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不良行为的个案分析与转变策略

2021-08-10赵莹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个案分析不良行为健康心理

赵莹

[摘要]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保证。但是近年来离婚家庭增多,家庭的不完整也带来了家庭教育的缺失。文中的欣欣在老师的教导和家长的配合下,改掉了不良行为,成长为开朗自信的孩子。

[关键词] 家校合作;健康心理;不良行为;个案分析

一、案例呈现

欣欣是三年级从四川转过来的学生,文静而成熟,她成绩单上的评语多是赞许和肯定,她自己也非常懂事而努力,这么乖巧可爱的孩子也深得我的喜爱。但是近期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大跌眼镜。

一天清晨,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向我汇报:小慧和小雯美术课上画的图画不见了,但在欣欣的书包里找到了。同学们都议论纷纷:“她们的画怎么会在她的书包里?肯定是她偷的。”“哪有那么巧,画得都一模一样。”在同学们的质疑和批评声中,欣欣无从争辩,却只是憋红着脸不承认,一口咬定是她自己画的。我知道,孩子的世界单纯而透明,他们一旦认定是欣欣拿了别人的画,她就会被冠上“小偷”的名号,那么孩子将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于是我又联想到另外一件事,前天同桌可可的默写本不翼而飞,这两件事的矛头都直指欣欣。

在我与她耐心地沟通下,欣欣终于对我说了实话,承认画和默写本都是她拿的。但是为什么呢?我难以理解,在我眼中那么懂事且上进的孩子怎么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拿的还是别人的图画,如果她真的品行不端,那應该拿漂亮又昂贵的彩笔之类才对啊。而默写本,那就更加说不通了,她拿了也没用啊,难道仅仅是开个玩笑,一场闹剧而已?我思考着事情的处理方式,既要保护孩子的自尊,也要搞清事情原委,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二、原因探究

1.原先优秀的欣欣——众星捧月

欣欣出生在四川偏僻的农村,消息闭塞,与世隔绝。但她平时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博览群书的她懂得非常多的知识,俨然成了小朋友心目中的“小百科”,同学们都喜欢和她一起玩,遇到问题都会向她请教,她就像知心大姐姐一样解答着同学们的疑问,是大家羡慕和学习的榜样。她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喜欢钻研,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待人有礼、懂事开朗的她喜欢帮助老师做事,乐于帮助其他的同学,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2.如今巨大的落差——跌入谷底

欣欣原本是在四川偏远处上学,教育资源落后,大多数的家庭不是很注重孩子的学习,喜爱读书的她就脱颖而出了。而现在,转学到江苏,学习的课文版本不一样,教育资源相对来说较之前先进,孩子见的世面也不一样,各方面的差异让欣欣找不到自己的优势,看着其他同学有各种各样的特长,她甚至感到自卑。陌生的环境、不如意的成绩、自卑的心理,这些使得孩子非常压抑,在虚荣心和嫉妒心的驱使下一错再错。

3.家庭教育的不当——简单粗暴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心理形成的基础,也是养成孩子健全人格的保证。欣欣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妈妈和爸爸早已离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四川,爷爷重男轻女,爸爸酗酒赌博也不管她。这是个极度缺乏爱的孩子,她有深深的不安全感,而妈妈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素养,对待孩子犯错只会简单粗暴地惩罚。为了逃避责罚,在犯错之后她害怕了,想用撒谎掩盖一切。

三、转变策略

1.回顾过去的收获,总结经验鞭策不断进步

(1)有效运用鼓励,在成绩中重拾自信心

欣欣现在成绩与之前有很大的落差,她一下子很难接受,自信心备受打击。地区的差异、课本的不同让她暂时还没有适应,只要她能一如既往地努力,肯定会迎头赶上。我在学习上对她格外照顾,英语学习中记单词是她的薄弱项,但是每次默写,只要她进步一点点,我都会鼓励她,她就会很开心地和我交流。渐渐地,她的成绩越来越好,学习也越来越有信心,这学期还被同学们推选为“进取之星”。

(2)培养兴趣爱好,从优点中体会价值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希望在集体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肯定、纳悦并欣赏自己,形成充满自信和积极的心态。欣欣喜欢画画,可以从这个兴趣点入手,给她报个绘画班,系统地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2.依靠集体的力量,鼓励同伴接纳有归属感

欣欣急切地想获得别人的肯定,尽快融入新的集体中来,但是她错误的行为方式反而遭到了大家的批评和指责。针对欣欣的情况,我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班会活动,如“受伤的威廉”“不一样的美丽”等主题班会,采用体验或讨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们通过切身的体验,产生情感共鸣,鼓励他们接纳欣欣,欣欣也在活动中体验到宽容的力量、集体的温暖,找到归属感,从而实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3.指导单亲的妈妈,建立情感连接让爱流动

欣欣不当的行为背后是她对父母情感连接的渴求,由于幼儿时期没有和妈妈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现在妈妈对她的严格管教只会让她感受到压力和苦闷。心病还得心药医,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改变行为的一剂良药。有了情感连接,母女之间才能彼此理解,互相体谅,爱才能在彼此之间流动。

我建议妈妈把欣欣带在身边,写完作业可以让她在店里帮忙,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既锻炼了孩子的劳动能力,也在生活的体验中多了一份对父母辛苦工作的理解;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出去游玩,进行健康有益的户外体育活动,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体会到妈妈的关注,享受母女间的相互陪伴;家里的事情让孩子参与,与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妈妈的信任和尊重会搭建母女间爱的桥梁。

四、效果反馈

欣欣的状态越来越好,她在学校感到很快乐,也开朗自信了很多,交到了很多朋友;她和妈妈的关系也渐渐缓和,看到妈妈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她也理解了妈妈当初的苦衷,关心妈妈的身体,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老师不断鼓励下,欣欣各门学科的成绩也在进步,这让她更有自信。我看到欣欣洋溢着幸福和温暖的笑容,积极阳光,充满力量,我也由衷地为她高兴。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教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同样重要。而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摇篮,好的家庭教育是滋养孩子健康心理的土壤。作为老师,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能及时追根溯源,应帮助家长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依靠班集体的力量接纳和帮助孩子,鼓励他们自信开朗,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猜你喜欢

个案分析不良行为健康心理
培养初中学生健康心理,提高抗挫能力
如何培养“优秀生”的健康心理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从“粗暴”到“温柔”的改变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马斯洛理论与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研究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