在沿长江两岸的桥梁和楼宇上进行发光材料布置,通过动态图像设计将灯光秀分为日常性和主题性两类。灯光秀不仅为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乐趣,伴随而来的还有知音号等长江夜游的文化旅游经济增长。武汉灯光秀最初在 2019年 10 月世界军人运动会期间亮相江城,经历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后,灯光秀成为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复苏的重要标志,每场秀的主题都向世人传递着正能量。

图1 武汉灯光秀

在艺术与社会服务方面,设计行业走在前列,工艺美术专业正是从属于设计学学科下。因此,也应向设计学其他专业一样具备社会服务的功能。在武汉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前夕,湖北美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积极参与了军运会筹备工作。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教研团队为军运会设计了吉祥物、城市家具等,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见图2)。

图2 军运会吉祥物设计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工艺美术专业定位的另一方向即是对手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意味着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Viability),主要表现在社区的实践能力(范围和频率)、高度重视的传承方式及文化语境和文化生态 3 个方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工艺美术专业教研应当发掘、传承、保护社区优秀传统文化,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手艺讲好中国故事。2019 年 9 月,湖北美术学院主办了国内首次土家织锦学术交流展,将民间织锦艺人请进美术馆,传播土家织锦文化。展览展出自近代以来各时期的织锦实物,以及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近年挑织的各式图案作品,同时汇集了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学界研究土家织锦的部分出版物,是近半个世纪来对土家织锦研究的全面呈现。通过展览汇聚政府、行业、学界和传承人,开展关于土家织锦技艺传承、专业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等话题的讨论。展览期间,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领导莅临观摩,在观展后,将《湖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土家织锦为例》的资政课题交由此次展览的承办方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承担,为土家织锦发展建言献策。

(二)人才培养模型

2012 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恢复了工艺美术专业本科招生,并在培养要求中规定:“掌握专业方向领域内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相关专业必要的工艺技能,了解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等知识”。并列举了“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能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主要门类如陶瓷、玻璃、漆艺、染织、雕刻、金属工艺等不同专业方向”[3]。由于工艺美术专业既老又新这一特性,在恢复本科招生后,一些院校已经具备了陶瓷艺术、漆艺、染织等相关专业方向,并且在行政归属上隶属于不同院系,进行专业整合的难度较大。新时期的工艺美术专业需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等同于陶艺、漆艺、染织等现有专业,又不能偏离工艺美术的人才培养要求。

工艺美术是一级学科设计学下属专业,其在学科属性上具有设计学的基本属性。因此,专业培养要求中规定的“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可以理解为,要求学生具备设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工艺美术专业自萌芽起就与设计学息息相关,自 20 世纪初至 40 年代,有 500余位姓名可考的学子赴日学习绘画和工艺。其中,任教于武昌艺专的留日学生有 10 位之多,他们从日本带回了当时较为成熟的绘画和图案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19 世纪 30 年代,武昌艺专开始正式实施工艺图案教育[4]。其课程设置借鉴了当时东京美术学校(东京艺术大学前身)的课程结构。1921 年至 1922 年期间,东京美术学校图案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图案实习、制图、绘画、图案法、制造、工艺制作法、理学、建筑学、美学及美术史、用器画法、历史及考古学等[5]。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可追溯学脉渊源,同时符合学科属性,将以图案教学为核心的设计基础作为人才培养模型的基础部分(见图 3)。

图3 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型

张夫也教授认为,坚持吸收优秀文化养分,增进设计的文化底蕴,更新一种由不自觉上升到自觉、由主观随意向客观分析方面发展的设计理念和理论认知,进一步拓宽设计领域,强化设计意蕴,丰富设计元素[6]。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型中始终围绕文化展开,将人才培养设置为 3 个方向,即手工艺传承人、文创产品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

1.设计基础+一门传统工艺=手工艺传承人

依托现有教学实践条件,以漆艺、陶瓷、金属、染织工艺 4 个方向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立足本省民间工艺,以楚式漆器、湖北三大陶系、青铜工艺、土家织锦和汉绣为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在掌握设计基础的前提下,在三年级至四年级期间,专门研究一门传统工艺。并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手工技艺传承人。

2.设计基础+多种工艺+三维软件=文创产品设计师

在当今文化创意经济的驱动下,为了使教学适应社会发展,工艺美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型中占比最重的是培养文创产品设计师。但是,需要清晰的界定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文创产品设计师与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的区别。工艺美术专业的文创产品设计应以传统工艺为原型,在平面设计(图案设计)的基础上,还应研究传统造物智慧,对产品器型进行创意设计。以传统工艺为出发点,用现代设计思维表达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3.设计基础+插画设计=视觉设计师

很多人会质疑,工艺美术专业为何要培养视觉设计师?不可否认,工艺美术专业回归人们视野的年数尚短。在本科生招生过程中,不难发现,前几届的工艺美术专业大部分学生是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调剂而来。面对这样的现状,工艺美术专业不应完全排斥在人才培养模型中培养视觉设计师的可能性。但是,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区别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同性。关于这一问题,工艺美术教育的先贤已经给出了答案和启示。即,以工艺图案入手,引导学生在插画设计中以传统民间图案为设计元素,深入研究一种工艺的图案,并将其灵活应用至现代设计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学术支点。

(三)课程体系建设

1.“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模型

根据现行的学分制本科教学模式,工艺美术专业与一般艺术类专业类似,采用“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模型。但是,由于工艺美术专业涵盖面较一般艺术类专业而言更加广泛,涉及专业方向与一些专业具有交叉性,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各教学单位的师资和实验条件等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新文科的视域下,鼓励跨学科融合,倡导多学科、多专业的课程形成具有主题性的课群,做好课程导入和导出衔接,以及成果管理。

2.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积累教学成果,通过实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实现培养社会和行业需要的设计人才,所有专业课程均以成果为导向设置课程目标,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学科、行业竞赛和展览。与此同时,还应实现教学成果的市场转化。在这方面,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企业可将实际需求委托给相关专业的对应课程,在课程内以真题真做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企业派驻产业导师进入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打破专业界限,在课题内的其他学科领域展开研究。成果由企业和学院组织的评审专家共同鉴定,评选出各等级奖项和优秀指导教师,企业则以设置奖学金的形式奖励成绩优异者,同时将优秀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

表2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近四年成果汇总表

3.创新创业贯穿课程体系

许平教授提出,设计学的理论思考需要在实践中有所作为,设计对于社会文明作出贡献的方式,正处在一个新的内涵与节点中。在乡村振兴政策的背景下,探讨“乡村设计”,将实现设计、社会价值“三程联动”的体制方式,即设计赋形、设计赋能、设计赋联,他们次第生成、层层递进但又不能彼此替代,体现了设计问题域在频繁变换的现实条件下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的过程[7]。在课群中培育创新创业和成果孵化的具体课题,尤其是从高校所在区域内某一传统工艺出发的乡村振兴课题,可落实于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创意经济、文化景观等多个方面的跨学科研究,使工艺美术课程教学实现设计赋形、设计赋能、设计赋联的递进联动机制。近年来,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多次围绕土家织锦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有的从土家织锦的文创产品切入,从图案着手设计适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以互联网营销思维进行推广;有的则是以传播和普及土家织锦文化为切入点,梳理土家织锦的工艺流程,应用 AR 技术实现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这些探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工艺美术专业教研团队的基础保障。在新文科背景下,工艺美术教研团队师资呈现出“一专多能”的趋势,要求教师在掌握一门特定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兼具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背景。2021 年 3 月,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教研团队荣获省级优秀教研团队称号。这一荣誉背后是经历数年磨砺协作、新老更替的结果。

1.合理配置教研团队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开展教学和教研工作的的基本单位,对高校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研团队。目前,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教研团队的师资配比如表 1 所示。

表1 2015~2021 年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教研团队师资结构情况表

由表 1 可知,在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自 2014 年恢复招生以来教研团队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院系对教研团队发展进行了两项重要举措。一是引进人才,分别于 2016 年、2017 年、2019 年 3 个年度对师资缺口进行社会招聘。二是鼓励在职教师职称晋升和学历进修。

2.激活教师科研,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要求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结合新文科背景,工艺美术专业的跨学科研究应注重传统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传统工艺等文创产品市场研发等方面。近年来,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教研团队在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课题、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以数字化保护的形式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和传播。

3.鼓励教师进修,不断更新知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被视作滋养懒惰的温床,高校的授课和休假制度成为社会诟病的关键点。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以及高校管理制度逐步完备,教师自我提升成为每一个高校教职工的使命和责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教师学历提升和访学进修。其二是教师对接行业一线,深入行业学习和调研,提升业务水平。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教研团队在这两方面积极推动教师更新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曾派遣教师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东南大学访学、赴南京艺术学院进修玻璃工艺,鼓励教师在工艺美术行业取得执业资格认定,现教研团队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一名。

(五)实践平台建设

1.打破行政壁垒,整合教学科研资源,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共建

当今高等院校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和科研并驾齐驱,增强师生在教学和科研环节的资源整合能力,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教师需在不断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时,培育出具有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专业建设中教学环节会受到院系和教务部门的高度重视,而科研平台搭建却受到行政壁垒的掣肘,影响了教学科研资源整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是在 1960 年代学校成立的湖北民间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成的省级科研平台,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于 2013 年申报,2016 年成立,工艺美术专业教师全员参与中心申报和建设工作。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主要工作有 4 个方面。(1)每年对外发布基金课题,资助专业教师和从业人员在手工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自 2017 年至今,已成功立项23 项课题,累计资助金额达 22 万元。(2)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学术活动,中心成立至今主办或承办学术讲座二十余场,策划和承办学术交流展、工艺美术展览 5 次。(3)教学与科研互补,中心专项经费用于资助教师和学生进行工艺美术创作,鼓励和培育师生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至今获得立项十余项。(4)作为政府智库,教师以团队科研方向为基础贯彻实施“学中做,做中学”的教研理念,引导并带领学生开展政府委托项目研究。

2.实验设备与时俱进,科学规划,避免资产浪费

实验室是开展教学的基本场所,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保障与必备条件。在设备的购置上遵循着技术先进与时俱进,经济合理避免浪费的原则,湖北美术学院设有专门的工艺美术实验室,配备了陶瓷 3D 打印机、陶瓷花纸印刷机、高温电气两用微波窑炉、高温电窑、激光雕刻机、玉雕工台、漆艺阴房等实验条件,为学生校内实践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的工艺美术实验室,可以完成陶瓷工艺、漆工艺、金属工艺的全套设计制作流程,学生可以依托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完成作品、产品设计打样。

3.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与行业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是优化高等教育模式的主要突破口,亦是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确保可向社会能够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高校应当充分合理实施人才输出机制,为学生提供对接企业实习与推荐就业。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与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进行深度合作,曾举办汉绣大师、玉雕大师进校园活动,将工艺美术大师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将企业实际需求引入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设计,设立企业奖学金,择优推荐学生作品获奖并落实企业应用。

四、结语

纵观设计学科近百年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设计学科是一门与社会、政治、经济紧密关联的学科。从图案工艺到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以至今天设计学下的工艺美术专业,工艺美术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新文科背景下,要求新时期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以跨学科研究为基础,关注区域发展,紧密对接行业,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创新成果。

猜你喜欢

教研专业设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BUBA台灯设计
部分专业介绍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有种设计叫而专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