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视野下关中传统美术类非遗传承人培养研究

2021-08-11黄晟

创意设计源 2021年3期
关键词:遗传技艺职业院校

黄晟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基因的载体,亦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每一项非遗都凝结着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技艺、思想情感与审美情怀。对非遗的传承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传承,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中,古今并存、中西结合的文化融合现象使非遗传承遭受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在推动非遗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方面,传承人起着关键的作用[1]。对传承人的培养,是当下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键着手点。

一、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

传统美术类非遗为历经长期所形成的以手工工艺生产为主的工艺美术,其在我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中,主要依附于手工业作坊,依靠师徒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雏形[2],直至封建王朝末,作坊依然是民间技艺的主要传承场所。传统美术类非遗对技艺的追求,使得其传承人的培养方式与职业教育更为接近,其传统的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即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现代学徒制”的雏形,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授人员、教学场地等方面都与“现代学徒制”体系具有极高的同源性。早在 2013 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委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3〕2 号)便提出利用职业教育改造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科学。职业教育传承“非遗”,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以达到活化与保护。“非遗”携手职业教育,将促进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品位、人文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塑造和提高[3]。

二、现代学徒制的构建

(一)现代学徒制的提出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中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目前教育部已在全国范围内,以院校、企业、协会、地市为主体开展了3 批共 562 个试点,并于 2019 年 5 月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12 号),这标志着现代学徒制全面推广的开始。

校企“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使企业标准渗透至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现代学徒所具有的“双身份”为学生赋予新的权益。“双导师”的培养为学徒在技能与素质的提升提供保证。现代学徒制地开展带动了产业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大型企业的依托使得现代学徒制目前主要集中在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专业中,在与非遗相关的设计艺术类专业中开展的并不多。然而,此类专业在开展现代学徒制中却具有先天优势。

(二)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美术类非遗的契合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美术类非遗在人才培养上具有极高的同源性,二者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也具有契合点。现代学徒制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提升至新的高度。企业作为与学校对等的一方,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企业身处产业前线,了解产业对人才真实需求,可使教育与产业进行有效对接[4]。文化部所发布的《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 号)指出,对于传统美术类非遗,鼓励企业参与进行生产性保护,在坚持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原则下促进文化消费、推动区域经济。这也是看重企业对产业、市场的灵敏度,企业地加入使得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对非遗生态进行重新梳理,运用市场需求构建新的非遗传播路径与销售渠道,在保护非遗真实性的基础上将非遗衍生品推入市场,开辟社会对非遗需求的新土壤,使非遗在当下市场经济中得到传承与保护。

现代学徒制和美术类非遗在发展中都与企业密切相关。企业作为枢纽,将现代学徒制与与非遗保护连接在一起。企业的介入可以加速非遗从传统的“传承人+作坊”的运作模式向“传承人+企业”的模式转变。非遗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使艺术设计类职业教育不再仅依附于学校本位的学历教育。非遗企业的介入将传统美术的技艺与工匠精神贯穿于教学当中,学生可通过对技艺的反复练习以达到技能的熟练,以及对工匠精神的领悟。非遗技艺本位的职业训练能够融入于教育当中,学校与非遗企业的双主体教育方式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与保障性。

三、关中传统美术类非遗现状

关中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流传着大量民俗艺术。目前关中地区拥有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遗 7 项,省级非遗 44 项,主要集中在剪纸、石雕、木雕、面塑、刺绣、漆器、玩具及日常用品制作等方面。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传统技艺类非遗,如耀州窑烧制、阎良核雕、五陵源黑陶等,均与传统美术息息相关。由于关中地区地处西部,除主要城市区域之外,乡镇、农村区域现代化并不完善,很多居民在生活过程中还保留着对相关非遗的需求。非遗技艺在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运用程度较高致使社会普遍在观念上习以为常,政府不断在加大保护力度,但同时社会民众反而不够重视[5],政府的大力宣传与保护并不能激起社会民众的重视与关注。加之近几年社会发展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大量新事物对非遗技艺产生替代,非遗市场逐步被蚕食,很多非遗技艺在传承与保护中都受到严重影响。

(一)传承培养缺少粘度

目前关中地区传统美术类非遗传承人多数年事已高[6]。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在现代社会也很难见到,部分技艺仅在家庭内部传承,情况并不乐观。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已然与现今的教育体系发生分歧,社会潮流使年轻一代在技能学习中对非遗技艺避之不及,对未来工作的顾虑更使得年轻人无法融入传统的非遗人才培养体系,致使非遗传承人紧缺。

非遗传承场地也在传承人的培养中设置了隔阂。关中地区很多传统美术类非遗多留存于村落之中,由村落中从事非遗衍生品制作的中小型作坊组成手工艺群体,进行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展示。虽然在村落中多建有非遗技艺展厅,但对非遗的宣传作用并不明显。关中村落的现代化水平比之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于村落中的非遗作坊许多基础设施并不完备,交通条件并不便利,无法吸引当下年轻人前来进行非遗技艺的学习。

传统美术类非遗技艺的独特性与单一性也是目前学习非遗匠人员缺少的原因之一。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职业发展具有各种可能性,将其今后的职业道路限制于某项非遗技艺并不合理。但是传统美术类非遗技艺在传承过程中使学徒的知识储备仅能适用于该项非遗技艺,若学徒在职业道路中遇到改行的情况,多数需要抛弃所学的技艺重新学习,增加了学习成本与时间。

当然,不经挑选,大量招募非遗从业人员的行为也有一定风险。关中地区部分非遗在获得市场后,大量缺乏手艺的人员趋于利益进入非遗生产领域,使市场饱和,降低产品利润,粗制滥造成风,使非遗名誉受损[7]。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人员贸然加入非遗的传承环节,还会对非遗本身的传统造成破坏,严重者将使本不稳固的非遗技艺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现阶段非遗从业人员少的问题并不能通过降低准入门槛进行改善,而需探索新的非遗传承培养体系,建立一套稳固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式。

(二)内涵挖掘缺少深度

传统美术类非遗作品的美学价值一部分体现于非遗作品的外部表象,一部分体现于技艺、材料、历史等内部因素。传统美术类非遗视觉表象的特性,使社会对其的关注点长期聚焦于外表,而忽略其内部因素。公众缺少对非遗技艺等内部因素的认识,以视觉形象代表非遗,将非遗形象的延续与非遗技艺的传承混为一谈。任何非遗技艺均是表象与内涵的共同体,缺少对技艺内涵的挖掘则谈不上对非遗技艺了解,也无法进行有效保护。

市场的冲击导致很多非遗传承人疲于创新。大量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受限于年龄与精力也无法在技艺传承上投入更多力量[8]。非遗新形式的滞后使得市场上非遗衍生品均是对传统式样得大量模仿,样式趋同。长期使用相似的非遗元素会造成公众的审美疲劳,让公众对非遗失去兴趣。

(三)宣传推广缺少广度

关中地区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同时又是中华文明多次辉煌期的核心所在地[9]。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累积造就了大量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关中地区在对外宣传时,由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直观性,在宣传中被大量使用,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形式的特殊性而较少用于宣传之中,从而降低了公众对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关中之外的民众对兵马俑、大雁塔等物质文化遗产耳熟能详,但对于凤翔泥塑、马勺脸谱等非遗技艺了解的人数却屈指可数。

关中地区针对本地人群的非遗宣传也颇有欠缺。非遗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特色,其产生与当地的文化、生活、生产、环境息息相关。相较于外地人而言,非遗技艺长期存在于本地人群从小受到的文化熏陶及其生长环境中,本地人群对非遗的情感从小就潜移默化造就而成,其对非遗的深入认识与理解具有先天优势。非遗的保护也需要依靠这些与非遗同地同源的本地人一起努力。在非遗的宣传中应该首先选择本地人群,借助其与非遗的情感优势促使本地人深入了解非遗、传承非遗、弘扬非遗。

四、现代学徒制在非遗传承人培养中的实践与价值

(一)招生招工一体,提升学徒数量

在当今国内教育体系当中,义务教育阶段虽说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以升学为根本的目标使得该教育阶段中非遗无法完整介入,多数只停留在“科普”阶段。义务教育之后教育类型开始逐步细化。在普通教育当中,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与非遗工匠相距甚远,其中,只有部分“非遗学科”的研究人员才会对非遗进行全面地了解,但该类人群不会进入非遗技艺的生产环节,无法解决非遗传承的关键问题。在职业教育当中,培养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与传统美术类非遗技艺传承人高度相似,理应是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主要途径。但是学生在入校前的专业选择上,以就业为导向的占绝大多数,对美术类非遗认知的欠缺及就业情况的不确定致使大多学生不会进入非遗相关专业学习。

只有解决就业问题,使学生就业得到保证,才会促使大量的学生进入到非遗技艺的学习与传承当中。现代学徒制中招生招工一体化的提出,保证了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在入学时即与非遗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在校学期间享受企业员工的工资与福利。工作的签订打消了学生的后顾之忧,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放心加入非遗技艺的传承当中。

2019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纳入于职业院校招生对象。相较于传统生源,这些人群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对于工作的需求更为迫切。并且由于其年龄层次、生活环境等因素,对传统美术类非遗的接触与认识更为深入。因此,在此类生源中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传统美术类非遗技艺教育可获得更积极的响应,为非遗的传承提供更多的后备人员。

(二)非遗企业入校,扩展培养空间

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传承需要将非遗技艺推进公众的视野当中,选择人口密集的城市可给非遗技艺提供更宽广的展示空间。非遗传承人在城市中设立非遗技艺的传承展示场所,可以依靠职业院校进行实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对于传统美术类非遗而言,其依附的专业多为艺术设计类专业,这类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大多设立有教学工作坊用来开展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艺术设计相关技术技能积累与传承[10]。传承人携非遗技艺以企业的形式加入职业院校成立教学工作坊,可以帮助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品牌效益。同时,借助职业院校校园的设施环境,扩展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非遗公司”的模式,提升非遗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三)构建培养体系,扩展非遗内涵

传统所采用作坊式师带徒的培养方法与当下教育体系相脱节,传统美术类非遗亟需构建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的培养体系。现代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基本构建出一套完备的培养体系。在该体系中进行传统美术类非遗技艺的培养,可使学生掌握更全面的学科知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使学生并不是单一的围绕非遗传承人进行学习,突破了传统作坊式师徒传承所造成的学徒技能视野的狭隘。职业院校教师的加入、现代艺术设计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内容更加完备。通过“传承人+高校教师”所组成的双导师培养方式,可使学生在美术基础、设计技法、非遗技能、艺术理论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展。学生艺术设计能力地提升,不仅为其自身扩展了职业道路,同时也能够帮助其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中挖掘技艺内涵、开展合理创新,推动非遗地发展。

在职业教育当中,对于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同步的。对于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技艺的教育,也需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非遗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艺术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其活化与开发是要在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原则下所进行,否则会对非遗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非遗传承者的教育体系中需通过开设非遗法规、社会伦理等课程以帮助其构建正确的非遗发展观,培养文化自觉,确保其能不受利益和环境的影响进行非遗创作,保持非遗技艺的良性传承与发展。

(四)创新社会推广,繁荣非遗市场

非遗的发展不能只依靠传承人的培养,还需唤起社会的关注。有效地宣传可让公众全面了解非遗技艺,欣赏非遗艺术。目前传统美术类非遗技艺宣传主要集中在两个场所,一是旅游景区,二是各地区的文化馆。不可否认,这两个场所开展了大量非遗展示与宣传的活动,为非遗的宣传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空间和时间的原因,其所展示的多是非遗技艺的某一部分,无法在公众中构筑出一套完整、立体的传统美术类非遗技艺展示。若要生动地展示非遗技艺的全过程,最佳地点还是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工作场所。利用职业院校内开设的非遗工作坊或实训基地,可展示非遗技艺的各个流程,同时借助职业院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机遇,开展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对更多的校内外人员进行非遗知识普及,让有兴趣的民众参与到非遗技艺之中,深入了解非遗工艺。发挥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作用,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

非遗技艺进入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中,还会与体系内各种专业产生新的结合。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打破传统专业内部架构形式,让更多的专业间产生融合,在交叉领域中产生新的成果。传统美术类非遗与不同专业之间的结合,将使传统技艺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引领“新文科”的建设。

在多学科背景下,高职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对非遗技艺的进行深入了解,可借助时下科技手段,打造非遗衍生品营销新方式,改进传统美术类非遗作品形式、功能固定、销售方式传统、销售区域单一的问题。在近几届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以非遗为元素进行创新创业的获奖作品逐渐走高,在第五届大赛中,相关课题数量达到了 9 项,第六届中更是达到了 11 项。在第三届大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翟家大院撕纸”荣获专家推荐奖。非遗技艺成为大学生创业关注点之一。非遗技艺与双创教育碰撞中,非遗技艺成为创新创业的核心,不仅是对非遗宣传的扩大,也是当代语境下的非遗产业活化。

(五)开展职业认证,颁发职业证书

目前社会对非遗的关注逐渐升温,随着学习人数的增多需设立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准入门槛。传统美术类非遗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并无相对应的专业。目前与之相关的如“工艺美术品设计”等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但因毕业证书上不能体现具体的非遗项目,并不能作为非遗技艺传承准入的证明。参考当下职业院校“1+X 证书”制度地实施,针对传统美术类非遗设立职业技能证书。只有通过相应的考试,获得证书后才能进入相关非遗领域进行技艺的传承。从源头规范非遗从业人员,达到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的作用。

五、结语

社会的发展致使传统美术类非遗作坊中“教育”与“生产”的两个功能延续至“学校”和“企业”两个机构内部,“教育”与“生产”的分道扬镳使得“教育”缺少实践,“生产”缺少人员。现代学徒制的提出又将“学校”与“企业”联合成校企共同体,将“教育”与“生产”结合起来协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对教育内容的偏离及产业人员的紧缺。传统美术类非遗作为中华千年文化遗留的瑰宝,亟需依靠现代学徒制来构建新型教育模式、传承传统非遗技艺。在现在职业教育体系下构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途径,让非遗技艺在当代语境下得到传承与活化(见图1)。

图1 现代学徒制下的非遗传承

猜你喜欢

遗传技艺职业院校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