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与观念
2021-08-11胡铮
胡铮
CCDI 悉地国际
1 建筑创作的笔法与观念
建筑以笔法定输赢,金字塔可以厚重稳固,也可轻盈灵动,笔法殊异而已。
如果将建筑设计的过程拆解,可以大致概括为由概念生发,经过漫长的形式发展最后回归整体。设计的开始与归宿,在精神层面可以宏阔涵浑,也可以深邃精微、不一而足,表面上取决于设计者的主观决策,实则大千世界莫不投射其上,落笔时均有迹可循。笔法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方法,建筑的独特性由笔法决定,既能写实,也能写意。元代黄公望山水画卓绝天下,却鲜有文辞传世,在其画论《写山水诀》中,多关乎用笔与用墨的方法,仿佛笔法既定,则画风乃成。
笔法包含了物质性的一面,也包含了观念性的一面。笔法依托的物质手段诚然重要,材料、结构、构造及其千变万化的组织方式,均可造就真实的物质。一个确凿却易被忽视的事实是,建造发生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中,而指引建造的策略及细节却完成于抽象的精神世界。笔法是建筑师心灵对真实建造的想象和编排,是内心世界反射现实后的书写痕迹。因为笔法建构于心灵,是智识的产物,所以其对现实世界的法则,有抵抗和偏离的可能。比如,无处不在的重力法则无论顺应还是打破皆无不可,打破并非不遵守法则,而是超越常规以达到更高级别的融合。实际上,建筑技术的发展就是遵循和克服重力的辩证史。
1 富春山居图局部
笔法与观念不可分割。受到物理法则的约束后,笔法自然有扎根现实的力量,但是突破边界的用笔何尝不是想象力的胜利?在每一次落笔中,无不是对物质性的探究及对观念的呈现。在物质与观念的辩证往复中,笔法建构的对象及其对应的真实建造物,带有一种紧密思辨的特征和强烈的真实感。
物质与观念辩证融合的笔法操作类似于自然世界的结晶过程,获得的犹如矿物晶体般的建筑,不仅具有完美的内部结构,同时具有合乎逻辑的外部形态,被我们视为理想建筑的典范。它们是技术与思辨高度结合的产物,凝聚了文明的物质成就和智力成就,是人类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在结晶方式的引导下,受重力和几何法则支配的建筑学有了重新诠释和发展的可能,轻与重,大与小,内与外……这些基本概念不再仅仅是描述建筑最终形态的修辞,而是形式生成过程中笔法建构的思辨工具。
理想的建筑是臻于纯粹的,不仅没有冗余,更可追本溯源,还原到一个清晰肯定的基点。纯粹事物的起点一定是简单的。这一起点,既可以是可见的,也可以是不可见的;既可以是客观的存在,也可以是主观的意志。设计的起点是设计师心中感受到的某个确切存在,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肯定的少量基本事实之一,之后笔法操作均基于这一事实展开。理想的情况是,在建筑成形的那一刻,经过长期的发展,形式或许变得异常复杂,我们依然能够从整体有机的气息中阅读和感受设计的初衷。这一过程是从一到多的哲思之路,是理性与感性相辅相成的形式生成之路,也是技术与思辨结合、体现人性力量的人文主义建筑之路。
2 建筑方案的反思
与通常讨论完整的建成作品不同,以下呈现的三个项目均未建成。一方面,在笔者的职业生涯中,未建成十有七八,实能代表笔者的工作及思路常态;另一方面,在剥离出建造阶段的琐碎事务后,未建成的作品更能体现建筑形式生成过程中的笔法操作和思辨特征。
2.1 三峰卡万塔技术研发中心
三峰卡万塔技术研发中心完成于2006年,地处重庆大渡口工业园区内,周边多为工业厂房和零星配套设施。项目用地东西窄、南北长,一条城市道路连至基地北侧。按照总体规划,研发中心紧临城市道路,其北侧布置厂房,中间预留空地开辟花园。由此,一侧临路,另一侧临花园,同时具备城市和自然两个面向,周边孤立零碎的建筑肌理与各自为政的功能属性决定了研发中心内向发展的特征。
围合是第一步,沿着一个自我限定的外部边界向内雕刻,加入体量空间。然后局部打开边界,调整建筑的姿态,强化与花园的连接,将景观引入建筑内部,模糊内外边界。最后,一个层层嵌套的形式空间被塑造出来。在这里,可以明显看到现代艺术要素化的用笔方法,建筑的墙、柱、板拆离开再重新组合,构建出一个局部片段化、整体有机的形式。结构完全隐匿于构件中,单一材料的做法强化了建筑的抽象特征。
2.2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完成于2016年,地处深圳宝安区政府斜对面,望向宝安城市中轴线。中轴线两侧分布有文化宫、图书馆及剧院等文化设施,并连接前海湾,是深圳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基地两面临路,转角处有地铁站点,另两面被高层住宅小区包围。狭促的用地和高密度的使用要求促使我们将建筑体量抬离地面,释放出来地表空间,并衔接地下、地上空间。
2 三峰卡万塔技术研发中心草图
3 三峰卡万塔技术研发中心模型
4 三峰卡万塔技术研发中心模型
5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鸟瞰效果图
6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7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公共空间系统分析图
8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草图
9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模型
10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结构分析图
11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三层平面图
12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四层平面图
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三个建筑垂直分布,从下至上依次为艺术馆、美术馆和博物馆。在深入研究三馆的功能构成后,我们发现展览空间和服务空间的比例都接近7:3,这意味着三馆可用类似的空间结构来处理。为了避免机械性的纵向重复,各馆的展览空间上下对位叠放,服务空间错位布置。与这一空间布局相适应的自然是中间大跨、一侧悬挑的结构体系。上下形体错位获得的室外空间是室内空间的反转,尺度与视线的变化被建筑的遮阳表皮强化,并结合上下交通创造出戏剧性的室外活动场景。
尽管最终呈现的建筑形式极其克制、冷静,但其生成过程却经历了体量、空间与结构的翻转腾挪,大胆假设而又小心求证的艰难踽行,无不是对想象力的巨大挑战。表面简单甚至刻意重复的形象让人联想起极简主义的笔法特征,然而探究落笔与思辨的过程,更是一场以少胜多、还原本质的实验。
2.3 南湖当代艺术中心
南湖当代艺术中心完成于2019年,地处武汉。项目用地在一条蜿蜒的小路拐角处,对面是绵延的青山,背后是林立的住宅。作为超越日常的艺术机构,南湖当代艺术中心在体量和尺度上要与住宅拉开距离,面向自然的一面,亦不可过于张扬。设计策略是将建筑沿场地边线尽量拉长,底层架空,连通湖岸与社区。从湖边看过来,一条拉长的水平线漂浮在湖山与城市之间,既超脱克制,亦融合有力。
如何将建筑体量举向空中,是设计的核心问题。最容易想到的是两点落地支撑的门式结构,然而太过普通,不够灵动。从力学原理来看,一个偏心的双向悬臂梁经由自身的内力平衡,就能稳定地矗立在地面上。力学图解的支点在实际操作中被放大为有一定体量的基座,基座与上部体量以曲线衔接,曲率可与悬臂梁的弯矩图类比,以尽可能趋近理想的结构受力线。基座宽约35m,最大悬挑接近45m。宏观上看,上部体量与基座的叠放关系,不要求上下结构形式的一致,仅需考虑为实现自身空间跨度而必须设置的结构支撑。将结构与空间一体化处理,促使我在体量边界的两条弧线之间画出第三条线,这条线段同时承担了空间分划和结构支撑的作用。
回到悬臂梁的抽象图解,下部基座受压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上部体量受拉,以钢板为主要受力材料,不仅折墙是钢板,屋面和楼面板也是钢板。考虑到钢板防火、耐腐及构造要求,在墙面钢板外侧浇筑一层较薄的混凝土,加强受力,也更利于防火和防腐。其结果是基座和上部体量的视觉效果更加统一,如同单一材料的雕塑。
在此项目中,笔者尝试将设计建立在最基本的事实之上,不预设某种结论,也不进行先例对比,而是从一个足够简单但又不可否认的原理和事实出发,推演出整个系统。双向悬臂梁的受力原理是预先判定的基本事实,而其余诸如形态、材料、构造等决策点则是在此基础上推演和展开的。
13 南湖当代艺术中心鸟瞰效果图
14 南湖当代艺术中心模型
15 南湖当代艺术中心模型
16 南湖当代艺术中心立面效果图
17 南湖当代艺术中结构拆解图
18 南湖当代艺术中心一层平面图
19 南湖当代艺术中心二层平面图
3 结语
以上三个项目分别完成于笔者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可以代表笔者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考(特别是对建筑形式内生性逻辑的思考)。相对于早期碎片化的用笔,近几年笔者更倾向于结晶化的创作方法,试图在混乱的实践背景下,找到一条更加基本、普遍,也更接近本质的途径。从一而多,从不可约减到丰富饱满,将平行和相反的元素进行整合,通过思辨性的技术应用,实现兼具严格秩序和灵动气质的形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