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的文学式框架
2021-08-11朱翌友
朱翌友
CCDI 悉地国际
艺术门类间的互相比拟,是彼此理解的一种常用工具。若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那么节奏、韵律等音乐术语就成为解读建筑的途径;若将建筑比作“空间的语言”,那么关乎文学和语法的解读就成为研究建筑创作的另一个路径。
在西方城市建筑学的研究框架中,源自英国的“空间句法”理论从语言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归纳了可供模拟计算的城市分析导则。而从东方的创作视角来看,建筑的“语言关系”倘若过于诗意化或程序化,其空间形态则会带有强烈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在CCDI的文化建筑实践中,笔者尝试以文学创作类比建筑创作,解析一些近期出现的建筑现象,并借此整理建筑创作的文学式框架。
1 建筑创作的文学语义层级
人们常说某建筑设计缺乏“章法”,其实是在用文学创作的方法评价建筑创作。以“章法”为刻度,沿用文学的逻辑向下延伸,建筑创作可拆分为语法、句法、词法;向上追溯,可触及风格、类型、思想。于是,建筑创作的“语义层级”从高到低大致可以描述为:思想、类型、风格、章法、语法、句法、词法。
(1)思想
思想是建筑创作中去物质化、脑力活动的部分,需要从复杂的客观现象中分离,抽象出一些特性或目标,如新陈代谢、绿色持续、地域性、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当这些思想理论成为逻辑闭环时,可以上升到社会学、哲学的高度。
(2)类型
类型能为随意的实践带来秩序,在纷繁的探索中固化成果,实现成果价值的“连续性”。文学中有了律诗、绝句、小说、散文等分类,才开启了各类型创作的繁荣、演化、更迭。几乎没有学科不得益于“类型”的概念,建筑学也不例外。“类型学”作为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本文不展开赘述。
(3)风格
虽然谈论风格可能引发“形式主义”“形式化”等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绘画、音乐、文学、建筑等与人文相关的创作门类,都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产生差异——这便是“风格”的重要性。从市场识别的角度看,风格可以保持创作价值的连续性(类似“类型”);从文学的角度看,风格能使作品摆脱无定形(Formlessness)的平庸,体现作者的人文光彩,使作品获得艺术价值。
(4)章法
到了章法层级,评价开始进入专业和技术范畴。章法强调技术措施的整体性、逻辑性,一般不会受到末端因素的直接干扰。无论文学或建筑创作,章法都是决定作品品质的基本标准,而所谓的“灵光乍现”大多体现在更为细分的层级。
(5)语法、句法、词法
这些末端层级的创作,实操性强、适时性明显,是结合了物质、技术、智力活动的产物。同时,它们也是建筑师开始建筑设计的第一步。
2 对建筑实践中文学框架的三个反思
理解了这套语义框架后,就不难理解语义中表现出的一些主要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
(1)越高语义层级的创新越能开拓行业的广度与深度。
几乎每一位中国职业建筑师都是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的框架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作为一个集群,首先在思想上确立了“现代主义”价值观——一个具有社会学高度的高级论述;接着,诞生了“现代主义”建筑类型——历经两个世纪、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宏大建筑;继而,在几代大师演绎了现代建筑的非凡风格之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框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时尚的句法、词汇也可嫁接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末端。高层级的创新更迭关乎创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创作观,设计突破的背后往往烙印着时代的影子。在近十年的中国建筑师的行业表达和作品发表中,我们越来越能够感知到他们在最高语义层级的理论归纳,如李兴钢的“胜景几何”、马岩松的“山水城市”等。
(2)低语义层级的创作决定着作品的可读性、自治性。
表达同样内涵的文章,有的行文如流水、酣畅淋漓,有的含浑晦涩、讳莫如深,这种差距来自词法、句法、语法等末端语义层级。在建筑创作中,选择何种末端语句表达建筑师的上层思考决定着作品的可读性、自治性。在这个维度上,中国数百位行业领先的建筑师以各自的手法和感悟,不断触摸着最小文学单元的创新颗粒,从城市到乡村,展现了百花齐放的创作状态。
(3)创作过程呈现由高至低的逐级推演和次第抉择。
中国的民用建筑设计机构至少有5 000家,有着“主创建筑师”名号的人物更是不下几万人。理论上说,他们都在从事建筑创作并使用某种文学框架,当这个“语言群体”的基数足够大时,建筑设计开始呈现概率意义上自上而下的整体推演和铺进。
道理虽然浅显,但实施却不容易,堆积词藻、断章取义是文学爱好者常犯的错误,建筑创作者亦然。信息时代为建筑师获取末端词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堆积词汇、逆向“创作”风气渐盛,短时求新的市场推动着这类操作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坚持操守、践行原则的设计力量令人敬佩。
3 CCDI的建筑集群化创作中的语义基点
笔者有幸与不少优秀的建筑师团队共事、合作,目睹了新一代建筑师的成长。用文学式框架拆析这些年轻建筑师的创作体系,分析它们的异同,由此观察出三种语义基点:
(1)用一种朴实、地方的语言关注高密度、高速度发展的中国城市。
在这个“方言化”的叙事方向上,比较典型的团队是CCDI的东西影工作室。朱雄毅和王照明两位建筑师均为深圳“本土生长”的职业化典型,他们把激发城市活动的着力点放在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上,强化空间的弹性、多义性,作品常表现出朴实无华、多元共生的风格。章法松散、灵活,对下层级的创作不做强力控制;语法、句法丰富,语汇朴实,不工修饰。依据这套行文体系,创造出中国版画博物馆、三亚海上艺术中心、深圳宝安区工人文化馆等作品。其中,宝安工人文化馆以其强烈明晰的多功能、多空间立体叠加的形式,在用地紧张的城市里,为向高密度、高空方向发展的文化建筑提供了类型样本。
(2)用某种句式(造句)重视人造工程,思考如何改变环境与场景。
在情境化的句法环境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CCDI境工作室的设计理念。胡铮和禹庆两位建筑师提出“造境”的目标,希望通过重新定义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出情景交融、持久、单纯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其设计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形式严谨,坚持至简、至理的高度秩序化创作,强调所有外在表象都控制在“看不见”的秩序里,作品中常透着一份“纪念性”与持久性。简上体育中心是这个创作框架的集大成者,虽然还在施工阶段,但其尺度的极端、形式的纯粹、内在结构的秩序性已初现端倪。
(3)用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强调公共建筑的“视觉识别性”与“体验亲民性”。
1 中国版画博物馆
2 中国版画博物馆
3 三亚海上艺术中心
4 三亚海上艺术中心
5 深圳宝安区工人文化馆效果图
6 深圳宝安区工人文化馆效果图
7 简上体育中心空间解析图及结构施工现场
9 中山翠湾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8 简上体育中心空间解析图及结构施工现场
10 中山翠湾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在修辞性的技巧之中,公共建筑往往有创造“标志性(识别性)”的作用,而“体验亲民”已成为时代的认知,公共建筑能否兼顾“标志性”与“亲民性”,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创作强调从场地、功能等真实、客观的诉求中捕捉差异性,放弃对风格的预设。诉求的真实性能保证作品的亲民与在地,而放大的差异性则有机会塑造强识别性。中山翠湾文化艺术中心(竞赛方案)的创作章法遵循经典美学秩序,语法、句法不拘传统,词汇灵活而丰富,鼓励尝试新语言。在稳健章法与新鲜语句的搭配下,作品既经得起经典美学的考验,又紧接时代与环境,嵌入场地,融入日常。
4 结语
语言、句法、修辞是文学框架对建筑设计的一种隐喻,上述框架虽未完备,但已具雏形,展现出创作的体系化、多元化。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建筑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但对于未来的城市空间,开放性的语义诠释值得每一个新生代建筑师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