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优秀生”的健康心理
2017-03-12梁记康
梁记康
摘 要 教师心目中的“优秀生”的优点比较突出,如学习刻苦,求知欲强,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强,遵守纪律等,使得优秀生在教师心中仍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教师给予他们关心爱护更多。正是这种对优秀生的过分的呵护,阻碍了“优秀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这已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笔者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经历,浅谈优秀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的看法,意在引起同行们对优秀生的健康心理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培养 优秀生 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在新形势课改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做思想工作习惯于将精力集中到“学困生”身上,而往往忽略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认为”优秀生”学习好,其它方面没必要“多操心”,总是以自豪的心情看待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不大注意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久而久之,他们便目空一切,看不起一般同学,对集体自私消极,却不以为耻;精神上又極脆弱,缺乏经受挫折的意志品格,一旦遇到困难、曲折,很容易气馁,甚至颓废,长此以往,将做出令人震惊的事。
1什么是健康心理
健康是生命的基础,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而心理健康长期以来却被很多人忽略。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2 “优秀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原因
“优秀生”通常聪明伶俐,学习刻苦勤奋,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成绩优秀,他们听到的多是赞誉之辞,得到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宠爱,看到的是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不少教师叹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就连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很自私、虚荣心很强,心理很脆弱,自以为是,生活能力差,甚至出走、自杀等一大堆心理问题时有呈现。实践证明,这些“优秀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
3 如何培养“优秀生”的健康心理
有一次,我发现班里新转来的一名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情绪很不稳定。通过与该生交谈及家访,了解到他不适应我校的环境,他认为我校的老师不如原来学校的老师“爱他”,因为没专设小灶辅导他学习,没特别关心他。对老师们“一碗水端平”的做法,他想不通。甚至当老师表扬学习进步的同学没提到他的名字,他都觉得被轻视了,难以忍受。我耐心地对他进行帮助教育,使他懂得了在校的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获得荣誉的平等机会,作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生,应该学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懂得在人格上尊重别人。
用爱心引导行为异常的”优秀生”,树立荣辱观。对于正在成长的初中生来说,有一些毛病或错误并没有什么,只要教师、家长及时发现,及时教育,他们会很快地改掉身上的缺点。
面对这行为异常的“优秀生”,笔者多次耐心的与他们交谈,告诉他们这怪异的行为,恶作剧既有害于别人,更有害于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人要学会凋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久他们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后来成为人见人爱的同学。
对“优秀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拓展心胸。初中阶段,尤其是九年级是健康心理的“成人期”,是人格奠定的关键期。教师对“优秀生”中的不良行为等心理问题要有正确的、公平、公正的认识,处理方式尤为重要,否则会促使逆反心理的形成和自卑感加重,造成心理障碍。
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他们,遇到想不明白的事及时给予解释,告诉孩子一些优胜劣汰的事例、原则,培养他们一定的抗挫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否则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里造成一定的伤害,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负面作用。
培养”优秀生”明辨是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让“优秀生”懂得要学会分辨是非,学会区分好与坏。未满十八岁,我们有责任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热情地对待好人、好事,还要学会在学习生活中与人和睦相处,因为与别人形成融洽的关系是快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与他人团结合作、相互补充,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在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同时,找到解决自己疑问的办法,并能够从别人的身上学到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起来才会轻松而又愉快。
因而,教育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发现教育的问题,研究我们的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我们教师应当警惕教育的误区,我们将把心理健康培养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优秀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茁壮成长,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即在家是好孩子,在校是好学生,长大是好公民,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刘国强,毛玉娥.优秀生的心理健康不可忽视[J].现代特殊教育,2002.